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特斯拉将于8月发布自动驾驶出租车       据外媒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近日透露,特斯拉将在今年8月发布自动驾驶出租车。   马斯克5日在社交网络上发文说,将在8月8日揭开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面纱,但其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马斯克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宣传其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称配置了其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车辆将“达到超越人类的程度”。马斯克还表示,配备FSD功能的特斯拉车辆的车主将能够让自己的汽车变成自动驾驶出租车,而不是闲置在停车场。   不过,由于监管机构和公众对安全问题仍心存疑虑,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在美国的推广仍处于试验阶段,且发展并不顺利。   据法新社报道,旧金山一直是美国自动驾驶技术的试验场。谷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Waymo在旧金山受到自动驾驶技术反对者的蓄意破坏;在出现几次事故之后,加利福尼亚州监管机构于去年10月暂停了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出租车Cruise的服务。   特斯拉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还在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查。监管机构认为特斯拉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营销可能言过其实,超过其实际功能。   特斯拉将于8月发布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5日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超过3%。不过,由于一季度车辆交付不及预期和需求前景不佳等因素影响,特斯拉股价在2日曾一度大跌约5%。   特斯拉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交付386810辆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8.5%。   特斯拉提到,销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其加利福尼亚工厂更新后的Model 3增产受阻,红海冲突造成的运输改道导致工厂停产,以及德国柏林工厂因纵火导致停电而影响了生产。德国工厂是特斯拉在欧洲唯一的工厂。   在其他汽车制造商中,通用汽车报告的销量略有下降,日本丰田则利用美国库存的改善推动了销量增长。   美国金融机构晨星公司表示,特斯拉销量下滑显示出对其电动车需求正在放缓。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艾夫斯表示,虽然已经预计特斯拉的业绩不佳,但一季度的表现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他补充说,现在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果特斯拉不能扭转局面,更黑暗的日子可能即将到来,并影响特斯拉的长期表现。   还有分析指出,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正促使特斯拉实施降价策略,这也令其盈利前景黯淡。(记者 王婧)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人工智能+”助力日本多行业创造新价值       编者按   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经成为各国科技竞争新的焦点。“人工智能+”今年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将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在国外,“人工智能+”目前处于何种阶段?有哪些进展?本报从今天起推出“人工智能+”在国外系列,驻外记者将带回他们采写的报道。敬请关注。   与中国和美国相比,日本在开发大模型方面不具备优势资源,因此,日本科技企业更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比如,利用Chat GPT等已有大模型开发具体的应用解决方案、解决日本各领域的实际问题。   出于优化业务流程、缓解人手短缺、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强化企业竞争力、创造新价值等各种目的,日本不少行业已将目光投向AI应用,特别是面向消费者的行业,AI应用最为常见。日本由此诞生了形形色色的“人工智能+”(AI+)。   富士通公司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金坚敏博士表示,企业领导者正认识到生成式AI的巨大潜力,并寻求将其融入企业运营以获得最大收益。根据麦肯锡的推算,生成式AI的使用预计每年将为全球经济创造最高约8万亿美元的附加值。   在金融领域,为了创造新的顾客价值、提高业务效率,住友生命保险公司去年7月面向1万名员工导入了生成式AI聊天系统。该公司表示,为了实现创造“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福利”的目标,不能再停留于传统方式,将利用生成式AI加快创造新的服务。   在医疗领域,富士通公司宣布正与东京大学医院联合进行将人工智能用于临床诊断的研究,拟利用人工智能对心电图进行解析,通过心电图数据变化推断出心脏活动的异常。他们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更及时、更准确地对心脏病作出诊断。   富士通还牵头多家企业将已有的AI技术与生成式AI相融合,开发出面向零售商的AI客户服务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通过对消费者在不同商品前的驻足时间、对商品进行对比选择的行为等进行分析,可以在店内的数字化标牌上生成虚拟形象,向消费者提出适当的建议,帮助消费者实现更高效的购物体验。该解决方案同时能对店家的促销方案进行效果测算、帮助零售商做出决策,助力零售商节约人力、提高销售目标。   有“国民家居用品店”之称的宜得利(Nitori)通过专门的软件向顾客提供房间搭配服务。顾客可以通过AI手段任意更改墙壁、地板、沙发的颜色等,尝试各种搭配,挑选最中意的家居产品。   无印良品店则通过三维模拟器向顾客提供室内装饰顾问服务。三维模拟器可以将顾客提供的标有测量数据的平面图转化为三维效果的房间实景,展现真实细节数据的模拟效果,帮助顾客合理布局房间。   日立制作所去年5月专门组建了新的机构。