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 让这人间美景越来越靓丽——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勇毅前行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让这人间美景越来越靓丽——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勇毅前行   新华社记者   “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强大依靠”,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1月22日至24日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情真意切的话语,给广大干部群众带来节日的温暖,激发拼搏进取的干劲。大家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努力,把幸福生活过得更好,让这人间美景越来越靓丽。   灾后重建暖人心   临近春节,辽宁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一片喜庆气氛,树枝上挂着红灯笼,家家户户贴上春联窗花。在灾后重建的新房里,村民王宝维一家子正为过年忙碌着。   “农历小年这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家。总书记非常亲切,进屋后看得细、问得也细,很关心我家的受灾情况和现在的生活,让全家人心里暖烘烘的。”王宝维难掩激动。   去年8月,受严重洪灾影响,王宝维家的旧泥瓦房被毁了。仅过了40天,村里的一排排新房就拔地而起,受灾的乡亲们赶在入冬前搬进了新家。“感谢总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新的一年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过得更好!”王宝维说。   千里之外,西藏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安置点,村民索朗卓玛在结实而暖和的板房内,看着电视、烤着炉火。“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强大依靠”,总书记充满力量的话语让她回想起感人的一幕幕——   1月7日,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村子开展抢险救援;棉被、方便面等救援物资一车车运进来……“有党和政府在,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重建美丽新家园。”索朗卓玛信心满满。   去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自然灾害。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带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湖南华容县,大片油菜长势正好。团洲垸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大宏感慨万千:“去年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大量农田受损。在总书记关怀下,各方积极组织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如今累计播种农作物占到受灾耕地面积的95.6%。接下来,我们要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后续问题。”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实地看望慰问受灾群众,让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司长陈胜干劲更足。   截至目前,2024年全国因灾倒损住房重建和修缮竣工率已分别达到64.3%和83.8%;52.72亿元中央冬春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一定谨记总书记嘱托,强化部门协同,全力以赴、用心用情做好受灾地区恢复重建各项工作。”陈胜说。   共同欢度中国年   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红灯高挂,人头攒动,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马上过年了,没想到在商场里能见着总书记,他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回想起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难忘一幕,沈阳市民刘金元激动不已。   沈阳副食集团总经理刘艳玲说,集团在大东副食品商场里搭建了一站式年货采购专区,要求所有供货商提供齐全的检测报告,确保食品安全。“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保障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过年团圆更要让大家吃得好、吃得健康。”   春运高峰,在北京地区客流最大的车站北京南站,候车大厅的检票口排满了归家心切的人们。   眼下,多地将迎今冬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降雪过程。国铁北京局客运部副主任郭柳明说,为最大限度减少降雪对出行的影响,北京各大火车站利用车站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发布正晚点信息,增派人员做好解答问询和重点旅客帮扶服务,并提前做好突发情况应急措施。“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扎实做好春运旅客出行服务,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也是人们休闲放松、尽享精神文化大餐的契机。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以文化人更好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要求,江西省横峰县文广旅局局长叶志勇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向更明确了。   横峰县有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今年春节,横峰县将举行红色灯谜等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市民、游客对春节假日文旅的新期待、新需求。叶志勇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横峰红色基因研究工程,利用新技术赋能升级打造更多数字展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横峰的红色印记。   为民服务落实处   正值寒假期间,沈阳市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社区居民们在写春联、福字,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学着编中国结。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这让我们感到做好社区工作更有意义。”长安社区党委书记曹雪介绍,社区积极引入第三方运营食堂、城市书屋、四点半学堂等,着力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我们还会利用社区便民商铺,精准帮扶和解决本小区下岗职工、生活困难户的就业问题。”曹雪说。   临近傍晚,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万家灯火,年味儿正浓。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居住着来自西海固的20多万居民。   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再次强调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红寺堡区委书记赵志锋很有信心地说:“今年,我们将聚焦群众收入这一短板,把城乡劳动力高质量转移就业等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让群众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红火!”   河北石家庄,在银都花园小区生活的居民们见证了小区的大变样。这个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居住环境整体提升,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丽新说:“老旧小区改造,背后连接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项工作牵挂在心,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将按照便民、利民、安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今年将完成138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书写振兴新答卷   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本溪,考察了鞍钢集团所属的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钢铁行业的发展,指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勉励我们‘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本钢集团董事长于峰说,我们要牢记嘱托,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设备改造、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总书记考察辽宁期间再次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在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上持续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东北全面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袁锋说。   