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各大厂商加速布局 用户体验反馈不一协同办公大模型掀起“落地战”       召开发布会,升级新功能……一个月内,腾讯、钉钉、金山、三六零等厂商纷纷将目光投向大模型协同办公赛道。   但记者走访观察发现,虽然协同办公领域迎来热闹的大模型落地战,但作为用户端的中小企业则选择犹疑观望,甚至坦言部分AI应用功能并非刚需。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加速,但企业对于大模型协同办公的真实需求及可行性尚存疑问,同时内容隐私和安全合规问题仍存挑战。   二轮竞速 从“玩具”到“工具”   4月22日,腾讯宣布旗下协作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全面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产品之外,腾讯乐享、腾讯电子签、腾讯问卷、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也已实现智能化升级。   SaaS是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应用领域之一是协同办公产品,即通过搭建平台让团队不同成员能够共同协作、交流和完成任务。   接入大模型后协同办公有何新特点?腾讯文档产品总监熊飞介绍,用户可通过“一句话”指令完成文本内容秒级处理、PPT快速生成美化、收集结果自动分析等多项功能。   4月以来,互联网厂商轮番亮出新动作:4月9日,金山发布办公平台WPS 365,称用户使用一个工具就能调用各类主流大模型;4月18日,三六零旗下AI工具全家桶“360AI办公”上线,包含100余个AI应用;同日,钉钉上线AI助理市场并推出超过200个AI助理,覆盖行业应用、效率工具、财税法务等多个办公场景。   早在一年以前,协同办公赛道就已有过一轮竞速,微软、金山办公、钉钉、飞书等纷纷宣布接入AI。京瞻咨询研究院院长周升平称,去年各家主要是“卡位”展示,今年则重在落地,使AI满足实际业务需求,“让‘玩具’真正变成提升效率的‘工具’。”   实际效果 有人盛赞有人疑   厂商吆喝得热闹,用户实际体验感受如何?“AI做PPT特别是框架和排版,是真的快!”从事广告营销的白领董女士表示,大模型自动生成的大纲角度能开拓视角,效果类似一场头脑风暴。“但目前AI生成的具体内容仍相当泛泛,必须自己补充和调整。”   也有用户直言大模型接入协同办公有“添乱”之嫌。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胡先生表示,大多AI工具达不到交付需求,还得人工逐一修改,文档格式还会被协同办公平台批量更改,对外沟通时还需手动改回Word、PPT、Excel等通用格式。   记者以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业务负责人为对象发起了一次调查,发现使用过协同办公平台的参与者超过九成,但有超过65%的人表示从未使用过AI功能。用过AI功能的参与者中,有超过73%的人认为“没什么用”。   “对办公来说,好用、稳定、安全才是明智之举,任何公司都不敢拿生意贸然去做试验和开玩笑。”一位传统日化企业副总裁说。   中经传媒智库专家张书乐表示,目前大模型功能泛化,对垂直细分行业的适配度更低,功能多局限于提供学习资料和漏洞探查。“目前,企业的实际需求还停留在远景布局上。”   商业前景 付费意愿尚不明朗   落地应用的最终指向是商业化,这也是今年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记者注意到,各厂商均推出了商业化方案,比如按年收费、按储存空间收费、按使用“人头数”收费或者按大模型调用额度次数收费等。   尽管行业对此预期乐观,但就目前来看,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付费意愿并不明朗。“AI如果只是包装成一个概念,用户感知不到它的价值,就肯定不会埋单。”熊飞坦言,AI协同办公商业化仍需建立在能真的帮用户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有客户拥有超过100个系统和应用,而员工真正能高频使用的,往往5%都不到。”飞书CEO谢欣曾在发布会上透露。这也反映出目前商业化一大困境——厂商想要在行业语境里传达的信息,与企业业务线上能实际落地的场景往往有所割裂,大模型和AI也是如此。   安全合规问题也是一大挑战。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接入大模型过程中,如何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协同办公软件需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户数据得到合法、合规处理。”(记者 袁璐) 来源:北京日报
  • 点燃专利产业化的加速器       我国专利存量较大,具有很强的转化潜力。推动更多硬招实招落地见效,促进更多专利成果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紧密衔接   传统工业聚氯乙烯生产中,各类汞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南开大学教授李伟带领团队研发出高效稳定的金基无汞催化剂,4件组合专利,以1.05亿元作价入股内蒙古海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稳定量产,为行业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专利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侧。广大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抓住专利这个“牛鼻子”,以高价值专利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有可为。近期,《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为摸清专利存量“家底”、推动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转化,点燃了加速器。   我国专利存量较大,具有很强的转化潜力。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产业需求结合尚不够紧密,专利转化运用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资源要素缺乏、专利产业化能力较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壮大。   为有效破解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难、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问题,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专利转化运用。有的高校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升专利质量;有的科研机构通过产权激励、评价导向和创新成果管理等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的地方通过大数据匹配供需、实施“一对多”的专利开放许可、鼓励“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推动专利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生产力。   比如,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中心)收集专利成果披露4800余件,转化知识产权479件,以作价投资形式与合作方新设或入股30家科技型公司。近五年来,我国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6000多项增长到2.1万余项,转化金额从33.9亿元增长到110.1亿元。截至2023年底,我国22个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省份共计5.9万余件专利参与试点,匹配推送至11万多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超1.7万项。   也要看到,与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的效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源头创新的重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因此,需要汇聚众智众力,推动专利产业化。比如在提升专利质量方面,可由企业对存量专利的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估,并反馈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愿,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在专利对接推广、落地转化过程中,更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投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政府部门应发挥好服务支撑作用,促进数据汇集共享,降低中小企业获取专利信息的门槛和成本。   当前,各方共同努力,正着力打通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推动更多硬招实招落地见效,促进更多专利成果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紧密衔接,就能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谷业凯) 来源:人民日报
