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科研人员开发出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新华社沈阳4月9日电(记者王莹)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热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姜鹏研究员、陆晓伟副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开发了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相关研究成果以“实现非接触式温度感知的柔性红外光热电探测器赋予电子皮肤温度预警功能”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仿生触觉是智能机器人感知外部环境刺激的基础。在传统触觉系统中,触觉传感器需要与外部环境物理接触进而获取温度信息,无法在接触前对外部刺激作出预判。发展具有非接触温度感知能力的先进触觉传感技术,有助于为机器人交互感知领域带来全新的体验。   光热电探测器是基于光热转换和热电转换两个基本能量转换过程的一种探测器,可在无需制冷、无需偏置电压、无接触的条件下实现对长波红外辐射(8微米至14微米)的灵敏探测。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在非接触式温度感知测试中,当目标温度从零下50摄氏度上升至110摄氏度,所制备柔性光热电探测器的灵敏度优于现有商业热电堆,测温精度可达0.05摄氏度。以此为基础,研究团队利用该红外探测器进一步开发了动态温度预警系统,使得穿戴该探测器的软体机械手可对热源进行预先判定。   据介绍,该项研究为在仿生触觉系统中引入红外探测技术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机器人交互感知、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来源:新华网
  • 马斯克:AI两年内或将进化到“比最聪明的人还聪明”       新华社洛杉矶4月8日电 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8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到明年年底或者2026年,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可能将超越人类的智力,“比最聪明的人还聪明”。   马斯克与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基金首席执行官尼古拉·坦根的访谈当天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马斯克在访谈中说,他预测通用人工智能的智力将在两年内甚至明年就可能超过人类,比他去年预测的2029年这一时间点提前不少。   马斯克说,去年,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少高性能芯片,如今这一限制正在得到缓解,而电力供应成了新的限制。未来一两年,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电力供应。   马斯克去年成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该公司去年11月推出首款人工智能模型Grok。马斯克说,二代模型Grok 2的训练需要大约2万个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计算芯片H100,而三代模型对这款芯片的需求将超过10万个。   马斯克透露,Grok 2的训练将于今年5月完成,进程一度因芯片短缺受阻。   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基金是挪威主权基金,也是马斯克所领导的特斯拉公司股东之一。 来源:新华网
  • 上千项科技成果亮相首届晋江科洽会       具备优异防水性能、又柔软透气的新型冲锋衣,低卡路里的“减肥冰淇淋”,可切换温度、实时冷敷热敷的智能穿戴系统……4月9日,200多家国内高校、科研平台、投资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携上千项科技成果亮相福建晋江。   当日上午,以“接洽科技新成果,锻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首届晋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在晋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展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按产业划区,重点围绕鞋服、纺织、建材、食品、现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智能装备等七大产业领域。   在本地企业万物智联展厅,数字孪生技术和人工智能搭建的工业元宇宙场景应用令人目不暇接。参与者通过手机、iPad等可在线沉浸式互动交流,包括在线产品共创、在线开会,还可以远程访问线下工厂。“这些场景应用可以帮助晋江本土外贸企业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与国外客户进行远程互动。”福建省万物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章水德说。   摆放在安踏展台上的一款“安踏风暴甲”防暴雨级冲锋衣让现场观众好奇不已。“它不仅具备优异防水性能,又柔软透气,更打破了此前国外在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东华—安踏联合创新研究院院长斯阳说。   “多种类型配套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丰富科洽会内容,也希望能够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架起对接桥梁,进一步集聚科技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晋江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新华网
  • 工信部发布2024年质量工作五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中试发展与品牌建设有关工作。通知提出,将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完成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提高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品质量、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打造“中国制造”品牌等五方面20项重点任务,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方面,要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持续宣贯《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研制关键方法和工具。面向重点行业,分场景凝练质量管理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分层次梳理质量管理数字化场景清单,明确关键场景的建设要点和实施路径。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标杆,提升平台解决方案供给水平,支撑企业增强质量管理能力。   在提高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品质量方面,要实施可靠性“筑基”和“倍增”行动。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加大智能检测装备应用力度,推动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提高基础产品和整机装备可靠性,形成一批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建设电子信息领域质量可靠性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基础支撑和综合服务能力。   在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方面,要强化质量标准支撑引领。制修订一批原材料、机械、电子、汽车、软件等领域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先进团体标准转化为行业或国家标准。编制发布制造业可靠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强可靠性标准体系顶层设计。   在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方面,要遴选梳理中试优秀场景,面向中试环节提炼关键需求,遴选一批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价值的中试优秀场景,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工艺、产品、标准和解决方案,挖掘一批中试服务典型模式,探索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中试创新发展路径,为企业提升中试能力提供参考指引。   在打造“中国制造”品牌方面,要夯实制造业品牌建设基础。推动品牌培育管理标准体系优化升级,建立健全制造业品牌标准体系。探索建设制造业企业、未来和新兴产业品牌数据库,健全制造业品牌监测机制。鼓励企业加强品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品牌建设能力;加强制造业品牌培育。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开展企业品牌创建评估诊断等服务。鼓励各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组织开展优势产业品牌培育、品牌出海活动,打造更多“中国制造”品牌;加大品牌评价和传播力度。遴选一批“中国制造”品牌创建典型案例,探索发布重点领域工业产品品牌榜。支持开展品牌建设沙龙活动,加强“中国制造”品牌创建经验推广交流。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宣传推介中小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持续举办纺织服装“优供给 促升级”活动、食品工业“三品”成果展、“5·17”吃货节食品促消费活动。 来源:人民邮电报
