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跨境电商助推产业带高质量出海       近年来,国内众多产业带陆续加入跨境电商赛道,“跨境电商+产业带”成为当前外贸主要形态之一。2024年,国内产业带面对的不仅是跨境蓝海,还要能实现更加长久的高质量出海。记者近期走访发现,一些跨境电商平台正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产业带拓展“出海新蓝海、新增长极”,推动“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力的跃升。   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拓展市场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仅轻工产业集群就多达几百个,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加大与产业带合作,通过深度服务助力当地企业更加精准、高效地拓展海外商机。   2023年9月,跨境电商平台希音曾宣布推出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三年内将深入全国500城产业带,把产业带与数字贸易和数字化柔性供应链贯通,提供从生产端到市场销售、再到品牌成长的一体化赋能,帮助产业带拓展全球市场,获得品牌提升。记者了解到,通过平台模式下持续深化的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希音按需生产“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正在从服装产业向更多产业裂变,帮助产业带上行跨境电商出海的同时,也将这套能力通过平台化赋能给更多产业带卖家。   出海不是过剩产能的消化,而是柔性供应链让市场需求和供应更为匹配,通过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产业带新质生产力,同时也实现普惠中小卖家。在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内特色产业带需要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胜出,借助更新的数字化理念和数字化手段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加速创新,最终实现产业带整体的产能变革和升级。   亿邦智库发布的《跨境电商行业2023产业带品牌出海洞察报告》认为,“跨境电商+产业带”为高质量出海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各有特色,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下,诸多传统外贸产业带通过跨境电商实现了全球业务拓展。   从产品出海迈向品牌出海   当前,我国产业带出海已从粗放式高速增长迈入精耕细作的品牌出海新阶段。在国家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背景下,诸多传统外贸产业带依托跨境电商渠道和数字化服务工具积极转型,进一步聚焦品牌打造及全球化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带品牌出海的路径,一种是以柔性供应链为支撑,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上品牌国际化之路;另一种是贸易型商家从铺货向品牌转型升级,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打造自有品牌。   打造自有品牌、强化品牌力被视为“中国制造”出海的必然趋势。业内人士指出,跨境电商平台除了柔性供应链能力赋能给更多产业带卖家外,也在积极协助产业带卖家一同打造品牌力。平台通过对产业带卖家的一站式服务赋能,帮助其提升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趋势、合规经营、供应链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能力。对产业带来说,未来不只是产品出海,更是产业带整体能力和品牌力的出海与提升。产业带要出海更要实现高质量出海,最终获益的会是整个“中国制造”的综合竞争力。   假发产业带卖家邓楠早年关注到海外消费者对假发的需求,通过上线希音平台,不起眼的小众产品第一个月就做到了5万美元的销售额;三年后,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200万美元。   “当前,跨境电商平台带动的产业带出海,让中国优质供应链直接面向国际消费者,打开新的国际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申万宏源研究商贸零售首席分析师赵令伊向记者表示,“跨境电商+产业带”催生的出海新业态,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拥有自主设计理念和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转变,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数字化创新驱动产业带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创新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   希音、阿里速卖通、抖音小店等国内新兴跨境电商平台通过各自特色和独特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卖家,逐渐在全球电商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未来,国内跨境电商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电商渗透率持续高增,以及“中国制造”高性价比优势,带动国内跨境电商市场快速发展。此外,品牌出海、制造出海相关卖家有望受益于国内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带来的流量红利。   “制造业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建立新优势。中国制造业未来一定要走提升附加值的道路,附加值来自设计、工艺、产品等创新,以及品牌力提升。”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表示,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让供应链更加高效,实现个性化的同时又能做到整体效率提升。   胡麒牧认为,“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就是用数字化工具帮助商家持续优化供应链,通过柔性小订单来解决生产均衡性问题,然后再通过对大量碎片化订单进行全链路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从而实现柔性标准化的生产和提质增效,赋能更多产业带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和品牌出海。(记者 高少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专精特新”创新指数攀新高 彰显企业向上之力       3月,中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达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增长40.4%;“专精特新”扩张指数环比增长68.8%。一季度,创业企业经营活力指数同比增长8.9%……近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等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企业创新活力加速释放,经营活力不断提高,为塑造发展新优势积蓄动能。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   赛迪研究院通过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情况、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等多维度指标,度量“小巨人”企业创新活力度。数据显示,3月,中国“专精特新”创新指数达历史新高,为329.8,较上年同期增长40.4%,较上季环比增长26.5%。   “随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力度不断增加,企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赛迪顾问高级咨询师范富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从产业维度看,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产业创新活力最高。3月,两大产业发明专利授权个数的关键指标增长最快,环比增长分别达到34.7%和13.6%。“这表明,智能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成果加速形成,大模型正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创新。”范富博表示。   深耕专业领域、持续加大创新,创新型企业呈现较强的发展韧性。   