  • 科技小院遍陇原 创新成果进田间       田间试验、高产示范、指导培训……这几天,甘肃临洮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师生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他们正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科普宣传。   甘肃临洮马铃薯科技小院是由甘肃农业大学针对临洮马铃薯特色产业牵头组建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像这样的科技小院,甘肃农业大学已获批建立了21个,分布在甘肃省内10个市、州。这些科技小院的服务范围涵盖甘肃省主要栽培农作物和特色畜禽类。它们的建立为打造乡村振兴“青年样本”,助推农民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   创新培养模式,孕育“三农”人才   消毒、扎针、注射……在甘肃夏河牦牛科技小院,一名研究生正在参与牦牛疾病诊治。他告诉记者:“通过参与项目和基地建设,我提高了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三农’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在甘肃夏河牦牛科技小院,每年约有30多名研究生在此从事牦牛高效健康养殖与疾病诊治、圈舍周边生态环境治理等实践活动。   夏河牦牛科技小院负责人余四九介绍,学生经常走进牧区,了解牧民在牦牛养殖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牧民为牦牛建立健康档案、完成人工授精和妊娠诊断等工作,践行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科技培训和服务。   “我们还形成了老师带学生、老生带新生的模式。”余四九介绍,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环境,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认同感、参与感。   不只是夏河县,甘肃各地的科技小院都坚持深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甘肃临洮马铃薯科技小院运行以来,先后有10余名研究生参与研究工作。甘肃永昌奶绵羊科技小院建成后,邀请国外畜牧专家前来作学术报告和技术指导,培训师生共计270人次。   加强科技赋能,助推成果转化   科技小院解决了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科技创新与生产需求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需求脱节问题,找到了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   甘肃省永昌县是传统养羊大县,有天然草场400多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近300万亩,为奶绵羊养殖创造了条件。科技小院科研团队发现,虽然该县畜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但也存在养殖设施落后、牧民营养健康意识差、品牌增值渠道有限等问题。   2022年,甘肃永昌奶绵羊科技小院获批建设。小院围绕永昌奶绵羊这一特色产业,培养“产教融合”专业人才,为奶绵羊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甘肃永昌奶绵羊科技小院通过科学研究,选育出泌乳能力强的核心群种羊360只,优化奶绵羊人工授精技术等,使牧场全年有计划地均衡繁殖奶绵羊。科技小院推广的东湖杂交羊,和传统肉羊相比缩短了30天育肥周期,降低了150—200元成本。   “生产一线是孕育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丰厚土壤,我们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甘肃永昌奶绵羊科技小院负责人王继卿说,小院与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项目,大大提升了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已实现年产值1160万元,每户农户年增收12153元。   无独有偶。甘肃天祝细毛羊科技小院推广的细毛羊受到了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广大养殖户的青睐,这种羊具有耐寒、生长快、产肉量高等特点。   “借助科研项目的实施,地方绵羊的生长速度提高了29%,产肉量增加了30%,每只杂交品种肉羊比普通细毛羊多产3公斤羊肉。”甘肃天祝细毛羊科技小院负责人李少斌介绍,“近3年,小院出栏21万只杂交品种肉羊,累计增加5000余万元产值,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科技小院的师生在农村常驻,了解农民的所急所盼、所需所求,解决农民专业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的问题,着力打通技术服务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此外,科技小院的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建设科技小院也有利于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司怀军表示:“我校科技小院带领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农户家门口,这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真正目的。我们将继续推进科技小院建设,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颉满斌 实习生 陈逸凡) 来源:科技日报
  • 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重庆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社区居民只需登录手机客户端,相关政策、社区空气质量、空余车位便可以实时查询……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通过“云上民主村数字化平台”,以数字化实现了社区“智”治,不仅让居民生活更智慧,社区服务也更便捷。   数字化变革,推动重庆迈向现代化。目前,重庆已建成全国首个“一体建设、三级贯通”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基层治理体系整体重构。同时,重庆正在探索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新模式,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字重庆建设 以智能提效能   在重庆,老百姓办理各种证照不用来回跑,在手机上登录“渝快办”就可以快速办理。   该App集成了从中小学入学、公租房申请到企业开办等80个应用以及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286项高频服务。这背后,正是重庆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撬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   “作为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基石,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是全国唯一的以省域一体建设、全市共同使用的超大城市治理的数字孪生底座。”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数建办副主任代小红介绍,作为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形成了数字资源“一本账”。它的建成有效减少了低水平建设和重复投入,对超大城市智能精准的服务发展能力初步形成。   “重庆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科学精准,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数字政务专题组副组长邓远峰说,如“经济运行监测”应用动态归集监测了全市3000多个主要经济数据,形成“季分析”“月画像”实战能力。这些典型应用,推动经济运行分析,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从宏观向微观、定性向定量转变。“国资智管”应用,则对国企改革任务进行了量化,形成实时掌握、汇总分析、交办督办工作闭环。   截至目前,重庆已经实现了22个应用三级贯通,“以算力换人力、智能增效能”,切实提高了治理效能和高质量发展能力。   打造“产业大脑” 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赛力斯智慧工厂,10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激光焊接高速运转,每3分钟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   效率的大幅提升得益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在数字重庆建设带动下,重庆市对汽车、装备、医药、材料等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新认定市级智能工厂17个、数字化车间224个,累计建成144个智能工厂和958个数字化车间。   重庆并未止步于此。今年初,重庆发布两份指南,明确将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力争到2027年,全市建设20个以上行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忽米网打造的汽摩产业大脑1.0版本为例,目前大脑已链接了330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通过应用汽摩行业的产业大脑,形成有力带动,实现政府端、企业端、行业端的互通,使整个产业链效率提升17%,供应链能耗降低14%,配套企业生产率提高20%。   “建设产业大脑,就是要充分释放工业大数据的价值潜力,让数据在政府、行业以及企业间有效地聚合、流通、使用。”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说“产业大脑”是具备知识积累和深度学习能力的产业知识库、具备能力组件能力和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中心,那么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未来工厂”则是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的高效率工厂。   据了解,重庆将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三级梯次培育未来工厂。在产业大脑的赋能下更多未来工厂建设落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重庆的智能制造水平。   服务有“数”创造高品质生活,管理有“数”实现高效能治理,产业提“数”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个更智慧、更高效、更美好的数字重庆,正迎面而来。(记者 雍 黎) 来源:科技日报
  • 点燃专利产业化的加速器       传统工业聚氯乙烯生产中,各类汞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南开大学教授李伟带领团队研发出高效稳定的金基无汞催化剂,4件组合专利,以1.05亿元作价入股内蒙古海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稳定量产,为行业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专利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侧。广大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抓住专利这个“牛鼻子”,以高价值专利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大有可为。近期,《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为摸清专利存量“家底”、推动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转化,点燃了加速器。   我国专利存量较大,具有很强的转化潜力。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产业需求结合尚不够紧密,专利转化运用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资源要素缺乏、专利产业化能力较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壮大。   为有效破解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难、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问题,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专利转化运用。有的高校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升专利质量;有的科研机构通过产权激励、评价导向和创新成果管理等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的地方通过大数据匹配供需、实施“一对多”的专利开放许可、鼓励“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推动专利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生产力。   比如,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中心)收集专利成果披露4800余件,转化知识产权479件,以作价投资形式与合作方新设或入股30家科技型公司。近五年来,我国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6000多项增长到2.1万余项,转化金额从33.9亿元增长到110.1亿元。截至2023年底,我国22个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省份共计5.9万余件专利参与试点,匹配推送至11万多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超1.7万项。   也要看到,与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的效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源头创新的重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因此,需要汇聚众智众力,推动专利产业化。比如在提升专利质量方面,可由企业对存量专利的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估,并反馈技术改进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意愿,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在专利对接推广、落地转化过程中,更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投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政府部门应发挥好服务支撑作用,促进数据汇集共享,降低中小企业获取专利信息的门槛和成本。   当前,各方共同努力,正着力打通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推动更多硬招实招落地见效,促进更多专利成果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紧密衔接,就能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谷业凯) 来源:人民日报
