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       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已迈入以结构调整升级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同样也推动了装备制造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较6月份有所加快,增速连续12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压舱石”作用继续凸显。   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表现亮眼,是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看总量,7月,装备制造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五成,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连续17个月保持在30%以上。看细分,电子、汽车等行业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尤其是今年以来,电子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7月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居各工业行业首位。   装备制造业一马当先,反映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装备制造业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母”,主要为国民经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和装备,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一直以来,中国制造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高端产能供给短缺,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甚至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已迈入以结构调整升级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同样也推动了装备制造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7月,高端装备行业如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达两位数。代表智能化的民用无人机、虚拟现实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数字产品产量增速可以用井喷式来形容;代表绿色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也保持良好增势,带动配套产品、上游原材料和装备产品等实现较快增长。   从供给端看,装备制造业保持高增速,得益于行业自身实力的提升。在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较强的综合成本竞争力、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等多重优势作用下,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配套能力持续提升,尤其是在高铁、船舶、电动汽车、电气机械等领域,比较优势突出。多年来,通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推进基础和关键领域创新突破,在细分领域补链强链,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动力培育进入了收获期和稳定发展期,装备制造业才得以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需求端看,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发布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今年前7个月,反映设备更新情况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速不仅引领全部投资,还有效带动全部投资增长。此外,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地,也是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测算显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撬动超5万亿元大市场,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新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机会。   可以预见,装备制造业还将延续良好增长态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短期政策发力、中期结构调整、长期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在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作为国之重器,装备制造业仍将继续彰显“脊梁”担当。(记者 黄鑫) 来源:经济日报
  • 深耕低空经济新沃土       走进位于江西景德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州六合”)生产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赶制和装配各种零部件,全力以赴保证产品按时交付。作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神州六合承担着企业发展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的责任,公司主要研发生产直升机、无人机、航空模拟器,以及航空机载设备、保障设备、航空零部件等。   神州六合副总经理吴云说:“我们拥有较完备的航空机载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技术,在直升机配套产品核心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公司生产的桨叶防除冰加热组件,很好地解决了国产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飞行的技术难题。”   这些成果的获得主要因为公司拥有核心优势。公司背靠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有2000多名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00多名博士生,他们几乎覆盖了直升机研制的所有专业。依托这一巨大的人才优势,神州六合孵化出众多出色的直升机产品,从参与研发制造M40电动多旋翼无人机,到2023年在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展出引人注目的AR300全电驱动六旋翼飞行器,再到参与研制AE20电驱动多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神州六合的产品在测绘、应急救援等低空经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次,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需要搭建中型直升机悬吊模拟舱开展救援训练。由于缺乏参考依据和技术限制,此类直升机模拟舱仿真度不高,不利于救援训练。   针对这一痛点,神州六合开始研发仿真度更高的直升机模拟舱。出于外形尺寸、功能应用和研制周期的考虑,公司研发团队以AC313A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为设计参考,因为该型机不仅是宽机体结构,还可满足在高原、海上以及高温、高寒等复杂气候环境下的使用要求。研发团队针对所需中型悬吊模拟舱的特点,将原AC313A尾部和发动机舱部分去除,保留了驾驶舱和乘员舱,其中驾驶舱门、侧滑门、舱体尾端、起落轮做了适应性更改,整体外形与AC313A基本一致。