该机构不仅汇集公司内部的AI科学家,也囊括安全、法务、知识产权等各领域的专家。他们一方面打造AI使用环境,同时制定业务使用指南,设置咨询窗口,在利用生成式AI提高业务效率的同时致力于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对日立来说,应用生成式AI不仅可以优化公司的内部运营,更是开拓新业务的重要机遇。2022年日立将数字化转型(DX)解决方案确立为公司增长战略的核心,面向海内外各领域提供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服务及技术体系,树立起在3年内将销售额翻一番的目标。去年以来,通过利用微软Azure OpenAI大模型的服务,日立打造了生成式AI辅助工具,向公司内外提供AI环境构建及运营支持服务。目前日立将AI与数字化转型业务相结合,已与包括三菱HC资本、名古屋铁道公司在内的金融、交通、教育、医药、出版等众多行业公司展开合作,提供AI解决方案。   金坚敏认为,中国在大模型开发方面已显示出实力,中国拥有庞大的AI人才数量,消费者对AI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高于其他主要国家,政府对通过AI技术的应用创造新质生产力也非常重视。不过,中国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目前主要集中于拥有数字基础设施的新兴行业,如电子商务、媒体、娱乐和游戏业,而金融、能源和教育等传统行业仍处于小规模试点阶段,应用领域主要侧重于生成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目标客户主要是消费市场最终用户。   金坚敏建议,应致力于加强企业端的应用能力和意愿,因为最终用户的能力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同时,中国在传统AI上具有优势,应该加强生成式AI与传统AI的结合,发挥其各自优势将有利于提高AI的价值创造能力。(刘春燕)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右手戴上驱动气动手套,稳稳握住水杯,拿起、喝水、放下……截瘫患者老杨实现了自主“脑控”喝水。今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清华大学团队宣布,他们成功进行了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患者行为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用脑电活动控制动作、通过微小电流让脑细胞和计算机之间“互动”……这些过去只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场景,正在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逐步走进现实。脑机接口被称为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前沿技术,有望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健康的未来产业。   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与设备间的信息交换   截瘫患者老杨今年50多岁,此前因车祸引起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四肢瘫痪长达14年。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共同完成了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试验中,科研人员将2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老杨颅骨中,再通过采集颅内神经信号,使他利用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了自主“脑控”喝水。   据介绍,该系统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体内机埋在患者颅骨内,电极覆盖在硬膜外(硬膜位于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起到保护神经组织作用),不损伤大脑细胞。使用时,体外机利用近场无线供电和信号传输技术,隔着头皮给体内机供电,并接收脑内的神经信号,传送到电脑或者手机上,借助解码算法实现脑机接口通信。   经过数月的居家康复训练,老杨抓握准确率超过90%,脊髓损伤的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响应也有了显著改善。2023年12月,这套系统的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手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功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患者不但能够抓握水瓶,还可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移动。   这两项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分别通过宣武医院、天坛医院的伦理审查,并进行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说:“医工交叉融合推动了脑机接口的创新发展,该技术在帮助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脑机接口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了通信和控制“通道”,它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与设备间的信息交换。   脑机接口又可分为输出型和输入型两种。输出型脑机接口主要由大脑向外部设备输出通信或控制指令,在不依赖外周神经或肌肉的条件下,把用户的感知觉、表象、认知和思维等直接转化为动作。这种脑机接口较为常见,老杨使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脑机接口。   还有一类是输入型脑机接口。它主要由外部设备或机器绕过外周神经或肌肉系统直接向大脑输入电、磁、声和光等刺激或神经反馈,以调控中枢神经活动,目前已在治疗听觉障碍方面得到应用。   对于输出型脑机接口来说,如何获取脑信号至关重要。作为脑机接口的关键采集器件,电极决定着所采集脑信号的质量和最终的控制效果。目前在技术路径上,脑机接口又分为侵入式(有创)和非侵入式(无创)两大方向。   侵入式脑机接口是指通过开颅手术的方式将能够接收信号的电极植入脑中,这种技术需要把电极长期放置在脑中。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和电极材料不断发展,侵入式脑机接口向着柔性、小型化、高通量和集成化发展,但依然无法覆盖全脑范围。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不会破坏人的身体和组织,只在头皮表面采集极其细微的大脑信号。