  • 推动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       近日召开的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发布信息显示,经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预计超32ZB(1ZB约等于10万亿亿字节)。我国作为全球数据大国,让流动的数据创造更多价值是未来发展方向。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等系列目标。   推动数据的低成本多场景复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目前存在数据应用潜力释放不够、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等问题。‘数据要素×’行动就是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实现经济规模和效率倍增。”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介绍,三年行动有以下主要特征:   从连接到协同,从基于数据生成和传递的互联互通,转变为基于数据有效使用的全局优化,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找到企业、行业、产业在要素资源约束下的“最优解”。比如,打通制造业产业链数据,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零部件厂与主机厂的高效协同研发制造,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供应链成本,创造更高质量、更好性能的产品。   从使用到复用,从千行百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转变为基于行业间数据复用的价值创造,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比如,在新能源发电领域,未来发电量是决定项目投资回报的关键因素,但受天气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的随机波动,投资风险较高。融通气象、发电量历史数据,新能源企业与保险机构能够建立发电量波动模型,提前锁定收益,开发以未来发电量为标的的保险产品。   从叠加到融合,从数据汇聚支撑的效率提升,转变为多来源多类型数据融合驱动的创新涌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不同类型、不同维度的数据融合,将推动不同领域的知识融通,促进生产工具创新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任何一个单一数据来源,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智能,必须通过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才能做到全自动驾驶。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认为:“数据要素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低成本多场景复用,一组数据可以被不同主体以不同方式重复利用,并且能够通过解构重组、汇聚融合等方式,被多层次多元化挖掘出更多价值,实现知识扩散、市场拓展和价值倍增,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先期选取12个行业和领域,明确典型应用场景   从哪些行业切入能够有效发挥数据价值?   沈竹林表示,按照“有基础、有场景、有需求”的原则,国家数据局结合目前发展情况,先期选取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在这些行业和领域,数据资源丰富、应用需求广泛、交互链条多层次,具有较好的应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江小涓说。   例如农业领域,数据协同需求较大,而经营主体较为分散,农业生产各环节数据流通不畅,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对此,将强化协同,推动环境、养分、生长、销售、存储、加工等全链条数据融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例如金融领域,对其他行业数据需求大,通过引入科技、环保、养老、医疗、社保等领域数据,金融机构可以完善信贷模型,辅助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授信决策,在降低金融机构坏账率的同时,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科技领域数据聚合价值高,拟促进多元数据融合,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以化学化工工艺设计为例,不同化合物或工艺方法的实验需耗费大量时间,效率较低。通过结构、物性等基础实验数据的汇聚融合,结合工艺数据科学分析可实现科研最优方案的高效筛选。   气象领域数据通用性强,拟推动数据开放,提高数据供给质量。气象数据可以赋能农业、交通、能源、旅游等多领域发展,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粮食产量预测、恶劣天气条件交通应急处置、船舶远洋导航、煤电油气运调节、森林防灭火等众多场景中发挥作用。   “后续,我们会结合工作推进情况,适时研究推出新的应用场景。”沈竹林表示,下一步,将联合有关部门、地区研究组织“数据要素×”试点示范工程;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数据开发利用难点问题,以真实数据和场景需求为牵引,以竞技方式调动产学研用各主体共同开发数据产品等。(记者 王云杉) 来源:人民日报
  • 研究发现高效提取宇宙学信息新途径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经过多年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国内外单位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整套从星系两点关联函数中提取多点关联函数的新方法。该方法为高效提取宇宙学信息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子刊《通讯·物理》杂志。   当前,大规模星系红移巡天是探索宇宙的利器。通过测量大量遥远天体的光谱信息,天文学家可以利用红移巡天,获取宇宙不同演化时期的密度场。星系密度场中包含重要的星系成团程度信息,具体体现在星系的两点及多点关联函数中。   星系的两点关联函数与多点关联函数高度互补,对研究暗能量、暗物质及引力性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点关联函数十分复杂,我们很难对其进行测量和建模,因此多点关联函数在宇宙学的应用中存在瓶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说。   此次,科研人员基于星系密度场重构技术,通过把重构前和重构后的星系密度场有机结合,准确、高效地提取了星系密度场大部分三点关联函数和四点关联函数信息。   赵公博表示,这项研究突破了多点关联函数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瓶颈,为下一代大型星系巡天开展宇宙学前沿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记者陆成宽) 来源:科技日报
  • 航天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写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计划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实施发射;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新征程,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蓄势待发;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进展顺利,“梦舟”“揽月”承载新梦想;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成功升空,为空间科学探索再添利器……   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以来,中国航天捷报频传,见证我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航天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载人航天技术向着更高层次不断跨越   今年3月2日13时32分,距地球近400公里的太空轨道,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竖起大拇指同声喊出这句话。中国航天员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如期建成的中国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载人航天工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我国就完成了空间站全面建造。