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辽宁省科技馆创新方法宣讲培训2024首站走进锦州 四时之始,万象更新,在千帆竞发的春天,一场培养高校创新人才、提升师生创新能力、锻炼团队协作意识的创新方法宣讲活动于2月29日在锦州渤海大学举办。活动由辽宁省科学技术馆、锦州市科协、辽宁省创新方法研究会主办,来自渤海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锦州医科大学、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参加。 本次培训是辽宁省科技馆贯彻落实省科协九届七次全委会会议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今年首次面向高校师生举办的创新方法推广活动。省创新方法讲师团专家从创新与创造、创新方法、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TRIZ理论在高校推广等几个方面为师生们全面系统地开展教学授课。通过这场知识盛宴,师生们建立了创新方法知识体系,刷新了对于发明创造规律的认知,激发了开展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活力。教学过程中,学员们思维活跃,热情高涨,与老师频繁互动。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活动也为本年度的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蓄势。 下一步,辽宁省科技馆将根据省科协2024年工作部署,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聚力实施“八大攻坚”任务,持续依托创新方法示范基地、各市科协、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开展创新方法系列培训,进一步拓展创新方法的认知群体,面向高校、企业全面开展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搭建创新方法应用的展示交流平台,助力辽宁省高校、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 省科技馆举办“快乐科学派”公益科普活动 2月21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联合索尼探梦科技馆举办“快乐科学派”公益科普活动,为现场600余名儿童、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纷呈、独具创意的大型公益科普盛宴。 现场进行了各类花式实验表演,老师们用生活中的简单材料为科学实验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纸片就能做成神奇的“飞去来器”;气球上粘贴纸片,瞬间变成火箭发射器;徒手让沉甸甸的保龄球在空中“悬浮”;走进定制空气袋,声音就发生巨大的变化……趣味科普秀将新颖的科学实验与生动的小品剧情相结合,巧妙地融合了知识性与趣味性,配以变幻多样的音乐和节奏,让广大科普迷们大开眼界。孩子们在惊奇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科学知识,梦想的种子悄然生长。 “孩子从小就喜欢到科技馆来玩,之前总去儿童乐园展厅,现在已经能看懂二层、三层的展厅内容了,今年九岁了,可以说科技馆伴随了他的成长,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感觉很有趣,也有意义。”现场一位家长说到。 除科学实验表演秀之外,寒假期间,省科技馆还推出了“科学小达人”科技冬令营、辽宁国际特效电影展、科学工作室、机甲大师挑战赛、主题临展、盖章打卡集赞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学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科学爱好者们欢聚一堂,共同倾听科学声音、启智创新思维。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学会服务站暨盛京心血管专科联盟授牌仪式举办 为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月2日,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主办,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承办的“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学会服务站暨盛京心血管专科联盟授牌仪式”在沈阳召开。省科协、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内心内科专家170余人参会。 经过前期筹备与协调,学会在全省12个县(区)的医疗机构设立13家学会服务站。专委会主委单位盛京医院牵头成立了盛京医院心血管专科联盟,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建设。会议为学会服务站授牌,并为53家联盟成员单位颁发牌匾。在学术会议阶段,与会专家分享了心衰、冠心病、血脂、血压、房颤等五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结合各自临床经验开展学术研讨。 未来,专委会将以服务站和联盟为支点,组织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科学化、规范化诊疗培训,传播血脂异常防治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知识及相关进展,为病患提供疑难病会诊服务,助推我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心血管疾病科研及诊疗水平提升。
  • 春节六天超13万观众到访辽宁省科技馆 2024年新春佳节,辽宁省科技馆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科普教育活动。大年初三至初八开馆期间,13.11万人到馆参观体验,一同畅游科技馆,共享科普年。 2月12日-17 日开馆期间,省科技馆开展各类教育活动363场,科普特效影院播放影片180场,观影人次达2.32万,抖音直播观看量5.32万人次。“科技馆里过大年”成为龙年最潮流的出游方式。 传统拓印、雕版印刷、激光雕刻等活动体验,带领观众感受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科普剧,带领观众解锁龙的 “超能力”;科学表演秀现场“哇”声片片,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在这里开心学科学,快乐看演出;舞蹈《万疆》舞出龙年盛世,奏响新春乐章;沙画体验以沙为墨,以手为笔,让适龄观众在玩沙的同时开动脑筋,锻炼观察力创造力;常设展厅推出深度讲解、互动操作、趣味课程等特色服务,让参观者全方位感受科幻与现实的交织;辽宁国际特效电影展以色彩鲜明的画面展现力和近在咫尺的炫酷立体声,让观影者在光影世界里收获科普知识。此外,更有当前最新潮智能科技运动的佼佼者们在此集结,用现实版机甲大战、华丽无人机编队、机器狗“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带领观众深度学习前沿科技,畅享机器人盛会。 为了给观众提供最佳参观体验,省科技馆招募了来自社会热心群众和高校的志愿者,他们深入场馆各个环节,用最真挚、暖心的服务迎接观众。同时,物业和安保团队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每日做好展品清洁维保,确保展馆安全有序运营。场馆更免费为游客提供参观指南、行李寄存、广播寻人寻物、母婴室、医药箱、饮用水、关怀轮椅、童车、移动电源等全方位贴心服务,让观众玩得开心、安心、放心、暖心。 辽宁省科技馆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科技馆”,高质量创建“全民的科学中心”。未来会把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和科普活动带给广大观众,积极探索科普创新模式,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推动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召开“计算病理典型案例研究与展望沙龙” 1月30日,由《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和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的CJTER系列医工融合云课堂2024年第1期“计算病理典型案例研究与展望沙龙”召开。会议以线上形式开展,累计21563人次参与。 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新教授讲解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病理图像分析以及磁共振脑肿瘤分割”,并介绍该技术在各个科室的应用可能性。从医、工两个角度对计算病理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讨论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军等3位放射科和计算机大数据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学习放射科的应用相关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王妍等6位病理科和乳腺外科临床专家,共同探讨了乳腺癌病理图像分类的高性能机器学习方法及应用研发等相关问题;康复大学崔新春教授等3位康复、神内、周围神经手外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诊断在脑疾病应用的相关可能性。 未来学会将继续重点关注医工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的难题和困惑,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工科专家和临床医生的科研合作转化落地,为健康中国助力。
