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期待人形机器人成为好帮手       人形机器人,科幻作品中常见的角色,在刚刚落幕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大放异彩。会跳舞、能作诗,会端上咖啡、叠好衣服……机器人大会上,27款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令人大饱眼福,也让不少参观者充满期待。   事实上,如今吸睛无数的人形机器人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相关团队就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智能机器人——ABOT-1。这个真人大小的家伙,和人类一样拥有两只手、两条腿,它可以用双脚走路,用手抓住并移动物体,还可以简单对话。不过,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形机器人至今还未实现大规模商用。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还需闯过几道关?   一个是功能关。从“能走路”到“好帮手”,消费者需要的是成熟、稳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这就要求人形机器人不仅要“长得像人”、行动类人,还要“神式”类人,即在理解、表达、思考等方面向人类看齐。   现如今,人形机器人“类人”水平如何?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人形机器人的灵敏度和完成率只有人工能力的20%左右。从技术进展看,当下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加速迈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目前虽然已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一系列技术难题亟待攻克。比如能耗问题,一般的人形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可以维持5小时至8小时,如果直立行走仅能维持2小时至3小时,无法长时间使用。再如运动能力,尽管有些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成功实现上下坡,甚至可以小跑,但其动作仍然缓慢、僵硬,无法像人类一样自然畅快。而这些,都是尚处于成长阶段的人形机器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也是决定消费者最终会不会为其买单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是价格关。不管人形机器人外形有多酷,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便宜好用、能干活才是真理。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售价约65万元,“夸父”人形机器人售价60万元至80万元,Walker系列平均售价约598.8万元……受制于高端零部件、原材料、研发以及生产规模等多种因素,目前人形机器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售价普遍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高昂的价格叠加相对有限的使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对于消费者显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未来,谁能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将成本降至大众可接受的合理范围,谁就掌握了人形机器人的消费密码。   眼下,人形机器人商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不过,需要看到的是,我国丰富的产业生态和消费场景、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大模型等技术的赋能,为人形机器人加速奔跑提供了强大支撑。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瓶颈的逐步克服、产业链日趋完善以及政策等方面的不断利好,人形机器人走进大众生活将不再遥远。(沈 慧) 来源:经济日报
  • 现代交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行业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作出了具体部署,将推动我国交通行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广低碳运输工具   每到上下班高峰时间,在各大城市路口,共享单车成群等候红绿灯,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共享单车满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让出行更加低碳,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模式创新、观念升级,运输工具更加低碳环保。   以电动汽车为例,凭借技术优势和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实现飞跃,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今年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1.1%,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在公共交通领域,各地大力推动电动化替代,不少地方公共交通实现了100%新能源化。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相关措施将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转向新能源动力,有利于扩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升级,也有助于交通行业节能降碳。   在货运领域,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广新能源货车、发展氢能重卡、提高船舶岸电使用比例等措施也在同步开展。以唐港股份为例,为提升疏港作业绿色化水平,唐港股份加大应用新能源车集疏运,年减少燃油货车疏港运输矿石960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公司自2022年年初开始引入电铲参与作业,成为周边港口第一批电铲作业港口,截至今年6月份,疏港电动铲车共更新75台,新能源化占比达63%。   《意见》提出,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专家表示,当前交通行业尤其是货运领域传统动力占比还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工具的占比。   改造升级基础设施   烈日炎炎下,建设中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被绿树环绕,仿佛一座“城市绿洲”。在建设之初,项目承建方中铁建工集团项目团队就采用节能设计,选用节能材料,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实现源头减碳。除此之外,综合交通中心区域还安装了722个充电桩,施工特种车辆采用新能源动力比例达73%。   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是提升交通领域绿色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各地开展相关工作的重点抓手。以电动充电桩为例,经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充电桩数量达到1060.4万台,同比增长53%,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累计建成充电桩2.72万台,基本实现全国各省份覆盖,有力支撑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8月21日,由中铁十局参建的台州南铁路物流基地项目圆满完成拨接施工,顺利保障杭深线、金台线按时恢复正常运行。浙江交投智慧陆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建奇介绍,台州南铁路物流基地是台州南铁路智慧陆港新区的核心项目,是国家二级3.0版本的铁路智慧物流基地,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物流中转效率、降低物耗能耗。   重点项目的突破,对行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任务(第一批)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61项试点任务。