最终,该款模拟舱因设计完善、仿真度高,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认可。而且,整个设计从生产到交付,仅用了4个月时间。   神州六合不仅拥有很强的研发生产能力,还成功搭建起产业创新平台。“我们建立了通用的无人机平台,平台可以通过搭载不同的应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场景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吴云说,公司一期规划已全面投产,2023年实现产值4.7亿元左右,预计“十四五”时期末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   公司总经理晏小松介绍,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有效体现了公司作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挥出的积极作用,实现了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初衷。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柔性生产线能够自主学习,并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变化快速调整生产参数和工艺流程,实现高度自适应的生产模式。”吴云说,公司引进了柔性智能生产线,工作人员只要实施投料和程序编写,就能在少量人员看管的情况下实现24小时自动生产,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该柔性智能生产线正在试加工中,完成验收后将正式投产。   晏小松说:“下一步,公司将深耕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由配套商转型为整机销售和服务提供商,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航空事业腾飞贡献力量、增添光彩。”(记者 刘 兴) 来源:经济日报
  • 创新产品频出 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提速       一款身高约173厘米的人形机器人,双手环抱着大会徽章,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将其准确地放入启动台上——这是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的精彩一幕。这个名为“天工1.2max”的机器人系首次亮相,它与现场数百位与会嘉宾和观众一同见证大会开幕。   8月21日至25日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27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数量创历届之最。《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场获悉,多方正瞄准人形机器人新赛道,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面向汽车制造、医疗、家政等领域,加快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   稳定通过沙地、碎石、楼梯、斜坡等常见环境;模仿人类的跳舞、鞠躬等动作;接到语音指令后,可以完成一整套抓取和放下的动作……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负责人车正平告诉记者,最新一代“天工”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大脑”等方面得到了升级,提升了机器人意图识别、任务分发以及多模态的场景理解能力。“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理解人类指令,可以拆解相关任务并帮助人类完成工作。”   这是人形机器人持续创新升级的缩影。展区内,从“双臂”“手指”灵活协同操作,到“双脚”在复杂地形行走,再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大脑”,多个企业和地方机器人创新中心纷纷亮出“绝活”。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并不在“人形”,更多地体现为芯片、传感器、软件、人工智能、通信、机械、材料等诸多前沿技术综合应用的集合。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其中包括,基于神经网络、图语法、进化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人形机器人将能够根据场景和任务需求,自动构建腿足、手臂、躯干等模块,实现形态和控制的协同优化。   创新活力有望带动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不少企业也加快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   展区内,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走”到一辆汽车旁,随即转动“手中”的检测仪,检测汽车轮胎制造是否达标,十几秒钟后,数据结果就出现在屏幕上。“其检测范围可覆盖车身360度和0.5米以下的低矮区域,实现毫米级检测。”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款机器人已经走进真实的汽车制造环境,在吉利汽车、一汽红旗、奥迪一汽等多家汽车工厂进行车间实训。   此外,特斯拉计划在明年开始小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预计特斯拉工厂明年将部署超过一千个人形机器人协助人类工作;宇树科技表示,已与蔚来等车企合作,部署了人形机器人进厂做搬运工作……近期不少国内外企业宣布新进展,加快人型机器人的场景应用。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超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关键时期。“人形机器人更擅长与人类交互,处理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有望率先在工业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并将在成熟度较高后在民生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业界的积极探索离不开一系列支持举措的持续发力。工信部2023年10月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对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作了战略部署,提出拓展场景应用,包括“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服务应用”等。   浙江、广东、北京、成都等多地围绕建立创新中心、搭建开源平台共享成果、集中攻关底层技术等多个环节加速推进,同时谋划一批特色强的应用场景,推动产品产业化发展。   “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以应用驱动研究。未来应以产业化思维整合现有资源,支撑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提高人形机器人产品成熟度,拓展商业化应用场景。”高超说。   (记者 郭倩 实习生 周润楷)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增速放缓       近日,中国电信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至此,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内的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半年报均已出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同比增长,但同比增速均出现显著放缓迹象。业务层面,AI浪潮奔涌之下,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相关业务布局。   