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靠改革开放。   隆冬时节,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依然繁忙。乌拉特海关监控指挥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应用“智能卡口”系统远端验放车辆,在现场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每辆车的过卡时长仅为十几秒。   “甘其毛都口岸是中蒙两国间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2024年过货量创出开放以来最高值。”乌拉特海关副关长靳君文表示,将充分发挥甘其毛都口岸的区位优势,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进一步便企惠民,激发外贸活力,以更有力的举措助力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要进一步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海成说,农高区自2022年启动建设以来,瞄准农业科技创新的痛点和难点,围绕玉米产业做文章,建设制种基地、现代化的种业创新中心,聚合了多家种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协同攻关。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玉米全产业链发展,让作物育种与栽培、黑土地利用、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科创成果与产业衔接更紧密,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海成说。 来源:新华社
  • “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来自沈阳市长安社区居民的心声       新华社沈阳1月24日电 题:“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来自沈阳市长安社区居民的心声   新华社记者   1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考察了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了解当地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小区居民邵冰家,屋子里暖意融融。   “总书记进屋以后看了看我们做的菜,有白肉炖酸菜,还有蒸的粘火勺,这都是我们东北人爱吃的 。”邵冰说。   回忆起总书记入户的场景,长安社区党委书记曹雪倍感亲切:“总书记跟我们唠家常一样,看看老百姓家里的厨房、卧室,后来到客厅里面,跟这一家人聊天。”   邵冰的妈妈已是耄耋之年,左右手紧紧相握,激动地还原着当时场景。“总书记进来以后和我握手,一直这么握着,问我多大年龄了,我回答了总书记,总书记还问身体怎么样。”   “挨个问我们的收入情况,还问医保、医改,我妈说前段时间有点小毛病,住院没花多少钱。”邵冰补充道。   2023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后,长安小区增加道闸系统,优化绿地景观,还增建了休闲广场。   “我在这儿住了33年,小区没改造之前,外头路面不平、坑坑洼洼,给我们改造完了,外墙又给新做的保温,下水、暖气都给新换的,改造得特别彻底,我们住得特别舒心、放心、安心。”邵冰说。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时,社区居民们有的集中在服务中心大厅内写春联、福字,有的在学习毛线钩花,有的在志愿者带领下编制“中国结”。   总书记走近时,社区居民王立祥刚写完一副春联。上联“家睦邻善多喜乐”,下联“国强民富长安宁”,横批是“紫气东来”。   “和总书记进行交流,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温暖!”王立祥乐呵呵地说道:“我给总书记读了对联,‘家睦邻善’这四个字是我们长安小区的小区文化。我们小区是老旧小区改造,为老百姓做这些实事、好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边、记在心里边。”   小朋友刘明皓拿着一颗毛线花生回忆:“习爷爷过来问我花生是什么寓意,我就说好事发生、万事如意。习爷爷就冲我微笑,拍了拍我肩膀。”   “总书记站在我们的中间,给我们拜了一个早年,我们大家感到特别亲切。”社区居民回忆起来,脸上洋溢着融融暖意。   总书记临上车前,鼓声唢呐声中,居民们身着花袄、舞动红扇,扭起欢快的秧歌。   “我们表演的是秧歌《欢乐中国年》,因为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吃不愁穿不愁,我们就是乐,没事就扭秧歌。”社区居民张英说。   满头银发的社区居民房波诉说着幸福:“我们今天看见了总书记,从心里往外地高兴,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舞出了快乐,舞出了幸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高歌。” 来源:新华社
  •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蔡奇陪同考察       新华社沈阳1月24日电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拜年!祝愿海内外中华儿女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蛇年吉祥!祝愿伟大祖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繁荣昌盛!   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和省长李乐成陪同下,来到葫芦岛、沈阳、本溪等地,深入农村、市场、社区、企业考察,给基层干部群众送上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向大家致以诚挚慰问和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向大家致以诚挚慰问和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2日下午,习近平抵达葫芦岛市,乘车近一个小时来到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去年8月,这里遭受严重洪灾,入冬前41户村民搬进重建的新居。习近平在村口察看受灾区域,详细询问当时房屋被淹和村民转移情况,随后到村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视频、展板了解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叮嘱当地干部务必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确保温暖过冬。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时,走进村民朱西存家看望。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时,走进村民朱西存家看望。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正值农历小年,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窗花。习近平先后走进村民朱西存、王宝维家,察看房屋结构质量和年货准备情况,了解政府的重建房屋补助是否到位、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在同王宝维一家围坐一起时,王宝维告诉总书记,新房敞亮暖和,年货都办齐了,全村人发自内心感恩党、感恩总书记。习近平问他还有什么要求和希望,他说自己的希望是把生活过得更好。习近平高兴地回应他,你们的希望也就是我们的希望,党和政府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强大依靠。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时,走进村民王宝维家看望。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时,同村民王宝维一家围坐一起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离开村子时,村民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掌声、欢呼声让小山村沸腾起来。习近平对乡亲们说,去年以来,包括你们这里,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自然灾害。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我代表党中央,向所有受灾群众和奋战在灾后恢复重建一线的干部群众致以诚挚慰问和新春祝福!