这些项目的试点推进,将有力提高交通行业整体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专家表示,下一步,要落实好试点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良好的减污降碳效果。同时,要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配送方式绿色智能转型。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运输结构   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需要各环节共同发力。除了提升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还要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   8月21日11点35分,X8017次全程时刻中欧班列满载55个集装箱货柜电子设备、服装等货物,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开出,经由阿拉山口出境,到达德国杜伊斯堡后,整列货物将乘船从杜伊斯堡港口出海,通过海运直达挪威奥斯陆和莫斯。   吴家山车站站长王有能介绍,这是中欧班列(武汉)继开通直达芬兰的线路后,再次延伸至北欧国家,铁海联运比全程海运缩短了23天,综合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院长刘昕介绍,多式联运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可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   “一单制”“一箱制”是多式联运发展的高级形态。宁波舟山港探索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出“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全程运输服务产品,打造“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集装箱公海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稳定开行重庆、南昌、上饶、金义等地区至宁波舟山港的精品海铁联运线路。截至去年底,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范围已辐射16个省(区、市)65个地级市,建成内陆无水港36个,带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箱量稳居全国第二,其中外贸箱量全国第一。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我国多式联运跑出了加速度。目前,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有116个。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对行业长期监测统计,从2016年到2023年,铁水联运量从274万标箱增长到1170万标箱,铁路集装箱发运量从751万标箱增长到3323万标箱。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目前,“一单制”“一箱制”发展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数据信息不共享、服务产品不丰富、制度规则不衔接、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营主体培育不到位等问题。为此,专家表示,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的促进作用,不断优化布局、夯基垒台,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提升交通行业绿色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记者 齐 慧) 来源:经济日报
  • 全国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平台开通       新华社重庆8月29日电(记者王立彬)按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服务“一张网”要求,整合自然资源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资源的全国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平台已经开通试运行。   29日在此间举办的2024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常松说,按中央关于“深化北斗系统应用”决策和测绘法的要求,自然资源部整合全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资源,构建法定权威、基准统一、功能完备、精准可靠、安全可控的全国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平台,一方面保障公益性测绘基准服务,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另一方面助力数字经济建设,为资源调查、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精准农业、大众生活、社会治理等提供高精度、快速、实时的导航定位服务。   “一张网”建设服务工作由自然资源部领导,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实施,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其他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协作开展。目前全国已形成由3300余座基准站组成的一张网,初步构建了一张网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国基准站资源统一站点管理、汇集存储、质量分析、共享交换,可以提供全国用户统一注册、无缝漫游与协同高精度定位服务。   据介绍,已经开通试运行的全国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平台,服务内容主要是观测数据、坐标成果、增强定位服务以及各类产品。服务方式主要是线上、线下两种。其中,线上服务主要提供实时观测数据、增强定位服务、实时产品服务;线下服务主要提供坐标成果、事后观测数据文件、事后产品服务等。 来源:新华网
  • 财经聚焦|融合·价值·算力——解析2024数博会的三个热词       正在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有关机构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全国数据企业超19万家。   作为新兴产业,数据产业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开发,推动其流通应用,以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博览会期间,围绕融合、价值、算力三个热词,可以窥见数据产业的动态与发展趋势。   热词一:融合   8月28日,2024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   阿里云飞天企业版“新一代多芯多算力”政企云平台,复杂环境下农业病虫害的多模态大数据精准鉴定技术……10项领先科技成果展示出当前大数据、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景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近年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实融合”实现换羽新生。   在一台不断挥动着臂膀的挖掘机器人前,网易灵动产品负责人杨新伟告诉记者,基于自研工业大模型,网易灵动挖掘机器人具备区域自动装车、自动甩方等功能。在真实的矿山施工作业中,这一挖掘机器人实现了连续24小时不间断自动化作业,加快生产进度30%以上。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工业大类全覆盖,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大约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了近30%。   数智技术也带来新产业、新业态的持续涌现。   在满帮集团展示的智慧物流大脑平台上,业务覆盖路线、业务覆盖城市、成交订单等数据实时显示。满帮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胡洋表示,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物流行业,实现物流智能化,能够全面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加速我国从“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表示,我国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产出增加和效率大幅提升,大模型等应用进入商业化并产生经济效益,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正加速融合。   