半年报显示,中国电信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660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8.2%。中国移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467亿元,同比增长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增长5.3%。中国联通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3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10.9%。半年报披露之际,三大运营商也纷纷发布中期分红方案,积极回报投资者,三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合计达693.01亿元,接近700亿元。   综合来看,三大运营商上半年业绩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甚至再往前两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呈现了明显放缓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6.80%、8.83%、7.6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39%、13.74%、10.18%,均显著高于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此前2021年上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3.8%、13.05%、9.16%和12.01%、7.36%、10.4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6.01%、20.61%、27.2%和18.87%、18.67%、3.09%。   记者注意到,随着近两年AI应用创新不断提速,三大运营商也加大布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移动方面,半年报显示,AI能力布局方面,公司成立了“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形成2000人的AI核心团队,呼和浩特超大规模智算中心上线投产,哈尔滨超大规模智算中心启动建设;发布了由万卡级智算集群、千亿多模态大模型、汇聚百大要素的生态平台共同构成的“九天”人工智能基座,上半年已发布17个自研九天行业大模型,共沉淀450项AI能力、赋能近1000项行业应用。   中国移动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完善体系化人工智能发展模式,着力做大“AI+”规模效应。一方面,系统提升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供给能力,筑牢“AI+”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丰富“AI+”服务模式,推动AI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创新应用,助力各行各业“智改数转网联”。   中国联通方面,公司聚焦网络、数据、智能三个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同比提升13%;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公司积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形成技术领先的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模型能力,迭代元景大模型体系,推动参数量级由千亿向万亿演进;加速模型应用,形成超过35个行业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经济运行、信息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取得初步成效。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中国电信也深入开展“AI+”布局,以“星辰”为品牌,完成“1+1+1+M+N”人工智能总体布局,加强各领域能力通融互促,持续丰富星辰大模型系列产品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智算云底座方面,中国电信构建了“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能力,层次化推进自有智能算力布局,“息壤”已接入39家算力合作伙伴各类智能算力合计22EFLOPS。公司面向工业、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推出32个行业大模型,赋能370个2B项目,推出AI手机、AI云电脑、AI大模型一体机等AI标准化产品。数据底座方面,发布“数链智网(DCAN)”能力体系,打造汇聚公共、行业、互联网等领域数据的高质量数据集,构建星海数据智能中台,赋能150余个政企客户项目,升级灵泽2.0数据要素平台,服务22个省市公共数据运营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产品超市模式合作伙伴超1300家,数据产品超2000个。(记者 李静)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提升重点城市IPv6流量       按照《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近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全国重点城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合肥市、无锡市、烟台市等8个城市部署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旨在推动重点城市IPv6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通过专项行动带动全国IPv6流量整体提升,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扶持、应用引领和协同推进,逐步形成系统化部署、体系化贯通、协同化应用的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7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7.98亿,在网民中占比达73.04%,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4.31%,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21.34%。   《工作方案》提出,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大型互联网应用IPv6放量引流规模进一步扩大,家庭路由器IPv6开启率大幅提升,重点单位政企专线IPv6实际使用率明显提高,数据中心承载业务全面完成升级改造并对外提供IPv6服务,云服务产品IPv6支持率持续提升。重点城市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明显提升,重点城市大型互联网企业、终端设备企业、云服务平台等IPv6升级改造有效带动全国各地区IPv6流量提升。   《工作方案》提出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深入开展IPv6网络流量分析。组织开展固定网络流量分析,摸清固定网络流量组成和家庭宽带、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和政企专线等各类业务流量占比情况,梳理大流量IDC业务用户清单和重点单位政企专线清单,深入挖掘各类业务IPv6流量提升难点堵点。   二是推动大型互联网应用IPv6放量引流。推动大流量互联网应用IPv6深度改造,应用服务核心机房承载的业务、模块、域名等支持IPv6,固定和移动网络下均优先采用IPv6访问,推动全国范围IPv6放量引流,全面提升核心节点、边缘节点等各层级内容分发网络节点IPv6流量占比。   三是提升家庭终端IPv6连通水平。加快替换不支持IPv6的老旧家庭网关(光猫)和定制家庭路由器,推动存量家庭路由器全面启用IPv6,新生产家庭路由器全面默认开启IPv6,推动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投影仪等智慧家庭产品支持并启用IPv6,积极引导用户更换老旧家庭路由器并开启IPv6功能。   