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时,同店主和顾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时,同店主和顾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时,同店主和顾客亲切交流,向大家致以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时,同店主和顾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年节商品琳琅满目。23日上午,习近平来到这里,察看多家店铺,频频同店主和顾客交流,详细了解节日期间市场供应情况。大家见到总书记都十分激动,连声欢呼“总书记好”!习近平对大家说,“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民生大事,现在物质丰裕,过年团圆更要让大家吃得好、吃得健康。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时,同店主和顾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时,同店主和顾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考察时,同店主和顾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随后,习近平来到经过集中改造的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走进四世同堂的郎素兰家中看望。得知小区改造后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各方面服务保障到位,习近平表示肯定。他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考察时,走进居民郎素兰家中看望。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时,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一些社区居民在写春联,孩子们编着中国结。习近平来到他们中间,不时赞赏他们的作品,勉励他们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还饶有兴致地欣赏了社区退休人员表演的笛子合奏曲。他深情地对大家说,过好春节意味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我们要一起努力,让这美景越来越靓丽。   小区文化广场上,居民们扭起欢快的秧歌。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给大家拜年。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时,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时,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上午,习近平在沈阳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时,向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本溪,考察了鞍钢集团所属的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他在企业集控中心察看集控智能系统运行,在车间了解冷轧工序、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并亲切看望劳动模范、青年技术骨干、一线职工代表。习近平指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像鞍钢这样的国有大企业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时,亲切看望劳动模范、青年技术骨干、一线职工代表。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车间。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车间。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集控中心。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集控中心。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车间。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1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在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车间。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24日上午,习近平听取辽宁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辽宁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习近平指出,辽宁工业体系比较完备,要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要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越是发展任务重,越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习近平强调,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靠改革开放。抓改革要进一步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在建设法治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多下功夫。现在,我们国家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各级干部要提高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本领。   习近平指出,辽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底子较好,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乡村公共资源配置和产业链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联系实际细化实化抓手,坚持久久为功。要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   习近平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级都肩负重要责任。要努力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以文化人更好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振兴发展的激情和斗志。   习近平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营造和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这些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推动各级干部真正求真务实、廉洁自律。   习近平最后强调,春节将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扎实做好关心困难群众、春运调度、保障市场供应、丰富文化生活等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   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来源:新华社
  • 习近平:钢铁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       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本溪市考察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在集控中心了解集控智能系统运行情况,在车间了解冷轧工序、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并亲切看望劳动模范、青年技术骨干、一线职工代表。习近平说,本钢是我们国家的老企业,通过鞍钢重组本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现在又焕发青春。钢铁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要继续努力,把短板补上,把结构调优,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多作贡献。(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摄影记者:李学仁、谢环驰、王晔、丁海涛、翟健岚) 来源:新华社微博
  • 习近平察看春节市场供应:希望你们的生活像糖果一样甜甜美美       23日上午,正在辽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了解节日期间市场供应情况。孩子们见到习爷爷十分高兴,热情地给习爷爷递上新买的糖果。习近平接下糖果,亲切地说,你们的糖我收下,吃了你们的糖心里很甜。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的生活像糖果一样甜甜美美。(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摄影记者:李学仁、谢环驰、王晔、丁海涛、翟健岚) 来源:新华社微博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本溪市考察了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察看该企业的集控中心和生产线,了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文字:张晓松 朱基钗   摄影:李学仁 谢环驰 王晔 丁海涛 翟健岚   编辑:赖向东 徐金泉 毕晓洋 虞东升 许睿 来源:新华社
