盛夏时节,大自然把长期积蓄的磅礴力量充分释放出来,辽阔的关中平原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漫步在西安市高新区通往“曲率引擎”硬科技企业社区茂盛的柳荫大道上,我深切感受到万物葱茏的夏日活力,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20多年前,想起踏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之路的往事,那难忘的一幕幕如在眼前。 向光而行 初战告捷 2001年,我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之后继续在那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是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科研工作者向往之地。而西安光机所是中国光学研究的重镇,是光学科研人员实现梦想之所。 当时,我认识到光纤通信必将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深信光学必将在21世纪大放异彩,决心致力于在此领域做深入研究。正是在西安光机所,我开始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努力探索相关路径和方式,积累了初步经验。 飞秒光电“自聚焦透镜产业化”是我到西安光机所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西安光机所信息光学研究室的大部分人员参与其中。 自聚焦透镜也叫梯度折射率透镜,是光纤通信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元件,没有它,就无法制造光纤通信无源器件,光纤通信就无从谈起。然而在当时,用于制作自聚焦透镜的核心材料方面,全球只有一家公司即日本的NSG公司有能力实现产业化,因而获得了此类透镜的市场垄断地位。 上世纪70年代,西安光机所与NSG公司几乎同时研制出自聚焦透镜的核心材料。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产学研体系当时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实验室里做出来的科研成果无法及时实现产业化,西安光机所的上述重要科研突破被束之高阁。NSG公司依靠日本发达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迅速实现了该材料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线的跨越,抓住了光纤通信大发展的产业机遇,不仅自身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而且以强有力的市场支配地位,掌握了光通信产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 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我们西安光机所团队奋力踏上科研成果转化之路。然而,知易行难,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线,涉及诸多需要解决的工艺难题,我们常常铩羽而归,坐困愁城。有时,我们以为成功突破了,但还是功亏一篑,甚至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在实验室通过检验合格,大批量生产出来后,在客户那里还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得不断加大工艺开发的力度,查找问题根源。如此反复,我们备受煎熬。但是,我们始终咬紧牙关坚持,从未曾想过放弃,因为我们清楚知道,实现自聚焦透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跨越,关乎中国光通信事业和产业的自立自强,更关乎中国光通信事业和产业的前途和未来,关乎中国能否抓住现代光学技术所催生的产业变革、社会变革机遇。 苦心人、天不负,通过数年拼搏,我们终于打通了产业化之路的所有关卡,高效、稳定地生产出光通信设备的核心元器件,创造了从透镜材料配方到产品的一整套独立知识产权,不仅打破了NSG公司的行业垄断,实现了完全进口替代,而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自聚焦透镜材料的突破获得2007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发力转化 再创佳绩 在自聚焦透镜产业化的过程中,我积累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流程经验,也从研发工程师成长为飞秒光电的总经理。自聚焦透镜艰难的突破过程,不仅点燃了我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热情,而且大大增强了我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信心大幅增强,坚持在这条道路上持续探索,大步前行。 在前行中,我也有一些意外收获。有一天,我两岁大的女儿生病了,我便带她去医院。医生要求打吊针,由于孩子血管太细,护士在她手上扎了四次都没找准血管。女儿疼得哇哇大哭,我在旁边看着又心疼又着急。当时,我就在思考,有没有可能用我们的光学技术帮助护士解决扎针难问题。 后来,我和我的合伙人讨论研制血管成像仪。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血管成像仪很快就研发出来了,之后顺利完成市场准入程序,进入销售终端,整个过程用时仅七八个月。血管成像仪问世后,获得众多医疗机构的好评,数百家医院采购,出口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解决了病患扎针难题。 血管成像仪的故事让我进一步看到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促使我深入思考:中国的高校、科研院所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一直以来,由于存在很多堵点、卡点,没能实现产品化、产业化;这些“沉睡”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实现转化,既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又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于是我决定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我的使命和事业发展的核心。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支持下,我和团队共同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专注于硬科技投资孵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科创星,全力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科创星着力解决科学家创业需要的启动资金问题,并在实践探索中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促进优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书架”走向“货架”。 从“电”到“光” 换道超车 在推进光学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光通信产业发展面临的光芯片“卡脖子”问题。2013年,我注意到该年度芯片首次超过原油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同时,中国“分立光器件”迫切需要升级为“集成光路”,以实现光学技术大发展。随着集成电路的尺寸逐渐趋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呈现难以为继的势头。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走集成光路实现换道超车的可能性。于是,我们团队从2014年开始布局光电芯片领域,在信息的获取、传输、计算、存储、显示等领域持续发力。截至目前,我们团队在光电芯片和光子领域已经培育孵化了超过150家企业。