四是推动政企机构加快普及使用IPv6。推动重点单位网络设备和互联网出口开启IPv6,提高基础电信企业政企专线产品IPv6服务能力,加强IPv6业务推广,为新增用户默认开通IPv6,积极引导并配合存量用户开通IPv6,提高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会议中心、酒店等大型场所IPv6网络接入能力。   五是强化数据中心IPv6升级改造。提高数据中心IPv6网络接入能力,数据中心出口线路全面开通IPv6,积极引导并配合用户开通IPv6,数据中心承载的各类应用服务支持并启用IPv6,提高数据中心出口IPv6流量占比。   六是提高云服务平台IPv6服务能力。深化主流云服务平台IPv6升级改造,全国范围云资源池和各类规格的云产品全面支持IPv6,新开通服务默认启用IPv6功能,加强对云产品存量用户的宣传推广,主动提供IPv6升级指引。   专项行动自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分为动员部署、任务落实、总结评估三个阶段。同时,《工作方案》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突出示范带动、强化监测通报、加强宣传引导等手段,确保专项行动落地见效。(记者 邓聪) 来源:人民邮电报
  • 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卫星记录以来最高点       自1970年代以来,海洋吸收了世界上90%以上的多余热量和1/3的碳排放。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近几十年来,海水温度持续攀升。今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称,海洋变暖速度20年间增加了一倍。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极端温度正对海洋及其中生物造成严重破坏,将海洋推到了灾难边缘。   全球海面温度屡破纪录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研究人员格雷戈里·约翰逊表示,1993年至2022年间,全球平均海面温度每十年上升约0.42℃。但从2023年3月开始,海面温度在短短5个月内上升了约0.28℃。   今年6月,全球多个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海面温度不断创下同期新纪录。NOAA在6月13日报告称,全球大部分海域5月的海面温度高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其中热带大西洋的海面温度创历史新高。   气候变化或是导致海洋温度升高的“罪魁”。2023年,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气候条件,使该地区海面温度升高。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指出,厄尔尼诺现象使海面再次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全球多个地区引发更多极端高温。   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温度升高显著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从2023年1月到2024年5月,全球至少6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珊瑚礁白化事件——这是海水变暖的直接结果:当海洋温度比夏季长期温度高出约1℃并持续4—6周后,就会出现珊瑚白化现象。   其他变化同样令人忧心。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海洋生态学家迪恩·格拉布斯等人调查该地锯鳐死亡原因时发现,大量有毒藻类在海底滋生繁殖。他们分析,2023年佛罗里达州的海洋热浪扰乱了生态系统,使毒藻大量繁殖,超过50种不同鱼类出现了神经毒素中毒症状,锯鳐可能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大型海洋物种。   藻华现象在世界各地泛滥。一项研究显示,2003年至2020年,藻华的覆盖率增加了13.2%,频率增加了近60%。2023年6月,北大西洋北海地区的藻华使海水变成肮脏的橙色,从太空中都能看到。这一地区经历了过去18个月的极端高温,今年6月,该地区气温比正常温度高5℃。NOAA科学家说,该地区“在发烧”。   英国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的安格斯·阿特金森说,海水自然分层,表层附近是更温暖、新鲜、氧气丰富的水;下层则是更凉爽、含盐、营养丰富的水。随着海洋温度升高,水层之间的融合减少,使营养物质难以升向海面,氧气也难以下沉深海。浮游植物获得的营养大大减少,2023年4月,全球浮游植物和细菌的生产率下降了22%。北大西洋地区浮游植物产量下降尤为明显。浮游植物不仅更少,也更小,甲壳类浮游动物无法以此为食,进而导致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鲭鱼、鳕鱼和鲱鱼等产量下降。   冰盖加速融化使海平面上升   今年7月,英国南极调查局科学家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称,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南极冰盖正在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面临危险。   2015年前,南极海冰范围每年冬天都在扩大;但在2016年,南极海冰突然出现“崩溃式消融”,之后更是3次打破历史最低值纪录。2023年海冰覆盖率降至1696万平方公里,为历史最低水平。   南极底层水也在减少。南极底层水是南极洲周围深层的寒冷、高密度水团,形成于罗斯海和威德尔海,携带氧和营养物质流向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海域深处。但融水增加和海冰减少意味着南极水域的盐度降低,使其更难下沉。研究显示,过去30年间,威德尔海底层水的水量减少了20%以上,且变暖速度是其他海域的4倍。   海水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2023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了自1993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高点。按照目前趋势,到2050年可能会再上升20厘米,增加沿海地区洪水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分析,全球变暖致海面温度升高,为更强风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今年7月,飓风“贝丽尔”袭击了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美国,造成多人死亡,这也是185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强飓风。(记者 刘 霞) 来源:科技日报