热词二:价值   从数据沉淀到数据价值挖掘,从“互联网送水工”到“数据智能服务商”,在参展企业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记者感受到一家数据企业的成长。   “我们最早是为App提供消息推送服务。随着业务拓展,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每日互动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开发利用,成功挖掘数据本身的价值,为各行业赋能。比如,最新应用产品“数智绿波”能够帮助交警部门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信号灯智能配时。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海量数据资源成为我国发展数据产业的优势。不少地方成立数据交易机构,加快探索数据流通的新形式。   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展台,一块电子显示屏上动态显示着交易所数据资产交易额的不断增长。   “我们不久前发布了一套体系,目的是在确保数据流通安全合规的前提下,让数据交易像‘网购’一样便捷。”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交易可以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截至目前,交易所入驻交易经营主体上千家,累计交易额突破54亿元。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利用好、挖掘好数据的价值需要处理好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多个难点。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张向宏表示,让数据的价值充分释放,必须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说,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风险防范和产业发展,总结各地方、行业探索的实践经验,推动构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以更小的安全治理成本实现更大的安全治理效能。   热词三:算力   本届数博会期间,不少专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数字时代的算力,就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一样重要。   驱动数据产业发展,其中关键环节是处理数据、运行算法,算力是作为支撑的重要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数据局在数博会上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东数西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机架总规模超过195万架,整体上架率达63%左右,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要求。   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向西部迁移,东部数据在西部只存不算的情况在逐渐改变。以贵州为例,曾经以存为主,现在则是存算一体、智算优先。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江阳介绍,通过制定系列政策举措,贵州积极发展智算优先数据中心,推进原有数据中心由单纯“存储中心”向“存算一体”转变,努力为业界破除“算力之渴”提供新解法、新突破。   计算和存储需求大幅提升,算力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持续增长,发展绿色算力成为我国建设数字经济底座设施和展现节能降碳大国担当的重要命题。   河北张家口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实现京津冀枢纽张家口集群算电高效协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构筑零碳算力中心建设标准,打造100%绿电可溯源零碳数据中心集群;青海探索解决清洁能源就地消纳问题……   在29日举行的“数算一体,驱动未来”交流活动上,国家数据局发布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集,展示各地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的解决方案。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将统筹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绿电直供等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能源算力中心建设,从“瓦特”变“比特”,实现绿色能源向绿色算力转化。(记者严赋憬、向定杰) 来源:新华网
  • 我国科学家将AI大模型用于月球探秘       人工智能正在帮助人类深度认识月球。   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8月29日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为月球科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月球探测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现在全世界有关月球和行星的探测数据,超过2个PB。”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委员、研究员刘建忠说,月球上有密密麻麻的撞击坑,这些撞击坑对月球本身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撞击坑数量众多、形态复杂多变,研究起来非常复杂。   “我们现在统计最多的是直径大于一公里的撞击坑,最新统计数据是100多万个。”刘建忠说,随着撞击坑直径变小,它的数量呈指数级别增长。要把每一类撞击坑都识别或统计出来,如果全部依靠人工,不太可能实现。   如今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解决方案研发部总经理曾震宇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阿里云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充分交流,历时近一年打磨,把多模态大模型拓展到了月球研究领域。   “陨石撞击坑是我们双方合作的第一个试点。现在看,在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判别上,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最高能够达到80%以上,超出了我们预期。”曾震宇说,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化,未来多模态大模型还可以拓展到月球更多地质地貌的分析研究上去。   “利用大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撞击坑识别效率,降低研究成本。”刘建忠表示,在这个项目上,地化所提供了很多月球和行星方面的教材和文献,接近2万多个PDF文档,大概有50多个TB。阿里云对这些文档进行数据处理后,变成了训练“大模型”的知识中心。   “月球专业大模型将大大加速海量数据的处理,帮助科研工作者挖掘新的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评价道。(记者向定杰、李黔渝) 来源:新华网
  • 全球首个月球专业大模型亮相       29日,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以下简称“月球专业大模型”)。该大模型以视觉、多模态及自然语言等通义系列模型为基模,结合RAG检索增强等技术,在阿里云百炼专属版平台进行微调及训练,目前最佳落地场景为月球撞击坑识别。   撞击坑的大小、深浅、形状等特征是研究月球地质演化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目前月球上直径一公里以上的月球撞击坑数量已超100万个,直径一公里以下的撞击坑数量还无法确定。如果完全依赖人工,识别所有月球撞击坑几乎无法实现,大模型的应用将极大提升这项工作的效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介绍,在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识别上,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   研究人员只需输入月球撞击坑的图像和相关问题,大模型即可调用通义视觉、多模态模型,从光谱、高程、重力等17种多模态数据中判定该图像对应的模态类型;通过检索知识库、调用通义语言模型,月球专业大模型可回答该撞击坑的形态、大小、年代等相关问题,并给出推理过程。“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准确把握,大模型不仅可以对撞击坑进行分类,还可以解决一些目前仍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刘建忠说。   “人工智能正在为月球和行星科学的科研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活动的快速推进,探测数据呈井喷式增长,科学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在数据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取得先发优势;在数据应用方面,我国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月球专业大模型将大大加速海量数据的处理,帮助科研工作者挖掘新的科学发现。(记者崔爽) 来源:科技日报
