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科技工作者之家
工作专题
互动交流
×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
登 录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
新用户注册
注 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
首页
新闻中心
科学普及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科协要闻
媒体关注
工作动态
组织人才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科技智库
省级学会
市县科协
基层组织
通知公告
更多 >
关于公布2025年度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第40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入围终评项目公示
巡 视 公 告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评聘工作的通知
科学普及
2025-05-08
第十三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落幕
4月20日,随着第八个世界创意和创新日的临近,第十三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在全国26个城市同步拉开帷幕,并完成了能力拓展竞技展示环节。作为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由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组委会、数学周报社、科普中国数学创新科普号等单位联合主办,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辽宁省数学会等单位承办,4万余名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 活动由“创新探索体验挑战”与“能力拓展竞技展示”两个环节组成,均以纸笔答题科普活动的形式呈现。活动中,选手们面对的是一系列灵活创新、贴合实际、紧跟时代步伐的数学创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考验选手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要求他们跳出传统解题套路,通过独立思考与解答,深度体验数学创新问题“理、美、智、趣、用”的独特价值。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本届活动在传统考查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通过AI等科普阅读进行科学素养的考查,使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前瞻性。 活动中,选手们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出色的创新思维,角逐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得省级一、二等奖的选手将有机会申报参与2025年8月2日至7日在沈阳农业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青少年数学创新营活动。活动结束后,参与学校纷纷反馈,本次活动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帮助他们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积极转变。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思考空间和竞技展示舞台。同时,活动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在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研究与实践方面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平台,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活动的科普功能,2025年科技周期间还将举行2025第三届数学创新嘉年华活动。届时,将对往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优秀资源进行开发,制作成数学创新科普体验短视频,并通过科普中国数学创新科普号等媒介进行公益传播。这一举措将积极构建“数学创新”网络科普打卡地,进一步推动数学创新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魅力和价值。 第十三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数学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平台,也为推动数学创新教育和数学科普的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将更加精彩,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2025-05-08
北票市科协开展“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4月16日,在北票市科协的积极邀请下,辽宁省科技馆联合朝阳市科技馆、北票市科技馆开展“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把“流动的科技馆”送到师生身边,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热情。北票市花园小学的13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当天,科普大篷车内丰富多样的科普展品涵盖声、光、电等多个领域,巧妙地将力学、电磁学等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融入其中。在科技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操作展品,感受科学的奇妙。有的同学通过“窥视无穷”展品,探索光的反射奥秘;有的同学操作“椎体上滚”装置,研究重心变化的神奇现象。 活动最大的亮点当属移动球幕影院和机器狗表演。移动球幕影院像个巨大的帐篷,师生们走入其中,随着灯光熄灭,精彩的科普影片开始播放。霸王龙咆哮着从丛林中现身,迅猛龙疾掠、翼龙飞旋,沉浸式观影体验让孩子们惊叹连连。机器狗表演区同样热闹,智能机器狗在科技志愿者操控下,完成翻滚、跳跃、舞蹈等高难度动作,其精密的机械结构引发学生强烈兴趣。 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点燃了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未来,北票市科协将持续深化“科技助苗行动”,为孩子们播撒科学种子,让探索精神在实践沃土中生根发芽。
2025-05-08
丹东科普大讲堂“中国航天日” 专题科普活动走进校园
4月16日,在省科协学会部的支持下,丹东市科协在市新安小学举办丹东科普大讲堂“中国航天日”专题科普活动,通过互动式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为丹东市科技辅导员、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及新安小学全体师生800余人带来一场航天科技盛宴。活动旨在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进一步推进丹东市“科技助苗行动”深入开展。 活动邀请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滨洋作科普讲座,通过互动提问激发学生兴趣,随后以图片对比、视频演示、实物操作、现场示范等形式,解析无人机的概念、发展历程、种类特征与智能应用,并对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读。从无人机分类到结构分解,从动力系统到AI避障,从农业植保到应急救援,学生们在沉浸式互动体验中理解了无人机的“超能力”,在不断的喝彩声和掌声中,一次次将科普讲座推向高潮。 讲座后,丹东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志愿服务队带来的科普展品,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以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操场上,梵天之塔、机械传动等声光电磁设备和会跳舞的机器人、3D打印机等,让同学们真切触摸到了科学的魅力。工业级中型六旋翼、八旋翼、大疆等无人机整齐排列,酷炫的造型、科技感十足的机身和飞速旋转的螺旋桨,吸引着学生们驻足围观。在教学级无人机实践场地,老师们指导学生亲自操控无人机起飞、盘旋、降落,感受着航天科技带来的乐趣与震撼。 本次科普活动有效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学生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科普体验。活动线上同步直播,受众人数4600余人次。