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赛迪研究院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招标情况、招聘数量、投融资事件等多维度指标,构建了扩张指数,以度量“小巨人”企业的对外扩张能力。   数据显示,3月,受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扩大的影响,中国“专精特新”扩张指数有所回升,为156.0,环比增长68.8%。其中,招聘数量和招标数量环比分别增长86.0%和65.3%。   “伴随新型工业化的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范富博表示,从关键指标的产业维度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景气阶段,其招聘数量环比增速最快,为92.1%;新能源产业因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其招聘数量环比增速第二,为83.6%。   孵化器是创新创业型企业最为集中的场所。国家信息中心据此构建的创业企业经营活力指数,也印证了创新正持续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创业企业经营活力指数同比增长8.9%,其中3月同比增长14.6%,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一批企业生产经营活力持续恢复向好。   此外,该中心构建的一季度技术创新型企业经营活力指数同比增长12.7%,其中3月同比增长27.9%,表明技术创新型企业经营活力不断提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业内人士据此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将持续提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不断提质扩容,资本、人才等要素将进一步向创新型企业聚集。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擦亮“专精特新”这个金字招牌。强化金融支持,为中小企业在用能、用人、用数、用地等方面做好保障。同时,进一步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作用,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重点产业链发展。(记者 郭倩 实习生 杨珋)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调查指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4.14%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16日在北京举行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发布会称,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   本次调查工作由中国科协与国家统计局合作开展,覆盖全国(不含港、澳、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33个地市级行政单位和86个直辖市所辖区县,调查对象为18-69周岁公民(不含现役军人),设计样本30万份,回收有效样本28.9万份。   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4.14%,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相比“十三五”后期(2018―2020年)年均1.05个百分点的增幅,“十四五”前段(2021―2022年)年均1.19个百分点的增幅,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城乡方面,202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17.25%和9.16%,较2022年分别提升1.31和1.2个百分点,增速分别为8.22%和15.08%。   地区方面,2023年,东、中、西部地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16.39%、13.12%和11.51%,较2022年分别提高1.08、1.15和1.24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首次缩小。   性别方面,2023年,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15.66%和12.53%,比2022年分别提高0.89和1.55个百分点。   年龄方面,2023年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年龄段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达到25.72%、19%、13.23%、8.52%和4.45%,青年人群(18-29岁、30-39岁)、中老年人群(40-49岁、50-59岁)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已达到和接近20%的较高水平与接近10%的水平,老年人群(60-69岁)仍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   不同文化程度方面,2023年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大学专科受教育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43.99%、25.17%,高中、初中和小学及以下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17.68%、7.8%和2.91%。   此外,公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方面,电视和互联网仍是两大主要渠道,选择比例依次为85.5%和79.2%,其中,首选互联网比例是电视的两倍多。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无线通感融合技术“催生”6G新场景       无线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当前面临哪些挑战,又将有哪些使用场景?4月16日至18日,备受瞩目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行。在16日的“无线通感融合”分论坛中,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无线通感融合技术,谈前景、话未来。   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创新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表示,移动通信将推动构建普惠智能的人类社会,满足智能交通、通感互联、全息交互、元宇宙等6G新场景的需求。通信感知融合,将成为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的发展态势。   “国际电联已将通信与感知融合列为面向6G的主要场景之一。这充分说明通感融合在未来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和地位,要求其在具备通信能力的同时,提供全域高精度感知能力。”尹浩说,比如在智能交通场景中,无人车和无人机不仅需要强大的通信服务,还要有完善的监控服务系统。这需要建立全域全天候感知系统。单独建立的雷达等感知系统成本高、部署难,而借助移动信息网络优势,让规模部署的基站具备感知功能,就可以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监测跟踪等功能。   尹浩也坦言,无线通感融合技术仍需依据场景持续提高感知的准确性、精度和效率,甚至解决随之而来的算力挑战,才能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   未来网络实现通感融合仍面临挑战   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作为5G-A的重要新增能力和创新方向之一,通感一体化技术备受关注。这项技术通过集成通信基站、卫星通信和定位、无人机等关键基础设施,构建起一个协同的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无缝通信和高精度感知服务。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晓云认为,实现感知与通信的融合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方面,通信与感知源于两套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在有限资源下,通信技术追求更高的承载效率,而感知追求更高的探测精度。两者资源竞争,能力此消彼长,如何实现两者最佳折中是贯穿通感融合系统设计的重要命题。另一方面,通感能力、网络效率、网络质量形成了三角冲突。在移动通信领域,任何一项技术的价值最终都要靠网络来检验,通信与感知两大技术亦是如此。   如何破解通感融合设计和三角冲突,实现未来网络的通感一体?王晓云介绍,中国移动提出网络化通感一体技术方案,通过三角均衡的理念,进行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   低空经济场景或将抢占先机   展望未来,通感融合技术将展现出哪些“杀手级”应用场景?哪些最先商用?   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刘光毅表示,要预测未来场景,首先需要明确管制规则。例如在低空经济场景下,政府的监管措施待明确;未来商业模式中不同玩家的分工也要进一步划分,例如谁来建网络、谁来建平台、谁来管数据、谁来用数据等。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通信和感知网络的支撑。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30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低空通感一体化网络在技术和市场需求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除了低空经济,我们也在关注航道监管、无人机监测等,但哪一个能成为未来大面积应用的场景,还要走一步看一步。”刘光毅说。   vivo通信研究院预研总监姜大洁认为,通感一体化将在贴近民生的领域大力发展,比如,对重点人群的跌倒监测、呼吸心跳频率监测等领域,都将构成通感一体化生态链。(记者 金 凤) 来源:科技日报