  • 中星4A卫星“乘”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升空       8月22日20时25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4A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星4A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可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业务。   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采用直径4.2米整流罩基本构型,并搭载了新型传感器,可为后续优化火箭载荷积累飞行数据。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32次飞行。(记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 国产发动机助大型无人运输机完成首飞       22日,记者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A,助力SA750U大型无人运输机在陕西成功首飞。   AEP100-A涡桨发动机由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设计、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制造,拥有优异的高温高原适应能力。该发动机采用先进的三维气动设计和单元体设计技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在为航空器提供澎湃动力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燃油经济性,提升航空器整体运行效率。   SA750U大型无人运输机是我国首架载重超3吨的大型无人运输机,可应用于支线航空物流、特定场景下无人化物资投送、森林草原消防灭火等领域。   据了解,AEP100系列涡桨发动机可配装2—6吨级通用飞机或3—10吨级无人机,综合性能达到国际现役同级别先进水平。   此次SA750U大型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是AEP100系列涡桨发动机继配装彩虹无人机和中航无人机后,再次成功配装新的飞机平台。这不仅是该系列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充分表明该系列发动机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记者矫阳 薛岩) 来源:科技日报
  • 攀上科技“新高峰” 当好振兴“顶梁柱”——东北国企向“新”转型观察       坚持创新引领,锻造大国重器,是东北国企的使命担当。   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世界最大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全尺寸转轮体锻件在齐齐哈尔成功锻造,我国首台套150万吨/年乙烯“三机”从沈阳发往用户现场……   近年来,通过推行新机制、搭建新平台,研发新技术、布局新赛道,东北国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逐步深入、硕果累累。   从大兴安岭到长白山脉,从松花江到辽东湾,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使命,乘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东风,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探索热潮,正在黑土地上澎湃。   体制向新 改革破题展现新担当   历经3年自主研制,设计时速400公里——7月17日,中车长客发布了国内首个内置式转向架产品,标志着我国在深度掌控高铁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制上有了新突破。“近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新产品140余种,‘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彦说。   创新突破源于企业啃下了人事制度改革的硬骨头。中车长客构建“机构能设能撤、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机制,激发全员活力;以本部为主体,建立北京、上海、美国、德国等海内外研发分中心的全球一体化技术体系,集聚全球领军人才,打造轨道交通客运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   多年来,东北各地推动全面振兴,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纷纷通过改革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展现为改革破题的新担当。   不少地方国企奋勇争先,从战略性重组到专业化整合,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到监管机制完善,在体制机制领域创新突破。   7月,国内首个200公里以上长距离十车道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京哈高速辽宁段改扩建工程年度投资和工程建设进度实现“双过半”。“如今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同质化竞争减少,握指成拳合力大。”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徐大庆说。   为了“握指成拳”,辽宁省推动了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行政企脱钩、事转企改革。截至2024年初,辽宁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已由2017年的28户重组整合为14户,资源更为集中。   针对国有企业班子结构功能不优、干部人才储备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吉林省委组织部牵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组织工作提质增效促国企振兴专项行动,确立省管企业“升降级”、领导人员“红黄牌”制度等38项创新举措,激发国企活力。   “我们拓宽干部来源,规范‘一把手’用人权;探索增配战略绩效包,鼓励多劳多得。”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季章说,改革举措使企业组织架构设置更加敏捷、灵活,提升了对发展战略的支撑能力。   不断深入的改革举措让东北国企轻装上阵、焕发新生。今年前6个月,吉林省属国企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比增长15.5%,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6.8%;辽宁省国资委监管的省属企业在去年实现利润增长翻番的基础上,再实现同比增长80%。   要素向新 科技攻关凸显新作为   东北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国企是排头兵。   目前,中国生产的大型风电叶片碳纤维碳板,每10片中,有9片来自吉林化纤集团。   吉林化纤集团是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老国企,原本是聚焦人造丝、腈纶纤维等领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发现,同样是“纤维”,普通纤维产品用量大,但利润低、收益小;有“黑色黄金”之称的碳纤维,生产技术门槛高、难突破,但是不仅售价高,还“一丝难求”。   下决心研发出属于中国的碳纤维,吉林化纤广纳人才组建研发团队,陆续攻克了原丝粘度不稳定、气泡杂质多等多道难关,突破了纺丝纤度高、强度低、毛丝多等各类屏障,碳纤维产业的“卡脖子”“无人区”课题陆续取得突破,吉林化纤首创的25K、35K、50K大丝束碳纤维全面投放市场。   吉林市市长王吉介绍说,近三年,吉林市碳纤维产业产值增长6倍以上,目前碳纤维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   东北地区传统国有龙头企业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放弃传统产业,而是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推动科技“赋能”国企,让老树长出新枝,用新技术优化老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加强创新组织,近年来,东北国企加速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像吉林化纤这样,有了“新名片”“新动能”的老国企还有很多。   为了鼓励老国企入局“新赛道”,布局“新领域”,东北各地加大创新投入。2023年,吉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研发总投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3%;黑龙江省国资委将科技研发投入强度纳入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同比增长。