2025-05-08
丹东市元宝区开展“科技助苗行动”进校园活动
4月15日、16日,由丹东市元宝区科协、元宝区教育局、丹东郭氏眼科医院共同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着‘眼’未来 绽放‘睛’彩” 科普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元宝区兴仁小学和朝阳小学,让孩子们在科技与视力健康的双重 “盛宴” 中收获知识与关爱。 活动中,兴仁小学、朝阳小学“科学助苗行动”科技副校长,丹东郭氏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方志宏作题为《科技护眼》的专题科普讲座。通过生动的幻灯片演示,结合趣味动画与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近视形成原理、科学用眼方法及视力保护误区。“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比滴眼药水更有效!”“20-20-20法则”等实用知识让学生们频频点头,现场互动热烈。医院团队携带的专业验光仪、视力表等设备现场为学生们进行视力筛查,针对个别有视力异常苗头的学生逐一进行重点叮嘱并提出眼部卫生健康建议。同时,活动为每一位学生送上 “护眼大礼包”,内含视力表、护眼手册等物品,希望这份充满爱意的礼包能够 “小手拉大手”,将护眼知识传递到每个家庭。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视力保护的 “及时雨”,更是一场科技启蒙的 “播种机”。学生们在了解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对 “近视防控” 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师生们纷纷表示,欢迎这样更多更好的“科技助苗行动”走进校园 ,把科普课堂、健康服务送到孩子们身边,为青少年的成长筑牢 “科技+健康” 双基石。
2025-05-08
辽宁省创新方法宣讲培训走进大连
4月16日,一场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为创新方法大赛“铸剑”的培训活动在东北财经大学举办,本次培训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辽宁省创新方法研究会、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北财经大学联合承办,来自大连高校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展开,省创新方法讲师团专家从创新与创造、创新方法、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TRIZ理论在高校推广等几个方面为师生们全面系统地开展教学授课。通过培训,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对创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新热情,也为今年即将举行的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和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积极备战蓄势。 下一步,辽宁省科协将持续依托创新方法示范基地、各市科协、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开展创新方法系列培训,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创新方法团队,助力辽宁企业、高校创新群体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建功立业,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
2025-05-08
丹东市科技馆开展“科技助苗行动”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近日,丹东市科协组织丹东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先后走进丹东凤城市朝鲜族学校和凤城市赛马镇中心小学,为12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惊喜的科学盛宴。 自2024年12月12日丹东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启动以来,截至3月末,丹东市6个县(市)区全部完成“科技助苗行动”启动工作。丹东市246所学校聘任科技副校长97名、科技辅导员115名,参与聘任的学校占全市86.3%。为全面提升丹东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氛围,丹东市科协积极动员各级科协组织和中小学校,通过开展校基(地)对接、馆校(局)合作、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举办小发明作品展等形式,全面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本次活动现场,丹东市科技馆的3名科技辅导员通过多个精彩绝伦的实验,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奇幻的科学表演。科普大篷车带来的各种新奇的展品,更是让校园变成了欢乐的科技海洋。球幕影院播放的电影《恐龙灭绝之迷》,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探索恐龙灭绝背后的科学奥秘;VR眼镜开启虚拟世界大门,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体验;憨态可掬的机器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整齐舞动,围观的同学纷纷鼓掌。此外,人力发电、梵天之塔等互动展品前也围满了学生,他们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智慧。 此外,为使科普大篷车能长期服务于农村中小学校,丹东市科技馆与凤城市赛马镇中心小学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持续不断地将科普资源融入到学校日常教育中,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学校的学生们足不出校,就能接触到科学知识,为学生们搭建起“触摸科学”的优质科普服务平台。
2025-04-18
丹东市科协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走进长山镇
近日,由丹东市科协主办的“丹东科普大讲堂”助力春耕专题科普讲座在丹东东港市长山镇人民政府举行。“丹东科普大讲堂”入库专家、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所长陈富忠以《丹东地区优质食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题为当地近百名水稻种植户开展现场培训。培训线上同步直播,受众人数近600人。 培训现场,陈富忠根据丹东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向种植户详细讲解了水稻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引导种植户在栽培中不断形成“特色良种+合理稀植+精确施肥+干湿交替灌溉+综合防治+及时收割”的全链条科学化生产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为种植户提供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技术要领。 此次培训,丹东市科协通过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进一步推动水稻种植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丹东市第37届“科普之冬”画上圆满句号。
