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学会服务站专家开展社区义诊活动 2月19日,为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水平,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盛京医院全科医学科学会服务站组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全科医学科、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等20余位医护人员,到沈阳市万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义诊。 专家为到场居民解答健康问题,指导合理用药,对社区老年患者进行了老年综合评估、心电图、超声、体脂肪测定、骨密度检查、血常规等检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培养正确的就医和用药理念。当天共有135名60岁以上老年居民参加义诊。 活动促进了社区居民家医签约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为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未来,学会将加强社区合作,积极开展健康讲堂公益活动,进一步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为构建紧密医联体、筑牢居民健康防线贡献力量。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穆白雪撰稿、摄影)
  • 中国农技协到辽阳市调研工作 2月16日,中国农技协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副会长苑鹏,到辽阳市就农技协发展现状与运行机制进行调研。辽阳市科协有关人员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辽阳市农技协会长王子胜汇报了市农技协的基本情况、特色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苑鹏表示,辽阳市农技协通过成立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普之冬、科技助农调研、科技下乡、农民科技培训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有效解决了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在强化素质提升、科普宣传、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建议要继续完善农技协发展制度环境,创新运行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优势,更好开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会后,苑鹏一行前往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和灯塔市古城街道前烟台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辽阳市科协供稿 李瑞春撰稿)
  • 专家下乡 为山村注入果业发展新理念 2月2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乡村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葫芦岛市科协联合市老科协到绥中县李家乡举办了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报告会。长城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近百名社员参加培训。 中国老科协科普报告团专家、葫芦岛市老科协全国农业推广研究员冯士海作《新时代发展高质量效益型苹果产业》专题培训,深入讲解如何降低人力、物资成本投入,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机械提升产业效能等内容。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植物保护专家闫文涛作《科学应用各种有效方式防治病虫害》植物保护专题报告,从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式,降低和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提高果品质量,保护环境安全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立春雨水二月间,天气变暖阳气转。病虫越冬哪里躲,枝干翘皮是场所。清理翘皮病虫害,春防准比夏治强。一年节省几次药,省工省钱少污染。”果园现场,老专家冯士海向果农示范了果树整形修剪新方法,讲解春天果树管理要点。“雨水节气过后,是果农备耕管理果树关键时期。市科协、市老科协组织专家给我们果业发展送来新思路、新知识、新技术,真是太及时、太给力了!”长城果业合作社会长周春平对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葫芦岛市科协供稿 金谦撰稿 李想摄影)
  • 建平县科协举办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 为充分发挥“科技110”服务站平台作用,2月24日,建平县科协结合全县第36届“科技之冬”活动,邀请省农科院副研究员、省园艺学会专家孙永生在榆树林子镇下窑沟村为种植户进行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技术培训及实地指导。来自榆树林子镇、深井镇、三家镇等50多位蔬菜种植户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后,专家和种植户一起来到大棚,观看蔬菜种植情况,实地解决问题,并手把手教授种植方法。专家从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解答了种植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本次培训让种植户们学习了新技能,掌握科学的生产种植技术,更增添了丰收的信心。下一步,县科协将继续关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等情况,积极调动种植户生产积极性,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水平。(建平县科协供稿 孙静撰稿)
  • 辽宁省老科协举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发表三周年座谈会暨建功立业新时代成果发布会” 2月17日,辽宁省老科协举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发表三周年座谈会暨建功立业新时代成果发布会”。会议由辽宁省老科协会长仲跻权主持。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伟,省科协及省社科联有关领导参加会议。来自各市老科协、省老教授协会、省属分会负责人和老科技工作者代表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宣布《关于表彰“赓续百年精气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先进典型的决定》,表彰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调研成果。获奖代表发言交流。孙伟勉励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积极融入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服务行动,继续发挥老专家优势特长,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努力奉献老专家智慧,助推辽宁加快创新发展,作出老科协独特贡献。仲跻权强调,各级老科协要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紧跟新时代步伐,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老科协智慧和力量。 各级老科协将高擎建功立业新时代的旗帜,紧跟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紧密联系辽宁老科协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主动跟进积极作为,深入开展主题服务行动,在助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辽宁省老科协撰稿 李兴达撰稿)