  • 习近平在辽宁沈阳市考察调研       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考察了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和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了解当地节日期间市场供应、群众生活保障和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情况。   文字:张晓松 朱基钗   摄影:李学仁 谢环驰 王晔 丁海涛 翟健岚   编辑:赖向东 张善臣 毕晓洋 虞东升 张浩波 来源:新华社
  • 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走进入冬前搬入新居的村民家中,了解重建房屋质量、日常生活保障等情况。   文字:张晓松 朱基钗   摄影:李学仁 谢环驰 王晔 丁海涛 翟健岚   编辑:赖向东 张善臣 毕晓洋 虞东升 张浩波 来源:新华社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1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记者董雪)1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1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两国元首互致新年祝福。习近平指出,再过几天就是中国春节,很高兴在这一辞旧迎新的时刻同总统先生视频会晤,祝愿新的一年中俄关系红红火火。普京表示,很高兴在新年伊始同习近平主席视频交流,祝愿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1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习近平指出,2024年,我们3次会晤,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两国隆重庆祝建交75周年,以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为精神内核的中俄关系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中俄文化年精彩纷呈,务实合作稳中有进,双边贸易额保持增长势头,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协作,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更多正能量。 习近平强调,新的一年,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继续引领中俄关系登高望远,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共同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双方要继续深化战略协作,坚定相互支持,维护两国正当利益。巩固拓展双边关系,推动务实合作深入发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俄两国要以此为契机,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推动各国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国愿同俄方和其他成员国一道,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进入更高质量发展、更加担当有为的新阶段。中俄还要共同推动“大金砖合作”,谱写全球南方团结自强新篇章。 1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普京表示,俄中始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平等相待,双方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从不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很高兴看到两国经贸、能源合作保持良好势头,互访游客不断增加,双方在多边场合保持密切沟通协作。俄方坚定支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80年前,俄中两国用鲜血和生命抵抗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今年我们要共同隆重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维护二战成果。俄方愿同中方加强在多边事务中的合作,为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两国元首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同意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战略沟通。 王毅参加活动。 来源:新华社
  • 习近平同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会谈   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举行会谈。这是习近平同迪萨纳亚克握手。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冯歆然)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举行会谈。   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斯里兰卡传统友好。建交68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树立了不同国家友好相处、互利合作的典范。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当前,中斯关系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契机,双方要从战略高度把握中斯关系,共同打造中斯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把斯里兰卡置于周边外交重要方向,将一如既往支持斯里兰卡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斯方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斯方深化政治互信,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加强两国各部门对话沟通。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斯里兰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方将积极支持斯方聚焦经济建设,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现代农业、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打造新的亮点。要加强双方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心联通”。中方愿同斯方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内的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事关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全球南方联合自强,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迪萨纳亚克表示,很高兴新年伊始来华访问。斯方钦佩中国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中国一直是斯里兰卡可靠的朋友和伙伴。斯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感谢中方在斯方维护独立、主权和正当权益上给予的宝贵支持。斯方致力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斯投资兴业,愿同中方加强基础设施、能源、农业、金融、减贫、数字转型、旅游、海洋、人员培训等领域合作。中国是全球南方重要引领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斯方愿同中方继续在多边场合加强协调、相互支持,维护好共同利益。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和农产品输华、社会民生、新闻广电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迪萨纳亚克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迪萨纳亚克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迪萨纳亚克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迪萨纳亚克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迪萨纳亚克举行欢迎仪式。   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斯两国国歌。迪萨纳亚克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当晚,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迪萨纳亚克举行欢迎宴会。   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