  • 谷神星一号完成“海上一箭6星”发射       记者从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获悉,8月29日13时2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的组织指挥下,该公司在山东附近海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顺利将6颗卫星送入535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的云遥一号15至17星,用户为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3颗卫星技术状态一致,配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掩星载荷及长波红外相机,主要用于提供气象观测服务。吉天星A-03星作为“吉天星A”光学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配置高光谱遥感载荷,主要用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技术验证,由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独立研制与运营。苏星一号01星研制单位为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用户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卫星配置光学相机载荷,主要用于光学遥感成像技术验证。天辅高分二号卫星研制单位为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用户为厦门天卫科技有限公司,卫星配置高光谱相机载荷,主要用于提供高光谱遥感数据服务。(记者付毅飞 张强 通讯员李宸) 来源:科技日报
  • 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建成       29日,2024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重庆市举行。会上举行了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建成发布仪式,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起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实时测绘基准服务能力。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坐标框架的同时,能够向公众提供实时亚米级的导航定位服务,并向专业用户提供厘米级乃至毫米级的定位服务。   “目前,我国已建成由全国3300余座基准站组成的一张网。”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常松介绍,通过整合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资源,初步构建了一张网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国基准站资源统一站点管理、汇集存储、质量分析、共享交换,可提供全国用户统一注册、无缝漫游与协同服务。   目前,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服务已开通试运行,为各类测绘活动提供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在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的同时,助力数字经济建设,为资源调查、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精准农业、大众生活、社会治理等提供高精度、快速、实时的导航定位服务支撑。   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周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扩大一张网数据共享范围,提升服务精度和规模化服务能力,并鼓励支持基于一张网的社会化位置服务。(记者雍黎 操秀英) 来源:科技日报
  • 地球存在双极电场首次证实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耐力”号火箭任务数据,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成功测量了整个地球的电场,该电场被认为与地球重力和磁场一样重要。   这种电场被称为双极电场。科学家早在60多年前就提出假设,认为它驱动着地球大气层从地球南北极逃逸。“耐力”号任务数据证实了双极电场的存在,并量化了其强度,揭示了它在驱动大气逃逸和更广泛地塑造地球电离层(上层大气层)方面的作用。   了解地球大气层的复杂运动和演变不仅为科学家提供了地球历史线索,还能让他们洞察其他行星奥秘,并判断哪些行星可能适合生命存在。   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飞越地球两极的航天器就探测到了一股从大气层流向太空的粒子流。理论家将其称为极风,并认为大气层中的外流现象可能是强烈的、未经过滤的阳光使大气中的一些粒子逃逸到太空中,就像水从锅中蒸发成蒸汽一样。   氢离子是极地风中最丰富的粒子类型,受到的向外力比重力强10.6倍。令人费解的是,观测到的极风中的许多粒子都是冷的,没有任何被加热的迹象,但它们却以超音速移动。科学家怀疑,有某种力量将这些粒子从大气层中“拉”出来,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电场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耐力”号收集的数据中,在约518公里高度范围内,电势变化仅为0.55伏特。半伏特只相当于一块手表电池的电压,但这个电压刚好可以解释极地风。研究人员表示,半伏特足以抵消重力,让粒子以超音速向上进入太空。   研究团队发现,双极电场将电离层的“标高”提高了271%。这意味着在更高的高度上,电离层仍能维持较高的粒子密度。双极电场就像一个“传送带”,将离子层“抬升”到更高位置。   双极电场作为与重力和磁场并列的地球基本能量场,可能一直塑造着大气层的演变。由于它是由大气内部动力学产生的,科学家预计,在其他行星(包括金星和火星)上也存在类似电场。(记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 废弃太阳能电池板中银回收率可达98%       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能从废弃的太阳能电池板中回收银,回收率高达98%。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环境技术与创新》杂志。   为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家正大力推广和采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以替代污染严重的化石燃料。然而,随着这些绿色技术广泛应用,新问题也浮出水面,其中废弃的太阳能电池板如何处理成为一大难题。   此前研究显示,太阳能电池板中的铁、钢和铝等金属相对容易回收利用,但银等金属的回收却困难重重。因为银与铜几乎总是“形影不离”,难以分离。最新研究提供了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银回收方案。   新方法巧妙运用了碱活化的过硫酸盐和氨。其中,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铜。得到的氧化铜可用作保护层,防止铜漏出。   研究团队通过不断调整参数,进行多种反应,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材料配比和反应条件:氨浓度为0.5摩尔/升,过硫酸钾浓度为0.2摩尔/升,反应时间为1小时。在这样的条件下,新方法能够成功地从样品中分离出85%的银。借助电沉积氧化还原反应,他们进一步将回收率提高到98.7%。 (记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