  •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战场,高校具有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未来,高校应更好担负职责使命,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必须聚焦科技创新下功夫。一方面,应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比如,着眼国家战略需要和前沿领域,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把握基础学科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基础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多种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水平,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多措并举,完善学科建设和制度机制,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就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高校来说,需要着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将有助于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同时,稳定可靠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是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完善制度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权益分配,搭建专门化的成果管理与对接平台,打造专业化的转移转化团队,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更多新技术“落地生金”。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高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车间、走入一线,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练就过硬本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新型生产工具的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高校一定能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助力。   (作者为湖南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小刚) 来源:人民日报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4年5G轻量化贯通行动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4月1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推进5G RedCap商用进程,打通5G RedCap标准、网络、芯片、模组、终端、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快推动5G创新发展。   通知部署了七方面重点工作,包括技术标准贯通、网络贯通、芯片模组贯通等。据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推进5G RedCap标准进程,构建涵盖基站、终端、通用模组等设备的全系列测试标准体系。持续推进5G RedCap网络升级开通,今年12月前实现超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连续覆盖。   通知提出,围绕工业网关、摄像头、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等推出超100款5G RedCap终端产品,满足电力、工业、安防等领域的应用需求。着力突破5G RedCap在智能手表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和车载终端设备的研发创新,逐步实现5G RedCap终端新突破。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探索5G RedCap在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电力负荷调控、移动办公等重点场景的创新应用,以及面向大众消费的创新应用。(完) 来源:新华网
  •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实现五连升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宋晨)记者16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2023年,作为创新的主体,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51.3%,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我国企业产学研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达到1033.2万元/件,比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平均收益(829.6万元)高24.5%。此外,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关键技术或核心零部件攻关问题的比例最高,达56.1%,表明产学研合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重要作用,产学研合作创新显著。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中国专利调查应运而生。2023年,专利调查工作进一步优化了调查内容和组织方式,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人才与服务等专题分析。   今年是中国专利调查报告第九年向社会公开发布。该报告不仅为相关政策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也成为社会公众了解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为宣传普及专利制度、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新华网