  • 辽宁省化工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召开 2月16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在沈阳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共75位理事参会。 学会理事长孙云从党建工作、学术交流、所获荣誉、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承接政府职能等十个方面对学会2022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部署2023年工作安排,表示要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学会党支部换届工作;强化科技智库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学会科普品牌,进一步提升《辽宁化工》杂志质量;强化学会秘书处建设。学会副理事长姜英作2022年学会财务报告,汇报了学会具体收支情况。监事会代表作十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报告。 (辽宁省化工学会供稿 吴小川撰稿)
  • 学会助力医工交叉解决临床难点 2月15日,由辽宁省科协主办,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辽宁嘉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学会服务站协办的科协下午茶暨工科系列技术说明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以“医工交叉解决临床难点,创新技术赋能未来医学”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医工合作新模态,通过医工交叉、学科互补为推动医疗领域发展和促进人类重大疾病攻克等方面提供科技保障。多位省内外的临床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工科专家以及创新公司、投资公司代表等40人参加会议。 沈阳工业大学白石教授介绍了他在先进磁医学检测、治疗和研发方面的成果,并与参会临床医生共同讨论该技术在临床科室的更多应用场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祁峰研究员从工科视角,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光波技术及其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浩研究员重点围绕智能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在更多临床科室应用场景的开发。东北大学冯朝路教授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医疗影像组学分析中的典型应用等,与参会专家共同探讨了医工融合科研合作与转化应用的更多可能性。 学会坚持以临床医生需求为导向,以理工科专家技术为支撑,搭建医工融合科研合作平台,推进医工深度交叉,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及解决临床难题造福患者的可能性。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姜雨濛撰稿)
  • 科技创新大赛点亮青少年“科技梦” 2月17日,由大连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主办的第38届大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在中山区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当天,共有10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和15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参加终评活动。 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得到全市百余所中小学积极响应,最终通过各区选拔和推荐,共收到四大类的737项申报作品。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155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20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547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15项。 学生参赛作品涵盖了生物、物理、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选手们从项目研究背景、研究成果、作品应用、项目创新点等方面向评委做了详细的解说和展示,专家评委围绕项目研究应用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运用情况等进行了提问,并对选手表现给予了中肯的评价,针对后期项目提升提出了专业建议。下一步,大连市科协将整合多方资源,多措并举开展科普助推“双减”工作,持续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打造成全市科技教育成果汇聚地、广大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科技教育工作者展示交流的平台,为大连“科技强市”和“人才强市”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大连市科协供稿 张颖撰稿)
  • 省老科协调研指导企业科技创新 2月13日,辽宁省老科协一行到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指导企业科技创新情况,对接老专家服务团资源。 调研组为企业解读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的《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希望企业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抓住机遇;利用好老专家资源,加速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公司董事长表示,企业将加速科技创新,攻克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高端数控机床中国品牌。 省老科协将持续关注企业科技发展,依托老专家工作站为企业柔性引进老专家人才,助力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辽宁省老科协供稿 于铁撰稿)
  • 助力医工专家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耳鼻喉手术软件研发”项目交流沙龙召开 2月11日,由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人工智能鼻内镜微创外科专委会承办的“耳鼻喉手术软件研发”项目交流沙龙在沈阳召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白伟良教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浩研究员、东北大学鲍楠教授以及来自美新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医工企代表20余人参会。 沙龙从医工企不同层面探讨耳鼻喉手术软件的研发,研究如何打造耳鼻喉头颈外科全数据平台与产品解决方案;针对医疗器械申报方面相关的注册咨询与审评要求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助力医工专家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学会将为医工专家搭建平台,将耳鼻喉手术软件合作项目打造成为医工融合成果转化的典范,真正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有效解决医疗痛点,为广大患者减轻病痛;深入了解工科专家的技术和临床医生的需求,高效匹配企业研发需求,实现医工企三方合作,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落地。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陈瑜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