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学会服务站”在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省地球物理学会会长季东民、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兴周、研究中心主任张高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仪式并开展技术交流。 揭牌仪式上,季东民会长与张高主任共同为服务站揭牌。双方通过精准对接学术资源与应用需求,着力打造区域地球物理科技创新平台。学会将选派2名高校专家入驻,与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组建联合研究团队,重点开展科研平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深度合作。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关键问题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专家提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正处于传统方法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亟待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突破方法原理创新瓶颈。学会服务站专家桑雨教授强调,应建立“需求导向、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季东民会长做总结并明确了服务站的三项重点任务,一是聚焦地球物理前沿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行业瓶颈;二是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三是实施专项课题研究,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学会服务站”的成立构建起产学研精准对接新范式,通过靶向驱动油气勘探核心技术攻关,贯通地球物理技术“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不仅为辽河油田稳产增产注入创新动能,更通过创新关键技术筑牢辽宁省能源安全底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创新保障。
上一篇: 省科协到朝阳市开展调研活动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