  • 消博会引领智能家居新体验       新华社海口4月16日电(记者吕秋平、钟群、赵玉和)减压舒眠机、定制化按摩养身椅、人工智能辅助康养传感器……正在海南省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诸多与智能家居相关的前沿科技产品引来不少观众问询和体验,让人们对未来之家充满想象。   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本届消博会特设数字和服务消费展区,覆盖智能家居等多个板块,吸引了华为、科大讯飞、卡赫等2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品牌参展,其中多款产品为首发首秀。   在“深睡小屋”体验区,参展观众段慧敏头戴仪器躺在沙发上很快放松下来,进入睡眠状态。“我感觉睡得挺好的,而且睡得特别香,进去一会儿就感觉迷迷糊糊的。”她在体验结束后说。   打造这套家居睡眠健康环境系统的参展商——艾纳诗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助理李景明说,这款首发的减压舒眠机利用荷电粒子波核心技术,助力提升睡眠效率和学习效率,舒缓情绪、缓解压力。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积极培育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数字和服务消费展区进门位置,很多观众正在排队体验一款养身椅。观众坐上去,双手扶着把手,短短时间内,压力监测指数、心率和呼吸频率便显示在平板电脑屏幕上。   “通过人工智能压力监测技术,我们的产品会根据监测结果自动推荐适合您的按摩程序。”OSIM傲胜(中国)品牌营销副经理周曼妮介绍。   周曼妮说,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今年已经是第四次参加消博会,展台面积持续扩大至今年的180平方米,集中展示包括养身椅、音乐跳绳机在内的十多款健康科技产品。   “我们公司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全球直营门店有超过60%在大中华区。”她说。   在华为展区,人工智能辅助康养传感器可以监测家中老人的状态,实现跌倒、坠床等多种场景的实时监测。   “家庭生活中,老人独自在家难免遇到跌倒等意外。当传感器监测到异常情况,会立刻发送告警信号至绑定的亲人手机,以守护家人安全。”华为终端全屋智能产品线总裁邵洋说。   除了创新的人工智能辅助康养传感器,华为展区还融合了智慧屏、路由器、智能门锁、家庭储存等众多智能设备产品。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依托消博会这一平台,海南省住建厅、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与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与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达成全屋智能方面的战略合作,并在本次大会签约。   海南省还响应商务部“消费促进年”号召,在全岛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以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并在本届消博会上举行了“全屋智能(智能家居)暨家电家装以旧换新全岛行”的启动仪式。 来源:新华网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去年以来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既包括技术、业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要针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使我国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当前,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我国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任务艰巨。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自主创新,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用好政策工具箱,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激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强研发体系。遵循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成长规律,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加快向企业集聚。   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科创平台是推动产业转型、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引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能级科创平台的支撑引领。要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由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承载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注重科创平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更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必须加快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要推动政产学研资等一体发展,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注重资本赋能,积极培育投资于民营科创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强化人才驱动,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所需,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精尖缺”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培育能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支撑。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政策供给支持力度,放大政策乘数效应,为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活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树立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通过评价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张春敏 黄 婧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人民日报
  • 全球科技巨头加快AI布局       AI芯片竞争日趋白热化,一场“算力大战”已经开始。全球科技巨头们竞相加入自研AI超算芯片竞赛,不仅是为了抢占AI发展先机,也是为了降低对英伟达等外部芯片厂商的依赖,节约采购芯片的支出。   人工智能(AI)技术和应用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企业加快了对AI的研发布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抢占一席之地。相较于应用层面,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投入显得更为迫切。   当地时间4月10日,Meta公司公布了自主研发芯片MTIA的最新版本。MTIA是Meta专门为AI训练和推理工作设计的定制芯片系列。与2023年5月发布的Meta第一代AI推理加速器相比,最新版本的芯片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专为Meta旗下社交软件的排名和推荐系统而设计。而就在4月9日,谷歌宣布正在制造基于ARM架构的芯片Axion,专门用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和运算。谷歌在其官网介绍,在应对信息检索、全球视频分发以及生成式AI等场景时,Axion能提供业界领先的性能和能效。此前,微软和亚马逊也都开始研发能够处理AI任务的定制芯片。   全球科技巨头们竞相加入自研AI超算芯片竞赛,不仅是为了抢占AI发展的先机,更有着现实的考虑。新一代AI发展所需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场景,导致市场对大容量、超高速的芯片需求剧增,占据市场七成以上份额的英伟达AI芯片价格持续上涨,甚至翻了几倍,仍供不应求。在AI芯片越发紧俏的当下,科技巨头们自行研发芯片,可以降低对英伟达等外部芯片厂商的依赖,节约采购芯片的支出。此外,相较于通用型硬件,科技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AI模型定制个性化的硬件,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功能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最新预测,2024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较上一年增长25.6%,达到671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是2023年市场规模的2倍以上,达到1194亿美元。英特尔、AMD等芯片制造商也正在加速推出性能更好的AI芯片,与英伟达争抢市场份额。北京时间4月9日晚,英特尔在美国发布了新一代云端AI芯片Gaudi 3及第六代至强(Xeon)可扩展处理器,进一步拓展了其AI产品路线图。   AI芯片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一场“算力大战”已经开始。以庞大的算力为基础,还将诞生哪些创新应用,值得人们期待。(周明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