  • 我国117个大模型完成生成式AI服务备案       记者从国家网信办官网获悉,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有序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目前已有117个大模型完成这项工作。   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包括中国移动九天、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华为云盘古、腾讯混元助手、OPPO安第斯、vivo蓝心等。   国家网信办要求,已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应在显著位置或产品详情页面公示所使用已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情况,注明模型名称及备案号。(作者 柯文) 来源:人民邮电报
  • 七部门印发《方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记者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提出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等4项行动及12项重点任务。   根据《方案》要求,针对工业母机、农机、工程机械、电动自行车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针对航空、光伏、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在石化化工、医药、船舶、电子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针对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形成一批虚拟试验与调试、工艺数字化设计、智能在线检测等典型场景;打造数字化车间;打造智能工厂。同时,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   此外,《方案》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记者崔爽) 来源:科技日报
  • 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开幕       4月9日,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在北京海淀区开幕。在为期两天的盛会中,与会嘉宾将针对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进展、商业潜力、关键核心组件及产业链布局,以及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等热门议题,进行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   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海淀区将制定具身智能三年行动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的集群发展和创新升级。   此外,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有关报告预测,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   海淀将制定具身智能三年行动方案   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以“竞逐人形万亿赛道·重塑未来产业新纪元”为主题,政产学研各界将探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融合发展的未来新契机,合力擘画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图。超200位人形机器人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围绕四大专题活动展开精彩报告。来自全球的1200余名行业人士参会,两大展区荟聚30余家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展现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   开幕式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发表致辞说,海淀区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基础最好,研发能力最强,产品迭代最为活跃的地区,正依托其丰富的高校、人才创新资源,倾力打造卓越的机器人产业生态。未来,海淀区将制定具身智能三年行动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的集群发展和创新升级。   立德研究院与优必选科技、灵心巧手等联合参编单位代表共同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国家自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研究员、科技部专业技术二级专家刘进长在对该报告进行介绍和解读时介绍,政策利好交叉融合创新正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高质量发展创造空前机遇,国内高校人形机器人技术先驱技术迭代迅速,国内科技企业人形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生态正酝酿全维度跃迁。   报告还精选了国内在人形关键零部件、整机以及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等领域的领军企业,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报告预测,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年度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评选启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在题为《机器人未来技术研判》的演讲中预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尖端科技的推动下,我们正面临着发展更先进智能化、自主化和协同化机器人的重大机遇与挑战。人形机器人产、政、学、研、用协同创新,做好平台化,实现场景落地,方能引爆整个行业。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智能科技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社会各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友军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展思考》报告中透露,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本体、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向多技术路径探索,创新中心将继续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与推广,致力于促进行业的繁荣发展。   丁汉等嘉宾共同启动了“Leaderobot 2024年度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评选”,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设立3个类目,10大奖项,旨在遴选激励产业链年度杰出企业,为行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上还公布了人形机器人最具投资价值榜单以及人形机器人卓越供应商榜单,“人形机器人发布”公众号重磅创刊。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总经理潘月博士介绍,这一全新平台将实时记录人形机器人的最新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和前沿应用,深度解读行业趋势,分享专业见解,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激发行业内外的创新与协作,促进产业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来源:新京报