  • 盘锦市老科协老专家工作站发挥专长助力全面振兴 近日,盘锦市老科协传出佳音。2023年,受聘于盘锦格林凯默科技有限公司的盘锦市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马金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专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在他的牵头指导下,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光刻胶初始原料生产工艺研发项目,获得2023年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计划拟立项项目,有助于解决国内部分光刻胶产业“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自立自强。 近年来, 盘锦市老科协积极构建老科协发展新格局,组织老科技工作者以老专家工作站的方式,为工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提供技术服务,动员老科技工作者参与以经济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开展信息咨询、战略规划、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优化管理等综合服务,在推进科技为民服务方面更好地发光发热。绕阳农业老专家工作站在盘锦绕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科普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老专家、技术顾问于永清带领农业技术人员创建了“稻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结构优化生态控害技术体系”,在稻田养蟹的基础上,攻克了秸秆还田配套生物降解及对河蟹养殖安全的一次性深施肥关键技术,公司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水稻种植区、高质高效示范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国优质高效五大行动基地之一。巨奇塑胶(辽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聚物抗紫外线防老化助剂的高科技型企业。老专家工作站助力公司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研发生产的功能型母粒、色母粒、PVC管材产品畅销各地。 目前,盘锦市以鑫叶老专家工作站、北方农业老专家工作站为领跑的一批省、市老专家工作站,集聚了众多不忘初心、学养深厚、乐于奉献的老科技工作者,他们以只争朝夕的情怀、老当益壮的姿态,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持续释放专长之力。
  • 辽宁省生态学会2023年度会议暨2024年应用生态学论坛在沈阳举办 为纪念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生态所)建所70周年,1月26日,辽宁省生态学会组织召开学会2023年度会议暨2024年应用生态学论坛。省科协党组成员刘卫东,沈阳生态所主要领导,学会主要领导、理事单位代表,省级科研单位专家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学会秘书长作“学会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重点”报告。学会有关负责同志及特邀专家对学会工作以及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在特邀学术报告阶段,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院士、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明财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曲波教授、沈阳生态所张丽莉研究员分别作题为《中国西南山地植物多样性为什么如此丰富》《三北地区气候与极端气候变化趋势、预估及可能影响》《辽河口湿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绿色稳定性肥料的研制与产业化应用》的学术报告。与会人员与专家们就报告内容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会议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构筑交流分享平台,为学会未来发展规划方向。学会将进一步提升各项职能,为广大会员做好服务工作,持续为辽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召开2024年第一期急危重症医学沙龙 为进一步加强辽宁省急危重症领域学术交流,1月23日下午,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重症救治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2024年第一期急危重症医学沙龙在沈阳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重症医学领域相关科技工作者60余人参会。 与会专家学者对急危重症医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一线临床经验进行分享。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林岩主任作题为《基于PK/PD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专题讲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耿锋副教授分享哮喘合并严重气胸、纵隔皮下气肿的病例。北部战区总医院吴海波教授分享脑出血术后、吸入性肺炎导致ARDS的病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栾正刚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崔岩教授、许昌海教授、李楠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贾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刘丹教授针对讲题中涉及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会议进一步加强了省内各大医院急诊、重症、呼吸危重症学科之间的信息互通,对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抗菌药物规范合理应用起到了指导作用,助力学科水平提升。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举办“SCI写作投稿 科研与基金申请”线上学术研讨沙龙 1月24日,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先进医工融合技术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主办的“SCI写作投稿 科研与基金申请”线上学术研讨沙龙活动在沈阳召开。这是专委会首次尝试以线上分享的方式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活动连线福建医科大学郑春福教授作题为《SCI写作投稿 科研与基金申请》的学术报告。郑教授针对SCI论文写作、科研项目计划书撰写、SCI英文润色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就参会人员的提问进行在线解答,并提供详细的指导方案。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曦霆和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延昭分别以《新一代智能计算课题组研究方向介绍》《纳米技术新思路保障重大突发传染病战略准备》为题,进行学术分享。 未来,专委会将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为医工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升级提供助力。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损伤修复与组织重建专委会召开医学影像医工结合研究会议 1月26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损伤修复与组织重建专委会医学影像医工结合研究会议在沈阳召开,200余名医学、影像学相关科技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会议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曹志强副主任、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杨金柱院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郭刚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牛少曦教授等专家作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分别就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进展、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及人工智能分析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分型、结合影像结果智能分析前列腺癌免穿刺初步经验、影像组学技术用于医学影像辅助分析的简介与交流、医工结合转化研究初步经验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会议为不同学科专家提供了交流平台,在医学影像医工结合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转化方面为参会者提供了新思路,推动医学与工程学的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影像组学大数据分析、有限元分析力学模拟结合3D打印等多种技术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