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我国研发出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       据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新型静电电机,成功研制出仅重4.21克的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实现纯自然光供能下的持续飞行。相关成果7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太阳能驱动大型无人机飞行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如何借太阳能驱动微型无人机一直是业界难题。当前无人机通常采用传统的电磁电机作为发动机部件,于微型无人机而言,电磁电机在微型化后转速上升、发热增高,能量转化率急剧下降,同时由于机身无法承受大面积太阳能电板负重,导致其无法飞行。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漆明净介绍,团队创新性提出一种新型静电驱动方案,研制出转速低、发热少、效率高的微型静电电机,实现微型飞行器在纯自然光供能下的起飞和持续飞行。   “太阳能微型无人机可实现长航时飞行,未来进一步开发后,有望在应急救援、狭窄空间检测等场景中应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闫晓军说。 来源:北京日报
  •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超导体因巨大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寻找新型高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记者18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证实了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其超导体积分数达到86%,这意味着又一新型高温超导体被发现。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7月17日晚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   “高温超导研究的突破大多由实验特别是新超导体的发现驱动,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现有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的现象。”赵俊介绍,“镍氧化物单晶样品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需要在特定的高氧压的环境中,保持高温和尖锐的温度梯度,才能实现单晶样品的稳定生长。由于成相的氧压窗口很小,因此容易出现多种成分的镍氧化物层状共生的现象,且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大量顶点氧位置的缺陷,这可能是镍氧化物超导含量低的原因。”   该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生长了大批样品,最终成功合成了纯相三层镍氧化物单晶样品。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中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测量,精确测定了材料的晶格结构和氧原子坐标及含量,发现其中几乎没有顶点氧缺陷。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该类材料呈现出奇异金属和独特的层间耦合行为,为人们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记者王春) 来源:科技日报
  • 旧家电换出新动能       截至2023年底,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有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多地出台细化举措,汽车、家电、家居等企业纷纷响应。同时,随着“互联网+二手”等新模式发展,消费者以旧换新的链条更短、成本更低、体验更优。   一方面,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上正在由“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可以带动产生更多有效需求。通过淘汰落后产品和产能,有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及先进产能比重,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加快转变,使得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同时,促进供给侧加快创新,企业可以基于更多用户的需求开展技术开发,推出更多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新产品。   另一方面,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蕴含着巨大绿色生态效能。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废旧家电的回收量将比2023年增长30%。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   推动以旧换新,关键要畅通全链条、打好组合拳。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支撑,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以旧换新一定能既惠企、又利民,激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张伟昊) 来源:人民日报
  • 东南亚吸引人工智能投资热度持续升温       为顺应人工智能(AI)热潮、芯片需求旺盛的趋势,东南亚多国开展对外商的引资设厂的促进措施,为区域科技产业发展和就业提供动力。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17日报道,新加坡裕廊集团正准备在芯片制造园区增加11%的土地,以吸引更多半导体大型企业。此前,已有不少大型半导体企业在新加坡设厂,包括美国芯片大厂美光科技以及德国晶圆制造商世创。   半导体产业需要稳定的电力与大量用水。裕廊集团表示,部分增加的土地位于新加坡东部地区,将于年底准备就绪,欲在当地设厂的公司将拥有特别制定的道路、新的供水管道等。   全球第3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自2010年来一直在新加坡开展业务。该厂去年新增2.3万平方米的空间,旨在提高芯片产能。   格罗方德方面表示,裕廊集团在格罗方德耗资40亿美元打造的新厂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角色作用。他指出,新加坡能提供供应材料和基础设施的网络。   今年以来,东南亚多国还吸引了科技公司投资布局,加大AI领域的合作。   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纳德拉今年宣布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加大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和投资合作。据悉,微软未来四年将向马来西亚投资22亿美元,建设云计算和AI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并为20万人提供AI技能培训。同时,微软将在泰国投资建立新的地区数据中心,并支持该国数字优先、AI驱动的未来策略。微软未来还将向印度尼西亚投资17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统计,微软已经与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国家进行了相关投资合作。   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今年也加大了进军东南亚的力度。印尼媒体报道称,英伟达计划与印尼主要电信公司印尼卫星公司合作,斥资约2亿美元在中爪哇建立人工智能中心。   印尼通信和资讯科技部方面发声明称,这个人工智能中心将建在中爪哇梭罗市,因为当地拥有充足的基础设施以及具有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潜力。(记者 闫磊) 来源:经济参考报
