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术
  • 2024年环渤海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举行 近日,2024年环渤海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由天津造船工程学会、北京造船工程学会和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辽宁、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安徽、重庆、天津等地学会及天津市相关单位百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论坛以“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船海产业绿色智能发展”为主题,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余建星、天津理工大学海洋能源与智能建设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宾、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高级验船师封少东、中国舰船研究院体系创新研究部业务总监石刘、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数智化推进部经理魏世海、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工控安全部经理杨朝辉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研究员孟凡彬等行业专家就船海产业数字孪生、智能船舶、数字化制造等先进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作特邀报告。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要注重人才培养,打造船舶行业卓越青年科学家;要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同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船舶的智慧和力量。 本届论坛为环渤海湾区域船舶行业相关单位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平台,共享船舶行业数字化创新发展经验,促进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同推进环渤海湾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  
  • 2024东北测绘地理信息学术与信息交流会召开 12月21日,2024东北测绘地理信息学术与信息交流会在沈阳农业大学召开。会议由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学会联合主办,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承办,沈阳农业大学协办,来自东北三省一区相关领域13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学生参加会议。 会议以“数字孪生与时空智能测绘”为主题,聚焦行业前沿技术,探讨新发展、新趋势和新挑战。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国超探讨传统测绘企业转型;长春市测绘院地理信息研发部主任张宇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数据资源部李强剖析时空智能测绘赋能沈阳建设;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魏恋欢展示雷达遥感技术用于地质灾害监测评估;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平台客户中心技术部经理康祥瑞阐述数字孪生提升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宴,更是推动产业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加强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共同促进东北测绘事业的蓬勃发展。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研究与数字化技术专业委员会暨严重肢体损伤及足踝部创伤修复会议召开 12月28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研究与数字化技术专业委员会暨严重肢体损伤及足踝部创伤修复会议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召开。会议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研究与数字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承办,省内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40余人参会。 会上,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王彦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商冠宁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二四二医院王强教授分别作学术讲座,分享了他们在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学术讨论环节,来自不同医院的30位专家就先进的手术理念、精细的手术技术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进行讨论,为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次会议的举办,标志着辽宁省在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领域的研究与数字化技术应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努力,为推动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作出更大的贡献。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智能影像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召开 12月20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智能影像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医工交叉前沿技术与影像应用学术会议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召开,省内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4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东北大学崔笑宇、冯朝路,沈阳医学院张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赵萌分别作学术报告。崔笑宇、冯朝路两位教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多模态影像智能可视化、肺栓塞识别、动态影像组学及心包脂肪MRI影像数据集等方面的应用和进展;张莹教授详细阐述了诊断准确性研究设计要点及书写规范;赵萌编辑以ESI高被引论文为例,分享了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趋势和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策略与技巧。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峰作专委会2024年工作总结并展望2025年重点工作方向,学会副理事长王莉莎为会议致辞。 此次会议为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科研思路,展示了医工交叉领域的经典案例、成功转化项目及前沿技术方向。未来,专委会将致力于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通过多模态医学影像分析、远程医疗与移动医疗结合等手段,推动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与有机发展。
  • 辽宁省水产学会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研讨会举办 12月18日,辽宁省水产学会联合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丹东综合试验站在丹东东港市举办辽宁省水产学会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研讨会,来自全省科研院所及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人员、各示范区企业科技骨干、当地技术渔民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志松为本次会议致辞,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加快推进海水鱼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应用,全面提升辽宁海水鱼科技创新能力和养殖技术水平,促进辽宁渔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关长涛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马爱军研究员,天津农学院田云臣教授分别以《我国海水鱼养殖品种、技术与模式》《大菱鲆种业发展及新品种培育研究》《智慧渔业进展与挑战》为题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围绕大菱鲆、牙鲆、鲈鱼、河鲀等辽宁省主要经济鱼类的养殖技术、养殖模式、新品种研发与应用进行培训指导,对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难题进行了解答,指明海水鱼养殖绿色发展的方向。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有效带动东港、丹东乃至辽宁沿海海水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对辽宁省渔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论坛召开 12月11日,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论坛在大连海洋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学会青科工作委员会和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承办,学会、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职工大学及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等10余家单位委员、代表和师生参会。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智军出席论坛并致辞。 