  • 新质生产力发展有了路线图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正积极制定“线路图”。   日前,陕西省印发《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培育壮大10个以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百亿元级产业创新集群;到2035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元级产业创新集群。   深圳市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打造形成4个万亿元级、4个5000亿元级、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怎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强创新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国家将重点布局哪些新赛道?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加强有效衔接   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立足产业优势,2024年初,浙江省财政厅联合省经信厅共同研究推出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首年度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含通用人工智能、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元宇宙、AI赋能新型工业化、车联网)、氢能储能、合成生物三大重点领域,以任务揭榜挂帅的形式支持培育建设一批先导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等未来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刘伯超表示,布局新赛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伴随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持续涌现,这是下一步重点布局的方向。同时,工信部也将密切跟踪前沿科技发展动向,持续布局原子级制造等新赛道,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当前,各地纷纷出台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规划,如何既统筹协同,又因地制宜?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要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衔接,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衔接,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央地衔接。   具体来说,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战略任务和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有效衔接。围绕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吸引汇聚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强化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方面,各地方立足自身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生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层面加强系统谋划,在一些基础性、公共性、通用性领域加强力量投入,在市场化、竞争型、个性化领域加强政策引导,避免地方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推动各地形成优势互补、协同互促的良性发展局面。”张立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打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堵点卡点,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夯实发展基础   余晓晖分析,从技术层面看,我国新质生产力持续追赶,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前沿技术加快研发布局与应用探索。例如,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发性能指标不断提升;量子纠错实验验证取得突破,应用探索广泛开展。数字技术开源共享生态逐步建立。中国开源云联盟先后发布系列许可协议,我国云原生开源项目数量破百,主要国际社区项目中超过20%的开源项目来自中国,贡献度跃居世界第二位。   从要素层面看,数据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数据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加速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生产要素质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丰裕度明显改善。数据要素提升企业在要素使用、资源配置和创新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实现降本增效和价值倍增,形成数据驱动创新发展新模式,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开始显现。   从产业层面看,传统产业稳步转型。新质生产力成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制造业重点领域数字化水平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2.2%和79.6%。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等行业的研发、生产、管理等全环节实现广泛应用,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突破200万家,新材料、机器人等一批新兴行业快速成长,“新三样”产品增势迅猛。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联网等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加速打造。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庞松涛表示,由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互联网内外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组成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底座。围绕夯实工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浪潮云洲支撑建设了5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3个标识解析节点、9个工业大数据中心,自营节点运营标识解析量、许可证数量全国第一,云洲链支撑注册总量超过530亿,解析总量超过620亿次。   “蒙牛率先通过数实融合推动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形成了新质生产力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总裁李鹏程介绍,蒙牛在宁夏建成投产的乳业全数智化工厂,实现了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商的全设备链、ERP(企业资源计划)到生产线的全系统链“三个彻底打通”,创造全球乳业生产最高年度人效比,即100人创造100万吨年产量、100亿元年产值。   “我国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巩固优势、补强弱项,培育更多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张立说。   发力五大方向   刘伯超表示,工信部将从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场景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据介绍,工信部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发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作用,加快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供给。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加快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和“三赋”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将更多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主体。   同时,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和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标准引领和质量提升。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培育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科技中介组织。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深化产融合作。围绕装备、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领域,打造应用试验场,以产品的规模化迭代应用促进新技术成熟。定期遴选发布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建立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库,打造特色化的标杆示范场景。   “要用好新型生产工具。”余晓晖表示,要在技术层面加强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适度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先进工艺等短板。在产业层面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6G、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余晓晖建议,还要培育新型劳动对象。建立工业数据流通规则,强化工业数据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数据资产登记等制度规范的研究制定。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数据登记、数据交易、数据共享等环节通用规范,深化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加快培育数据标注、清洗、聚合等大数据产业,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推进大数据产业链现代化。(记者 黄 鑫) 来源:经济日报