  • Meta暂停在巴西使用生成式AI工具以回应监管要求       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a当地时间7月17日表示,由于巴西政府对其有关个人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隐私政策的反对,该公司决定暂停在巴西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相关数据显示,巴西是Meta旗下多款应用软件的重要市场。其在巴西拥有1.02亿脸书用户、超过1.13亿Instagram用户,同时还拥有WhatsApp的第二大用户群。   Meta近期在巴西推行使用用户内容训练AI产品的计划引发关注。据路透社报道,今年6月,Meta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一场活动中为企业推出首个在聊天应用上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广告定位计划。而就在本月初,巴西国家数据保护机构(ANPD)决定暂停该公司关于在巴西使用个人数据训练生成人工智能系统的新隐私政策的有效性。   ANPD裁定,Meta需要调整其隐私政策,排除与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处理个人数据相关的部分。ANPD表示,其采取行动的原因是“存在严重且无法挽回损害的迫在眉睫的风险,或者难以修复受影响的(账户)持有人的基本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Meta近期变更的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隐私政策也成为英国和欧盟审查的焦点。根据其隐私政策的变化,Meta用户的信息将用于“开发和改进”其AI产品。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欧洲,该政策变化将涉及18岁以上用户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公开分享的帖子、图片、图片说明、评论和故事,但不包括私人消息。   但Meta表示,已收到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代表其他欧洲利益相关者提出的推迟大型语言模型(LLM)训练的请求,因此该进程被搁置。   巴西数据隐私领域学者佩德罗·马丁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Meta针对巴西和欧洲用户的数据保护措施存在差异。他说,Meta计划使用巴西儿童和青少年的帖子来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而在欧洲,18岁以下的用户内容不会被使用。   此外,马丁斯还表示,在欧洲,用户阻止Meta使用个人信息的步骤比在巴西更简单,在巴西,用户需多达八个步骤才可以阻止该公司使用他们的内容。   Met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已决定暂停使用这些工具,同时正在与ANPD进行谈判,以解决当局对生成人工智能的疑虑。(记者 庞昕熠)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自动驾驶“上路”提速 基建布局紧锣密鼓       北京发布自动驾驶条例征求意见稿、深圳即将开通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上海发放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近期多地加速推进自动驾驶走向商业化落地,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布局建设。业内人士指出,车路云一体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提升自动驾驶信息收集能力,在相关技术和政策利好下,自动驾驶有望进一步加速商业化落地,实现产业升级。   在北京亦庄地区,不少头顶雷达相机的无人驾驶车辆来来往往。打开相关App,选好起点终点,不一会儿一辆无人网约车就平稳驶来,载上乘客前往目的地。这样的场景在亦庄已成为日常,也正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上演。   深圳巴士集团已取得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资质,且已获批开行并运营4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计划于2024年内在前海推广20台自动驾驶公交车。上海也在近期发放了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俗称“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获证企业可以在浦东部分路段实现全无人载人的车辆应用,市民可以通过相应软件预约乘坐,体验未来交通的便利。   在不断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同时,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各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同样在进一步提速。   作为此前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重庆正在积极加速车路云一体化的推进。重庆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区运营单位西部车网总经理游绍文告诉记者,计划在重庆中心城区加永川区超5000平方公里范围全域试点,服务车辆数超110万辆,覆盖人口超1100万。在不断扩大试点范围的基础上,重庆希望实现系统架构与标准统一,从而形成完整服务能力,深入探索分板块商业模式。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作为全国首个以县域为主体创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同样在应用试点范围内,其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方面也在加快脚步。截至7月初,德清已完成开放全域949.3公里测试道路及双向400公里路侧基础设施、520公里高精地图采集、智能网联云控平台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杰表示,德清力争到2026年,探索形成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的城市级规模化应用实践。   在日前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列举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0个城市启动了车路云一体化试点,9家企业开展自动驾驶生产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销售占比超过50%。