会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原副局长李青平、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本部详细设计部赵伟龙、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之凡、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禹娜分别作《新编目标型船体规范净尺寸方法解读》《船舶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方案规划》《聚能型装药对水下目标高效毁伤特性研究》《让思政培养与青年同行,共绘海洋强国新篇章》专题报告。论坛共计收到投稿50余篇,经过学会青科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20篇优秀论文。 本届论坛为辽宁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一个更加宽广的思想交流平台与才华展示舞台,有效促进和激发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力,致力于培养未来船舶与海洋领域内的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力量。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召开 12月7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本次会议邀请省内相关领域临床医生与理工院校、研究机构的工科专家等45人共同参与,围绕心血管领域面临的现状和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国哲教授主持,围绕“医工创新成果转化案例总结与展望”“临床实践中的医工问题与转化思考”“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探索与讨论”三个主题进行讨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的专家们分别带来最新临床试验介绍和冠脉、高血压介入经典案例,并根据案例提出问题与思考。针对各案例所提出的问题,现场的医学及工科专家各自提出基于不同领域的理解并相互沟通交流。东北大学徐礼胜教授、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彭成宝教授、沈阳药科大学胡海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智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奎教授及大连理工大学常洋洋教授分别介绍了无创信号采集、人工智能、3D打印、因果推断、大模型研发及生物标志物探索的基本原理及在心血管领域中的最新研究,为参会者开拓了更广的视野及更多思考的角度。全体专家共同讨论、制定2025年度专委会学术活动计划,拟围绕明确的临床问题,分方向进行深入的创新交叉研究及成果转化。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表示,医工融合是当今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当前的资源与机遇,为解决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案。 专委会注重医工问题的提出、融合与转化,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交流和沟通,组建心血管领域创新团队并实现临床转化,解决临床面临的主要难题。下一步,专委会也将继续努力搭建高质量医工学科交流的学术平台,为推动医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疾病诊治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 辽宁省水产学会举办“提升水产品可持续性、安全性和质量创新技术研讨会” 为提升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品质,促进水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际应用,12月4日,辽宁省水产学会在大连举办“提升水产品可持续性、安全性和质量创新技术研讨会”。省内相关领域科研人员30余人参加会议。 学会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农业与海洋食品技术岗位推广教授刘承初作学术报告,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几大类水产品加工和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前景,并着重分享了对几类水产致病菌的防控手段,以及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成果。报告结束后,刘承初教授与参会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度对话,针对科研人员提出的全流程质量控制、超高压技术应用、水产品出口等热点问题,提供了专业且细致的解答。双方围绕技术瓶颈、市场趋势、国际标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促进了学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开展有助于加强水产链条质量控制整合,为辽宁省海水养殖和加工等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科研思路和发展方向。  
  • 2024年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 11月30日至12月1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辽宁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福东主持会议。会议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 会上,辽宁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东昕作题为“数字赋能 构筑辽宁防洪减灾智慧防线”的主旨报告。报告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的“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的工作要求,通报了我省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成果和成功经验,谋划了我省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新装备,明确相关工作目标和任务,助力我省构建更加完善的智慧水利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作题为“气候变化与韧性城市建设”的特邀报告。报告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发的现实情况,从加强城市排水除涝和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集约利用地面和地下空间、加强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护、完善预警预报发布路径与机制、加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大型城市极端暴雨洪涝应对的科技支撑7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韧性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对我省加强城市防汛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作题为“水工岩石力学与库坝安全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围绕渗流与变形诱发的库坝安全问题所创建的“一个理论、两项技术”(渗流变形耦合分析理论,库坝渗流分析与控制技术和水工岩体变形稳定控制技术)及其在白鹤滩、锦屏、溪洛渡、三峡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上的成功应用,为我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与渗流破坏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弛作题为“洪水预报调度知识挖掘技术与应用”的特邀报告。报告分析了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对防洪调度的影响,提出了适应不确定性的技术手段,阐述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知识平台的构成和洪水预报调度方法,为实现我省洪水预报和调度决策自动化提出了发展思路。 报告后,大会颁发2024年辽宁水利科学技术奖证书并举办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展。12月1日,9个分会场进行专题学术交流。 来自省水利厅机关及厅直单位,各市、县水利(务)局领导同志;学会理事,各分支机构委员,市级水利学会及单位会员代表近400人参加会议。
  • 辽宁省科协到营口地区开展生物可降解地膜技术推广培训活动 为认真落实“双进双促”专项行动,12月6日,辽宁省科协积极组织省级学会、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到营口老边区、盖州市、鲅鱼圈区3个县(市)区开展“科技社团助企新突破专家行(老边站、盖州站、鲅鱼圈站)”活动,为当地相关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等开展生物可降解地膜技术推广专题培训3场。 本次培训由省作物学会、营口市科协主办,老边区、盖州市、鲅鱼圈区科协承办。培训采取理论技术解读、实际案例分析、现场问题解答及互动交流的方式,邀请辽宁省作物学会刘慧颖研究员、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可降解研发部研发工程师陈雷两位专家,分别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田残膜污染防控措施及法律法规、生物降解地膜科学使用等方面为与会代表作了讲解。让大家了解到使用普通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和耕地保护问题,强化可降解农膜的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怎样分辨市场上生物降解地膜的真假等。最后,授课老师为农户进行了现场答疑。 本次培训为营口地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广大农户对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认知,加快该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代替传统PE地膜实用技术的步伐,为解决农业塑料“白色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助力。 省科协学会部、省技术转移促进会、省技术经理人协会及营口市科协、相关县区科协、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乡镇企业代表、所在地农户代表等14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营口市科协副主席胡昱主持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