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代表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完成长达6个月的太空驻留……后续航天员乘组接力太空出差,天舟飞船接续“粮草先行”,“太空之家”从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越来越智能舒适,成为“太空中最闪亮的星”。   载人航天技术向着更高层次不断跨越。我国已攻克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组装建造等10余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200余项系统级关键技术,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守护航天员安全出舱,已形成可靠安全的飞船回收着陆系统。   载人航天作为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工程之一,涵盖众多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是国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截至目前,工程全线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推动航天产业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极大促进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我国空间站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据统计,已安排在轨实施了100多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助力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   空间站建设过程中,我国还培养了一支作风过硬、专业扎实、善于攻关、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青年科技人才大放光彩,80后、90后甚至00后勇挑重担,航天强国建设队伍后继有人。   如今,我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组合体技术状态在持续优化;神舟飞船滚动备份实现“一年两艘”常态化发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采用3小时交会对接新模式。目前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均在研制建设,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成功完成多次试车……   面向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将坚持稳扎稳打,稳步向前。   航天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   2020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总书记在贺电中强调:“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我国航天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   今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升空,开启奔月之旅。作为探月工程四期后续任务的“关键一环”,鹊桥二号将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   今年也是我国实施探月工程20周年。从嫦娥一号到即将实施的嫦娥六号任务,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观测到月背探秘,从遥感观测到取样返回……探月工程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曾经,中国科学家只能凭借半克月壤开展科学研究。如今,围绕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科研人员不断产出新成果,测定年轻的玄武岩形成时间为20.30亿年,揭示了月球“晚年”演化历史,发现第六种月球新矿物“嫦娥石”……面向未来,在探月工程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基础上,探月工程四期将向着更深入迈进,不仅将完成月背采样返回任务,还将在月球南极着陆,开展飞跃探测,并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以火星探索为起点,我国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长达近7个月的“奔火”之旅、3个月的“环火”探测之后,天问一号“登火”成功,稳稳降落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天问一号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23年4月24日,根据天问一号获取的14757幅影像数据,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为人类认识火星作出中国贡献。   “羲和”“夸父”双星逐日,太阳探测“三步走”计划稳步推进。2021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2022年,“夸父一号”开启探日之旅,成功发射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这两颗探日卫星各有侧重,将共同提升我国在世界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由蔚蓝星球飞向浩瀚星空,中国航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航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将支撑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迈向更远。   航天应用展现新成就,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航天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我国已形成“箭、弹、星、船、器、站”的完整体系,培育了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点。   航天科技惠及民生,体现在方方面面。风云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服务;“高分天眼”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目前我国在轨工作卫星超过800颗,位列世界第二,在国土、测绘、环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介绍,我国以通信、导航、遥感为主体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有力提升人民生活福祉。航天成果转化与应用持续发力,已有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转化,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中国航天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卫星公益服务和商业应用,加速航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空间应用产业发展,提升航天发展效益效能,为服务大局、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七颗、五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进一步提升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性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密切的航天系统,也正在为全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的北斗时空智能,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正成为数字化社会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础设施。“北斗+”正在深刻融入各行各业,数据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由2013年1040亿元增长至2022年5007亿元。   此外,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迈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新阶段,释放出了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潜力,为我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带动了空天经济新动能。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行稳致远。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向着星辰大海的方向,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必将一步步成为现实。(记者 冯 华 刘诗瑶) 来源:人民日报