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主要由政府出资,成本较高,需要在试点过程中,探索更加合理的应用服务商业化模式,使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完成自我循环,实现大规模建设的“滚雪球”效应。   “下一步,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将持续优化行业管理,深化试点示范,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辛国斌说。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大范围的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其应用落地的商业模式成立,用户更有积极性参与,有望突破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的商业化难题,进一步赋能自动驾驶。”游绍文说。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随着国家及地方陆续出台相关利好政策,我国自动驾驶的商业环境将持续优化。随着我国相关行业管理、标准体系的逐渐优化与完善,高阶自动驾驶时代有望加速到来。国信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国内自动驾驶市场空间有望超500亿元,未来或接近3000亿元。(记者 袁小康 魏一骏) 来源:经济参考报
  • 需求激增 算力基础设施加快落地       近期,一批数字基建项目加快建设落地,其中智算中心成为布局重点,北京、四川、宁夏、河南等多地智算中心开工或投入使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算力规模占比提升至逾30%。   记者获悉,下一步,多地多部门将持续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大高性能智能算力供给,完善算力服务,进一步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发展需求,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7月初,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正式在四川成都投运。据介绍,该中心将以算力支撑成都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赋能工业制造、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科研模拟实验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创新。   这不是个例。近一个月来,银川绿色智算中心项目集中开工;北京移动在京建成首个大规模训推一体智算中心,支撑高复杂度、高计算需求的百亿、千亿级大模型训练推理;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6亿元……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正加快建设落地。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新建5G基站46万个;规划具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智算中心达10余个,智能算力占算力总规模比重超过30%。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爆发式发展带动了智能算力需求激增。”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计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算力结构中增速最快的类型,其中大模型是智能算力的最大需求方,需求占比近六成。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度复合增长率达33.9%。   随着智能算力需求增长,多方正积极部署进一步提升智能算力供给能力。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加强智算引领,优化算力结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计算架构和软件生态建设,加速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鼓励各方主体探索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   此外,多地也纷纷出台专项规划,明确未来几年建设目标,并在技术、应用、资金等方面完善支持举措。例如,江苏发布省级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省在用总算力超过5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占比超过45%;甘肃提出对算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在用地、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算力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有望带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有关研究表明,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部署,多方在夯实算力发展基础的同时,也在算力互联上展开探索。   7月11日,国内首个算力互联公共平台发布,平台将对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进行标识注册和测试,通过平台可以查询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和相关算力调度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真实、可信的算力支持,加速推动算力互联互通。   国家数据局、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加快部署,包括构建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建设高速算力网络,深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和支撑作用;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算力服务企业,打造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下一步,需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算力互联互通指导意见和实施指南,推进试点示范,统筹建设多层级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加快标准建设,形成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引导行业规范建设,以标准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   单志广表示,应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业务需求,以集约、标准、高效、绿色的方式,重点在算力枢纽及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较好地区开展智算中心建设,通过科学布局、云化共享、算网融合、高效调度的方式,实现智能算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同时,形成投、建、运、管、用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持续提高智算资源的利用率,带动智能算力成本不断下降,切实发挥智算“普惠”“普智”的作用。