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学习贯彻总书记辽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抚顺市科协八届八次全委会召开 3月21日,抚顺市科协八届八次全委会议在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及省科协十届二次全委会议精神、抚顺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全委会工作报告和《抚顺市科协贯彻落实〈中共抚顺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抚顺篇章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观看学习《攻坚之年》专题片。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抚顺市科协要聚焦“四服务”职能,坚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科普惠民,增强创新发展软实力,继续实施“学会入抚计划”,推动“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强化科协组织自我服务能力建设;聚焦人才服务,持续发挥青年学科带头人作用,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整合科普资源,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拓宽科普阵地,提高科普宣传影响力,巩固提升全面科学素质,为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科协力量。 会议强调,要围绕“思想引领工程”“人才托举工程”“产业助力工程”“科普促进工程”“智库赋能工程”“组织凝聚工程”六项主线工作,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作用,着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展现科协组织的更大担当和作为。 抚顺市科协八届委员会委员和抚顺市科协机关、市科技馆干部职工60余人参会。
  • 【学习贯彻总书记辽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辽宁(鞍山)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鞍山召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主要领导与中国科协主要领导会见谈话时的要求,发挥中国科协高端智库作用,助力辽宁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省科协与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积极谋划,开展“辽宁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高端智库调研活动。在广泛征集调研课题需求的基础上,经省委和中国科协审定,最终确定了10个调研课题,其中,由鞍山市科协申报的“辽宁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课题成功入选,此项调研对鞍山市“十五五”菱镁产业发展从国家层面的决策和政策支持具有重大意义,对菱镁产业的形成和未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月22日,辽宁(鞍山)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鞍山召开,鞍山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姚国民主持座谈会并讲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卫东,鞍山市副市长朱长悦出席座谈会,鞍山市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 座谈会上,鞍山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海城市、岫岩县、辽宁科技大学分别就鞍山菱镁产业发展、菱镁矿产资源、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情况做介绍。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二级教授蒋斌,东北大学教授于景坤,辽宁大学化学院副院长熊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秘书长、信息部主任李芳分别进行了发言,从不同角度和专业方向,围绕菱镁产业的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绿色发展等议题,对鞍山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会后,专家学者们深入海城市菱镁展览中心、海城市镁矿集团有限公司、海城市瑞益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等菱镁产业集中区域,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情况。 下一步,专家将根据鞍山菱镁产业实际情况,以鞍山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形成辽宁省菱镁产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初稿,并将择期由院士领衔,在鞍山召开辽宁省菱镁产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论证会。鞍山市科协将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力求借助高端专家资源,为科技赋能鞍山产业发展打造平台,推动更多优质科技资源向鞍山菱镁产业集聚,为辽宁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更大贡献。
  • 丹东市再添两家专家工作站 3月20日,丹东全友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和丹东克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举行了揭牌仪式。丹东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鞠丽娜,丹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运成,东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都基殿,大连工业大学轻工和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王大鸷,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党委书记方永辉和教授杨桂芹等50余人出席仪式。 仪式上,鞠丽娜与企业负责人共同为专家工作站揭牌,与会相关领导分别致辞并为进站专家颁发聘书。随后,实地参观了两家企业,了解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展需求等情况,勉励企业注重研发、加大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行稳致远。 丹东全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餐具洗涤用品、消毒剂专用产品研发及生产的科技型企业。2024年年末在丹东市科协与丹东东港市科协全力推动下,与大连工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围绕洗涤产品技术升级、清洗类新品种技术、消毒类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研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效益。 丹东克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禽蛋数字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大型蛋企,通过与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共建专家站这一科创平台,为企业提供蛋鸡养殖的全链条技术支撑,培育新的禽蛋品牌,助力特色产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丹东市科协积极推进产才融合平台建设,引进高端智力资源,现已建立50家专家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专家200余人,有力推动建站企业在发展理念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核心技术突破、竞争实力增强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丹东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下一步,丹东市科协将持续发力,全方位做好服务,开展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把专家工作站建成引领创新发展的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助力丹东市全面振兴新突破。
  • 丹东市振安区开展科技助苗行动系列活动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科协和振安区教育局联合启动“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科技助苗行动系列活动,为振安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拉开序幕。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梦想,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新学期第一天,振安区“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科技助苗行动启动仪式在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中心小学举行。校领导为新聘任的科技副校长颁发聘书,学生代表以“科技之光 助苗成长”为题进行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学生发起“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成为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才”倡议。 科技副校长、丹东市心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荆心以《隐形的丰碑——王承书院士的三次人生抉择》为题,通过视频资料、交流互动等形式,向青少年学生讲述王承书院士隐姓埋名30年攻坚铀浓缩技术、毕生积蓄捐赠希望工程的感人故事。通过宣讲,学生们深刻领会到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品格,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地感悟。 丹东市五纬小学与丹东市气象台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校基(地)对接”合作签约,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探秘气象 点亮科学梦”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参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长廊,深入学习气象发展史和气候变化等知识,近距离感受到气象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下一步,丹东市振安区科协和振安区教育局将不断创新校园科普模式,持续深化科技助苗行动,通过聘任科技副校长、组织“校基(地)对接”合作、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等,推进科普“双进”资源与中小学有效对接;通过打造高品质“校园科普阵地”,让科学深度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通过组织开展校园科技节、科学实践体验等,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热情,不断培育科技后备人才,确保科技助苗行动取得扎实成效。