  • 大模型需要更多用武之地       大模型的应用需要深入各行各业,解决实际问题。要拓宽其应用场景,加强大模型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合作,解决技术合规性、安全性、数据质量等问题,助力大模型走向广阔市场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模型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已经在语言理解、生成和推理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能力。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者大会上传出消息,从高质量的训练数据集到金融大模型检索问答一体机,再到不断开源发布的新模型,大模型成果持续涌现。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为大模型提供更多的“用武之地”,抢抓大模型产业化机遇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大模型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或理论层面,还需要深入各行各业,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开始逐步探索,比如通过打造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更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算力调度、开放数据等全方位的支持,这无疑为大模型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让大模型有更多“用武之地”,首先要拓宽其应用场景。目前,大模型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需要注意的是,大模型的应用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各领域的专家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要注重实际应用效果,不断优化模型算法,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实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关注用户需求,深入了解用户痛点,确保应用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其次要加强大模型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智算中心的建设目标,这为大模型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同时,上海通过打造“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正在进一步促进大模型技术与实际产业相结合,推动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大模型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推动大模型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应该加强合作,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共同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模型产品,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还应该强化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我国大模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需及时出台针对大模型产业化的相关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项目支持等,以鼓励更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到大模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来;还应关注大模型技术的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在推动大模型走向产业化之际,还要重视大模型技术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上海在这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如成立大模型合规指导服务中心,帮助企业打通市场化进程中的合规认证环节。这不仅有助于保障技术的合法合规应用,也能提高公众对技术的信任度。   大模型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模型的复杂度和计算资源的消耗问题、数据的获取和质量问题、技术的可解释性和可靠性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让大模型走出象牙塔、走向广阔的市场空间,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只有这样,大模型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展望未来,期待看到更多具有开源精神的项目和创新生态社区涌现,推动技术的共享和发展,成为技术与产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李治国) 来源:经济日报
  • 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当下,“低空经济”成了火热的名词。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从物流配送到旅游观光,从环境监测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逐步走进大众视野。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到,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民众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所谓“低空”,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4000米的空域。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3万亿元至5万亿元。低空经济赛道前景广阔,推动其发展时不我待。   目前,在这一领域,我国已经有企业“跑”在前面。从全球市场占有率及产品化能力来看,以大疆为代表的中国民用无人机制造厂商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加紧研发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积极推动在景区等场景试点运用。应当看到,低空经济的市场足够大,产业链条上的各家公司都有“大展拳脚”的机会。随着技术和场景的完善,类似现在打车软件、支付软件等空中服务平台或许也将一一出现,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相关利好政策举措也不断出台。2021年2月份,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4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施行,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一系列举措表明,低空经济正迎来“政策风口”,未来会延展出全新产业链条,促进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   让低空经济飞得更好更远,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比如,应进一步完善软硬件基础和配套设施。相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低空领域行业标准体系,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有序,同时还要注意把握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以此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对于行业新进者和准备入局者来说,如何在“低空经济生态圈”中找到合适的定位,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控制成本并降低风险,也需要思考谋划。   (年 巍 中国经济网供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