辽宁强化科技创新激励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本钢集团、大连重工装备集团等企业成功研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不少企业还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生产经营更加绿色低碳的同时,降本增效。   在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轧电数字化车间,依托5G专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30多台数控机床实现了机床联网和数据的实时采集。走进沈阳鼓风机集团转子车间,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每条生产线的物料等生产信息。“通过数字化系统,智能车间实现了人、机、料等生产数据的全方位线上管控,老企业也有了新面貌。”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公司目前实现叶轮等核心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   格局向新 大国重器肩负新使命   大国重器,是东北国企独树一帜的标签。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桂玉松,是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轧电制造厂18米深孔钻机台长。30多年来,桂玉松只做一件事,就是给“大国重器”进行深孔加工。通过潜心攻关,他带领团队打破了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全球唯一供货商——日本JSW的技术垄断,扭转了相关装备制造受制于人的局面。   曾经,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辆地铁车、第一艘万吨轮船在东北诞生,不断攻克和解决重大装备“有无”问题,是东北央企、国企的战略格局。如今,东北研制出国产首艘航母、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以科技创新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是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新使命。   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大在基础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的研究力度,东北积极构建覆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院所的战略合力。哈电集团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一重等43家单位组建7个创新联合体,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创新研究院,聚力推进产业全链条科技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过去我们一直都是跟随模仿式创新,现在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干,始终站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垄断的第一线,实现我国系列重大技术装备从0到1的跨越。”中国一重集团科技部长郑新毅说。   从战略角度看,东北国企在维护产业安全、提高经济韧性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从经济角度看,国企依然是东北经济的顶梁柱之一,不断升级的国企创新生态圈,越来越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正带动着东北民营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2023年,辽宁洽谈签约实施的央地合作重点项目156个,总投资近1.3万亿元。近年来,东北密集谋划央地合作项目,充分发挥央企国企资本、科技、管理、人才、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等优势,推动东北产业基础再造、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配套完善,为东北全面振兴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          文字记者:褚晓亮、姚湜、梁冬、邹明仲   海报设计:殷哲伦   统筹:王黎、于典、逯阳、周咏缗、孟洁 来源:新华社
  • 软件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其中,软件业务收入62350亿元,同比增长11.5%;软件业利润总额7347亿元,同比增长15.7%;软件业务出口254.6亿美元,同比增长0.6%。   专家认为,上半年,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软件业升级,并赋能千行百业。预计下半年,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软件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软件技术、模式、生态变革,不断催生新增长点,带动业务收入持续提升。   人工智能带动产业升级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蒲松涛分析,今年上半年,软件业总体延续强劲发展势头。以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带动作用显著,收入同比增长12.6%,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保持上升趋势,已占软件业务收入的67.7%。中部地区软件发展潜力凸显,业务收入增速同比增长13.2%,居四大地区首位。其中,山西、安徽、湖北、湖南增速超全国。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总结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软件迅速崛起,带动芯片设计、基础大模型、垂直大模型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软件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治理、数据标注、数据训练、新兴数据库等软件业态加快发展。随着数实融合推进,工业软件取得较快发展,并深入赋能产业。   “上半年,我国软件收入增速显著,尤其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业务增速迅猛。2024年是大模型应用年,大模型面向行业、领域、场景不断深化创新,成为软件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通软总经理魏代森说。   腾讯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总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率,受益于云服务业务收入增长以及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该季度,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入。比如,基于基础模型“腾讯混元”推出AI助手腾讯元宝。此外,腾讯云还发布大模型知识引擎等三大AI引擎工具,以及专有云智算套件等高性能计算服务,致力于降低大模型产业落地门槛,缩短从模型到应用的距离。   上半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速实现由负转正。“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赵刚分析,一是为获得增量市场机会,一批软件企业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带动软件产品技术出口增长。二是抖音、阿里等平台企业,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带动相关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三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应用场景,带动大模型相关产品和服务出口提升。   