  • 【学习贯彻总书记辽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盘锦市科协召开七届三次全委会议 近日,盘锦市科协召开七届三次全委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及省科协十届二次全委会议精神、盘锦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情况,系统谋划了2025年重点工作;审议通过了盘锦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赵颂扬代表第七届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和《盘锦市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管理办法》;观看学习《攻坚之年》专题片。 会议指出,2024年,盘锦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科协的有力支持下,团结引领盘锦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盘锦市委“六个走在前列”目标定位,立足“四服务”工作职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盘锦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盘锦市科协牢牢把握政治属性,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服务科技工作者;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扎实开展科普工作,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科协工作水平。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作出贡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盘锦篇章的关键一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科协全会精神,按照盘锦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建设科技强市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科协系统改革,扎实履行“四服务”职责,为助力盘锦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担当实干、奋勇争先。 盘锦市科协七届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市科协机关和市科普推广中心全体干部列席会议。
  • 科技之光,助苗成长——东港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正式启动 按照丹东市科协《关于在全市启动丹东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活动的通知》要求,3月12日,由东港市科协、东港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东港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启动仪式在兴港小学举行,丹东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鞠丽娜,东港市委副书记姜永娟、副市长陈阳出席启动仪式。 鞠丽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东港市科协工作取得的成绩。她指出,一直以来,东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协工作,相关事业发展始终走在丹东地区前列,希望东港市科协继续主动作为、创新工作,加强与教育部门联合协作,充分发挥科学教育资源优势,在丹东市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她强调,“科技助苗行动”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重在发现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以此建立起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衔接机制,让创新科学实践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校园科普特色工作品牌和活动品牌,确保专项行动在东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姜永娟在致辞中指出,开展“科技助苗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东港市将以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科普“双进”促教育“双减”行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行动“三个行动”为重点,全方位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切实履行职责,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科普事业;创新科学教育方式,营造浓厚科学氛围,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东港市副市长陈阳为担任兴港小学科技副校长人员颁发聘书;东港市教育局对“科技助苗行动”作出部署;现场参观小学科技创新比赛优秀作品展、微机教室、幼儿玛塔机器人和无人机演示,感受科技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仪式后,相关领导走进大东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调研翠园科普示范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和东港市科技创新、青少年科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 东港市各乡镇、街道分管教育、科协相关工作领导,各小学校长、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和兴港小学学生共600余人参加仪式。
  • 丹东市老科协召开七届七次理事扩大会议 3月11日,丹东市老科协七届七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召开。丹东市政协原主席、市老科协会长于国平,市科协副主席李旭,市委组织部、民政局老龄办等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由丹东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毕见永代表常务理事会所作《丹东市老科协第七届七次理事会报告》;增补6名丹东市老科协七届理事会理事;宣布丹东市受省老科协表彰人员名单。 丹东市老科协会长于国平同志发表讲话并强调,2025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丹东市老科协将努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推进老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打好打赢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和“十四五”收官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丹东新篇章贡献老科协智慧和力量。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心脏病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开展赋能女性健康行动 3月6日,在3.6世界淋巴水肿日和3.8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心脏病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及头颈肿瘤内科,举办了一场极具意义的科普和义诊活动,众多肿瘤患者及家属踊跃参与,为女性健康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专家们围绕女性健康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讲解。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鑫教授阐述乳腺疾病预防筛查知识,助力肿瘤早发现、早治疗;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教授分享淋巴水肿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方法,提升患者自我康复能力;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莹教授讲解中医养生小常识,为女性健康提供传统医学智慧。活动最后,专委会专家开展义诊咨询,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给予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本次活动不仅为女性群体带来了健康福祉,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女性健康的关注与担当。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通过多方协作,共同为女性健康撑起一片蓝天,为实现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 丹东市元宝区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启动 3月18日,由丹东市元宝区科协和元宝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元宝区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在丹东市新安小学正式启动。丹东市元宝区科协、元宝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区各中小学校分管副校长,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新安小学的师生代表共计160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元宝区教育局宣读了《元宝区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助苗行动”的目标和任务;元宝区各中小学校负责人向聘任的科技副校长颁发聘书;新聘任的科技副校长、丹东市薛氏口腔医院院长薛儒昌为青少年学生带来《牙齿王国大冒险——我是护牙小卫士》口腔健康科普讲座,助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障其健康成长。 “科技助苗行动”是面向青少年开展的特色科普教育活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发现和培育一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丹东市元宝区科协将以“科技助苗行动”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好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教育基地研学、科普课程体验、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以及科技竞赛等科普活动,让更多中小学生了解科学、体验科学、爱上科学,使科学真正融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成为陪伴他们终身的兴趣与能力。
  • 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在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建立“学会服务站” 3月12日,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学会服务站”在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省地球物理学会会长季东民、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兴周、研究中心主任张高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仪式并开展技术交流。 揭牌仪式上,季东民会长与张高主任共同为服务站揭牌。双方通过精准对接学术资源与应用需求,着力打造区域地球物理科技创新平台。学会将选派2名高校专家入驻,与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组建联合研究团队,重点开展科研平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深度合作。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关键问题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专家提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正处于传统方法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亟待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突破方法原理创新瓶颈。学会服务站专家桑雨教授强调,应建立“需求导向、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季东民会长做总结并明确了服务站的三项重点任务,一是聚焦地球物理前沿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行业瓶颈;二是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三是实施专项课题研究,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学会服务站”的成立构建起产学研精准对接新范式,通过靶向驱动油气勘探核心技术攻关,贯通地球物理技术“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不仅为辽河油田稳产增产注入创新动能,更通过创新关键技术筑牢辽宁省能源安全底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创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