2025-04-18
丹东凤城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正式启动
3月25日,由丹东凤城市科协、凤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凤城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启动仪式在丹东凤城市凤凰城街道中心小学举行,丹东市科协、丹东凤城市相关单位及其他相关人员16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丹东凤城市科协发布了“科技助苗行动”五大科普活动方案;各中小学校为首批聘任的科技副校长颁发聘书;两所学校与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签订科普教育基地研学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研学基地揭牌;凤凰城街道中心小学校长和学生代表分别围绕“科技助苗行动”主题作表态发言。 丹东市科协希望凤城市科协在此基础上继续主动作为,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合协作,充分发挥凤城市科学教育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衔接机制,创新科学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校园科普特色工作品牌和活动品牌,为青少年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丹东凤城市委要求凤城市科协和凤城市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科协关于“科技助苗行动”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做好科普资源和科普需求的对接服务,推动凤城市青少年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广植科学的种子,为科技后备人才接力发展搭建坚实的阶梯,培养更多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仪式结束后,新聘任的科技副校长、凤城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赵颖和儿科主任尹娜为学生开展口腔卫生和科学饮食等方面的科普讲座;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科学家精神和航空航天科学等科普展板。 下一步,丹东凤城市科协与凤城市教育局将通过组织凤城市各中小学校,通过深入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教育基地研学、精品科普课程体验、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创新竞赛等五大科普活动,以互动交流体验等形式,向青少年学生播撒科学的种子,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2025-04-18
丹东市开展“科技助苗行动”助力校园科技节
3月26日,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中心小学,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技助苗行动”深入开展,助力“探索科技·创新未来”第三届校园科技节,为全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科技展示和科普体验。 活动现场,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50件展品面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在各类声光体验、交流互动的科普展品前,青少年学生认真阅读展品说明,积极动手操作,沉浸在科学探索的喜悦中,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乐趣和启迪;同时,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校园科技节活动主题,分别在教室开展着各种趣味实验。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神奇与魅力;科幻画作品展区域,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未来世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奇幻的未来世界;此外,学生们创意满满的小发明作品,吸引家长们前来围观。 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将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开展为期3个月的展览,届时将为山城中小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科学的平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科技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丹东市首批科技副校长等和宽甸满族自治县相关人员2500余人参加活动。
2025-04-18
丹东凤城市科协开展“科普之冬”暨送科技下乡活动
3月27日,丹东凤城市科协会同凤城市政协科技组委员、丹东农业科学院农技专家及科技志愿者20余人,深入丹东凤城市爱阳镇开展“科普之冬”暨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春耕备耕提供助力,让科技力量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活动现场,丹东凤城市科协向当地农民发放科技资料、科普图书500余册;丹东农科院玉米专家开展现场科技咨询,为群众讲解玉米品种的选择、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相关农技知识;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凤城市益农蔬菜苗木中心的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免费为农户提供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玉米种子500余斤、蔬菜种子2000袋,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帮助。另外,丹东凤城市科协向7户低收入农户赠送玉米种子140斤;走访慰问3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解决农户生产生活需要。 下一步,丹东凤城市科协将根据农时,按照丹东市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持续开展“送科技下乡”系列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深入镇村和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咨询、现场示范、举办科技培训等多项活动,为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和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供有力支撑。
»
末页
1
2
3
4
5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