(记者 郭倩 实习生 朱育莹)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科技带动京津冀区域“共谋增量”——来自2024北京科博会的观察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阳娜)一支灵活的机械臂将样本瓶送到精密电子秤上,称出液体重量,这款液体自动精准称重机器人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上大受欢迎。   这款机器人不只是能完成称重工作这么简单,它仅展示了“黑灯实验室”的部分功能。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京军介绍,在“黑灯实验室”里,通过人机交互将样本信息与条码绑定,机器人能自动响应、扫码判断要做哪些检测项目,并完成自动拧开样本瓶盖、提取样本进行检测、将样本瓶放到回收区等系列操作。整个机器人系统可以部分甚至完全代替人工完成实验操作。   “实验室依靠这个机器人系统,每天可检测近800瓶样品,约等于49个人每日的工作量,实验人员可随时检测现场数据。”张京军说,目前公司已有多个项目落地,正同步进行AI实验室研发,让这些动手能力强的机器人拥有更聪明的“大脑”。   在北京进行设计研发,在河北保定建立工厂进行生产、加工、组装、测试,这家企业是京津冀产业链协同的缩影。张京军表示,企业在京津冀区域进行产业链布局,充分利用了各地产业优势,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未来将持续深耕。   记者在北京科博会上看到,生物医药、氢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技术随处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中的“含科技量”越来越高。   金锐同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AR眼镜并非游戏单品,而是智能巡检的助手。该公司创新部解决方案专家李兆国介绍,公司与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已部署了几台AR眼镜进行运维工作。“从下发巡检任务计划到工单处理、故障上报、数据统计分析,AR眼镜形成了全链路的闭环。工作人员佩戴AR眼镜进行巡检,过程中一旦遇到现场人员无法处理的问题,行业专家可直接通过AR眼镜远程指导。”   在京津冀三地,这样的科技创新合作还有很多,华翊量子展示了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如何进行离子囚禁、离子量子比特的制备与测量以及离子量子计算的实现;中氢新能展出的氢能自行车在河北多地投放;莱凯医疗器械展出的最新一代掺铥光纤激光治疗机核心部件激光发生器……   “开通一条路”“共造一辆车”“智算一张网”,记者在现场看到,京津冀在加快打造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算力互联互通等领域成果凸显。   近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产业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北京科博会上新产品、新技术的集中展示,印证了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由北京牵头的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由河北保定牵头的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已获批成为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均占全国20%以上。”北京市经信局科技标准处副处长张刚表示,三地的产业发展已从疏解承接转到共谋增量的新阶段,形成了特色产业聚集态势。 来源:新华社
  • 上海海洋大学发现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       新华社上海7月16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近期发现三个中国特有的鱼类新物种:绿斑爬岩鳅、珠鳍爬岩鳅、汉霖细齿黝。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和《动物学分类》。   据上海海洋大学唐文乔教授介绍,绿斑爬岩鳅是生活在广西中部至云南西部山溪中一种长相奇特的鱼类,身体呈深绿色,有斑马一样的黑色条纹,可像圆盘一样吸附在石头上,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绿斑马”。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团队采集到标本,对其进行拍摄、形态学测量并提取DNA,进行测序后发现,“绿斑马”与已知最接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达到5.20%,远超同类群多数已知物种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是一个新物种,团队将这个物种命名为“绿斑爬岩鳅”。   在开展“绿斑爬岩鳅”分布范围和种群生存状况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在云南和广西交界的地区,还发现了一群形态类似“秉氏爬岩鳅”的鱼类,它们的胸鳍上有一串串“珍珠”般颗粒,而别的地区种群并没有这一特征。通过对样本进行DNA测序,研究团队惊喜地发现,这一物种与“秉氏爬岩鳅”的最小遗传距离达到11.15%,遗传分化程度非常高,接近属的分化水平,可以确认为又是一个新物种,团队将其命名为“珠鳍爬岩鳅”。   另外,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虹教授团队近日还在动物学国际知名期刊《动物学分类》报道了沙塘鳢科一个中国特有的新物种“汉霖细齿黝”。这是继“钝吻细齿黝”之后,该团队发现的细齿黝属第二个新物种,分布在广西,为纪念我国著名鱼类学家、上海海洋大学伍汉霖教授而命名。 来源:新华网
  • 新发现的月球洞穴或可为宇航员提供天然庇护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一个国际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说,他们在月球静海区域发现了一处熔岩管洞穴,这处洞穴以及其他类似的洞穴或可为宇航员提供天然庇护。   由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分析了美国航天局探测器获取的月球观测数据,他们发现在月球静海区域表面下存在一处熔岩管洞穴,所处位置距离“阿波罗11号”飞船的落月点约400公里。   雷达数据仅显示了洞穴的一部分。研究人员通过数据分析为这一熔岩管洞穴的一部分建立了模型。据估计,整个洞穴至少宽40米,长几十米,并且有入口。   熔岩管洞穴是一种特殊的洞穴类型,是熔岩在流动并固结过程中形成的中空管道。科学家此前推测月球上存在不少这类洞穴。   这项发现不仅是月球科研的新进展,也为人类探月带来新的可能性。月球表面环境非常严酷——部分地区表面温度可高达127摄氏度,另一些地区则低至零下173摄氏度,还有极强的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等。如果要长期深入探索月球,非常需要为宇航员建立安全的庇护所。   据研究人员介绍,未来这类洞穴有潜力发挥天然庇护所的作用,可能只需进行洞穴墙体加固或者搭建一些设施,就能帮助宇航员抵御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等并持续开展探索活动,这比在月球上修建全新的庇护基地显然简单很多。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