蒲松涛认为,主要因素在于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拉动。从需求端看,全球数字化需求不断释放,打开软件企业数字服务新空间。从供给端看,随着国内软件应用持续深化,软件企业研发、实施与交付水平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从政策端看,我国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着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软件服务出口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软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海外市场拓展,有效提升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出口收入的由负转正。”魏代森说。   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加快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为何强调发展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蒲松涛表示,基础软件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关乎国家安全、产业安全。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工具。近年来,尽管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领域创新成果丰硕,但由于产业发展起步晚、对外依存度较高等因素,目前仍面临供给短板明显、需求牵引乏力、生态体系不完备等突出问题,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是软件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赵刚坦言,当前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行业应用推广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复杂工业分析等高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仍存在“卡脖子”问题。   上半年,软件产品收入13969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2.4%。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9%;基础软件产品收入850.4亿元,同比增长10.7%。   蒲松涛介绍,今年以来,在开源模式助推下,基础软件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与此同时,工业软件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智能化进程加速。上半年,开源操作系统根社区openKylin社区单位会员突破500家;统信UOS生态壮大至376.5万个软件、40.64万个硬件;华为鸿蒙生态设备超9亿台、开发者超254万名,上线鸿蒙原生应用超1500个。   赵刚分析,上半年,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呈现出国产化、智能化、规模化的特点。大模型发展推动了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升级换代,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深度学习框架、向量数据库等新兴软件表现突出,工业大模型、工业数字孪生等软件加快发展。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企业加快上市、并购重组等进程,市场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魏代森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智能制造是核心,工业软件深入应用是关键,将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软件企业要加大在核心技术上的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激发创新能力。培养高端软件人才,增强企业间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享的软件创新生态体系,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动数实融合   联想合肥智造基地联宝工厂的排产员每天要处理8000多张订单,其中80%是小于5台的小批量客制化订单,这些订单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排产复杂程度不亚于国际象棋。在智能化转型之前,工厂只能依靠经验丰富的排产员借助简单的排程软件进行半手工操作,单次端到端要耗费6个小时。在智能化转型之后,智能排产中的核心算法在1.5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整个工作。   赵刚认为,数实融合的关键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软件是数实融合的核心动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软件技术在实体经济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端对端交付等先进生产经营模式,显著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预计全年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仍将保持较高速增长。”蒲松涛表示,软件产业发展既靠内生创新动能驱动,又靠外部数字化转型需求拉动。在新兴技术驱动和政策推动下,软件业有望迎来多重增长动力。下半年,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软件新兴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软件技术、模式、生态变革,不断催生出业务新增长点,带动业务收入持续提升。此外,随着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相关项目的实施,重点行业对软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望得到释放。同时,政府及行业用户信息化投资意愿及力度能否持续保持强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软件业市场的空间及潜力。   “人工智能将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激发软件业新一轮创新热潮。预计下半年,软件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软件、数据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赵刚说。   围绕扩大软件业市场规模,赵刚建议,推动重点行业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型企业获得政府和央国企软件应用订单,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在重点行业领域深化应用;推动平台企业围绕基础大模型等重构软件生态,带动更多中小软件企业共生共赢;支持软件企业出海,拓展软件新兴市场。   “政府需加强规划指导和标准引领,坚定不移加大对软件企业的政策支持,推动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软件企业应加快与平台企业、大模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探索行业知识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化路径,推动行业知识生产范式革命。”蒲松涛说。(记者 黄 鑫)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