  • 优化数字人才培养生态       需从育、引、留、用四个维度发力,培育更多高质量数字人才。形成工作合力,优化数字人才培育生态;聚焦重点领域,畅通数字人才流通渠道;融合链式服务,构建数字人才保障体系;服务产业创新,提升数字人才服务效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要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数字人才国际交流活动、数字人才创新创业行动、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行动、数字职业技术技能竞赛活动6个重点项目,用3年左右时间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这是在深刻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数字人才培育目标和方向提出的可行路径。   据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6.1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4%,数字经济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而数字人才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直接决定着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随着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飞速发展,大量数字化、智能化岗位相继涌现,对数字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我国数字人才供给不足、人才质量亟待提升、人才配套政策匮乏等短板也逐渐凸显。对此,需从育、引、留、用四个维度发力,培育更多高质量数字人才。   形成工作合力,优化数字人才培育生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政府主导,院校、培训机构、企业等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总格局。打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将数字技术作为通识教育予以推进,筑牢数字人才队伍长远根基。支持社会机构开展数字技能普及和培训工作,推动全民数字素养的升级。加强产教融合,引导企业与各类院校整合资源,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室、实训基地、聘任企业导师等方式构建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数字人才培育生态体系。   聚焦重点领域,畅通数字人才流通渠道。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加强数字人才国际合作交流。鼓励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出海发展,积极借助国际论坛、创新创业国际大赛、产业洽谈会等契机,加大面向海外数字人才的政策信息宣传力度,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误差,为高端数字人才建立涉外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机制,提升跨国数字人才流动配置效率。搭建开放平台,促进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间的交流互通,发挥技术扩散、转移和人才叠加优势。   融合链式服务,构建数字人才保障体系。制定数字领域薪酬分配指引,提高数字知识、技术等要素在收益分配机制中的占比。持续发布数字职业,动态调整数字职称专业设置,将高层次数字人才纳入地方高级专家库。完善数字技能评价标准,提高投入水平,落实已完成数字职业技能培训人员相关补贴,推动数字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等级有效衔接。鼓励为数字人才在住房、落户、就医服务、子女入学、创业投资、知识更新等方面提供支持,营造良好成长成才环境。   服务产业创新,提升数字人才服务效能。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下,深化数字人才发展市场化改革,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为数字人才提供宽松的创新创业空间,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升其服务效能。紧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做优数字经济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以人才链贯通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在以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以产业平台集聚人才的双螺旋上升过程中实现数字产业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赵恒春) 来源:经济日报
  • 北京信息软件业加快“拥抱”大模型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阳娜)全面拥抱大模型,探索数据驱动新机制,北京信息软件业加快布局“新赛道”。北京市经信局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行动方案》提出6大类15个小类重点任务,计划到2027年,推动北京市信息软件产业收入达到4.8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软件产业集群。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等新动能正在改变信息软件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数字人等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发展,具身智能、XR设备、智能计算机等新硬件不断对软件提出新需求,北京市信息软件业正处于技术迭代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变革期。   根据行动方案,北京将探索人工通用智能前沿技术,支持攻关内容生成、检索增强生成、人工智能内容安全标识、深度学习框架、向量数据库等大模型工具类软件,搭建大模型原生软件应用商店、大模型安全靶场。以建设单体万卡智能算力中心为目标,组织攻关算力芯片、高性能通信、调度系统、容器编排等云计算关键技术。支持在教育、医疗、文化、工业等领域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实验室,打造示范性场景落地项目。   北京将抢抓新业态培育先机,面向具身智能、XR设备、智能计算机、车载终端、物联网设备等新终端,引导软硬件协同创新,提前布局攻关空间计算等关键软件。   北京市经信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处处长尤靖表示,北京还将支持国产软件走向国际,在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布局跨境电商、短剧、视频、游戏等互联网应用,面向欧亚地区输出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开源治理,培育开源软件商业化企业。   据悉,今年一季度,北京信息软件业多项指标高位运行,实现增加值2379.2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超过两成,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接近五成。2023年北京市信息软件业营收规模接近3万亿元,并持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