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光子创业企业对于高端设备和工艺平台需求旺盛,但初创企业没有资金实力购买。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平台设备资源,但受制于体制机制束缚,无法向创业企业开放。而大的量产代工厂难以为研发类产品安排生产订单,尤其是对初期只有几片、几十片研发生产需求的企业而言,找到合适的工程化研发平台成为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头号难题,很多初创企业在资金、产品周期的双重压力下,无法迈过“死亡之谷”。 鉴于此,我们决定搭建一个面向光电子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2015年10月,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陕西省科技厅、西安市高新区共同发起设立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光电子先导院),创新性地提出并打造“公共平台+专项基金+专业服务”的光电子领域创新生态。 光电子先导院为光子芯片领域创新企业提供研发、小试、中试、工艺及测试和小批量生产等各类服务,满足了初创企业小批量流片的迫切需求,吸引了一批海外归国创业人才来到陕西,在这个平台上创新创业。光电子先导院已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了4—6英寸化合物公共服务平台和6英寸化合物工程创新平台,正在建设8英寸硅光子中试平台。截至目前,光电子先导院已聚集入驻光电子企业40余家,投资孵化93个项目,为上百家光电子企业提供了研发中试服务。 2016年,我注意到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态势,结合光子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光子技术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技术,在未来的科技产品中,光学元器件成本将占总成本的约70%。上述观点后来被业界称为“米70定律”。实践证明,“米70定律”是成立的,随着各种人工智能大模型接连实现突破,光子技术对人工智能的支撑作用日益体现出来。 2021年,我们团队开始全面参与陕西省委省政府发起的“追光计划”,从顶层方案设计,到具体工作的实施,助力陕西光子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经过几年努力,陕西省目前已聚集了300余家光子企业,光子产业的“星星之火”,正呈“燎原”之势。 创新理念 筑牢基础 “硬科技”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热词之一。该词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当时,我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践中发现,虽然中国当时经济增长率很高,但在助推经济增长的基础产品中,有相当比例依赖进口。再加上当时社会上比较关注模式创新,对真正的基础技术创新,包括仪器设备、芯片等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这就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受制于人的隐患,可能遭遇“卡脖子”问题。鉴于此,我提出“硬科技”理念,以此引导人们关注和重视基础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 硬科技是指基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之上,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形成的,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的应用场景,能代表世界科技发展最先进水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 为了使人们更清晰地理解硬科技,我当时从时间维度将科幻、黑科技、硬科技、高科技做了一个朴素的划分。科幻是50—100年之后有可能实现的幻想;黑科技是未来20—30年,甚至需要更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才可能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技术;硬科技是5—10年内能实现的尖端科技;高科技是已经得到应用并普及渗透到工作生活之中的科技。 硬科技理念一经提出,就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很多人通过这一理念和视角认识到,中国还缺少支撑发展的硬科技,需要补上硬科技短板。一时间,全社会形成了讨论硬科技,关心和努力促进硬科技发展的热潮。 硬科技是我们团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产业的指导理念,从最初关注光子技术,到布局光电子芯片领域,再到瞄准新领域新赛道,我们一路走来,始终聚焦前沿技术,坚持围绕国家和产业的重大方向布局。 我们研究科技发展趋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2013年—2016年,我们接连投资光子技术、光电芯片、商业航天、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2017年,我们开始布局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与国家“双碳”目标不谋而合。 2018年,我们超前布局量子计算领域,到现在为止已在多个技术路线上,投资孵化了本源量子、中科酷原、九章量子等国内量子领域的代表性企业。2019年,我们提前布局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天使轮投资的智谱AI已成长为国内大模型领域的头部企业。2020年,我们布局大飞机产业链和低空经济领域。2022年,我们开始布局可控核聚变和高温超导领域的企业。截至目前,中科创星已经投资孵化470多家硬科技企业,其中一半以上是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牢记嘱托 自强不息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安光机所时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我和一些同事在现场聆听了上述讲话,大家产生了强烈共鸣,进一步认识到,不断推动核心技术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要更加坚定走好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推动硬科技从实验室转化为先进的产品,就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历次科技革命实践都证明,硬科技每一次突破,都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促进形成更先进的生产力体系。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不断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把更多资源投入到硬科技创新创业之中去,国家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视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身硬科技创新创业的信心与决心。我们将继续围绕硬科技和未来产业,不断打造科技创新雨林生态,服务好更多科技创业者,争取为中国培育更多硬科技冠军企业。 (米磊 作者为“硬科技”理念提出者、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与本报合作推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一篇: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下一篇: 用AI生成数据训练AI或导致模型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