这类脑机接口具有可动态监测全脑信号、系统简单易操作、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好等特点,但获取的脑电信号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对信号感知处理技术要求高。   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最主要的应用阵地。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所长罗敏敏说:“包括对高位截瘫患者进行语言解码、运动解码,治疗癫痫、抑郁症等疾病,甚至把图像处理成电信号来刺激视觉皮层,让盲人恢复一定的视觉。这些都是未来值得期待的脑机接口应用场景。”   我国脑机接口创新生态不断完善,技术持续深入迭代,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意念控制”听起来很科幻,它是如何实现的?实际上,患者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过程,也凝结着很多领域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首先,脑机接口运转包含记录、解码、控制和反馈4个阶段。罗敏敏举例,在自主“脑控”喝水的过程中,脑机接口记录人的思维变化引起的神经细胞电活动,解码后把信息传输给驱动气动手套并控制其运动,进而得到视觉和触觉上的反馈。   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说:“脑机接口综合了医学、计算机、电子、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先进理论与前沿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神经工程与康复工程、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脑机接口工程化进度加快,产业化发展明显提速。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揭幕战上,截瘫青年朱利亚诺·平托就在脑机接口技术的辅助下为足球比赛开球;2016年,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完成了脑机交互技术的在轨验证;国际上多个团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患者实现了“意念打字”“意念说话”等功能……   近年来,我国脑机接口创新生态不断完善,技术持续深入迭代,产品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2023年初,“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在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启动,力争在3到5年内突破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在临床上实现初步应用。北京还采用“基金+企业”的组织模式,成立了北京北脑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和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   目前,芯智达公司与国内多家高校院所合作,已布局立项10余个创新项目,各项研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芯智达公司业务发展总监李园介绍:“我们研发的‘北脑一号’‘北脑二号’脑机系统,前者采用皮层电极技术,目前已完成柔性高密度脑皮层电极、高性能脑电数据采集设备等核心部件研发和动物实验验证;后者对标国际先进的高通量柔性微丝电极技术,结合大通道高速神经电信号采集设备和运动想象解码算法,目前有线版本已实现猕猴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活‘脑控’拦截。”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脑机接口研究的团队之一。明东介绍,“神工”系列产品实现了主动康复训练对皮层、肌肉活动的同步整合与协同,取得了运动康复领域的突破。比如,神经调控式机械外骨骼系统“神工—神甲”,核心部件获批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关键技术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了逾千例临床试验。   “我国脑机接口在软件、关键算法、典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突破。”明东说,但脑机接口走向更广泛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并通过实践来检验成效。   加快突破底层和关键技术,培育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相关产业链   目前,脑机接口解码的大部分仍是头皮脑电,很多大脑内部的神经元还是无法解析;应用层面更多停留在临床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大众化、市场化的产品。   明东举例,脑神经信号的产生和表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在繁杂的神经表征中寻找到特定意图对应的神经活动模式,并通过高效的算法把这些信号有效解析出来。“后续还涉及神经肌肉刺激、外部机械控制、给受试者呈现反馈等很多步骤,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闭环过程。”   我国高度重视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罗敏敏认为,我国脑机接口单点技术突破加快、产业链较为齐全,但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升,专利多而不优现象比较突出。未来应在明确任务导向、长周期稳定支持的基础上,加快突破底层和关键技术,鼓励开展有组织科研,注重基础研究、产业发展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加强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促进政策落地更具实效。   明东建议,要引导高水平大学通过设置交叉学科等方式,培育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校企共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联合承接脑机接口领域重点攻关任务,解决产业化落地难题,建立健全相关产业链。要科学对待脑机接口研究成果,避免炒作、夸大、概念化脑机接口技术。   2023年9月,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涉及以人为研究参与者的科技活动,应当进行科技伦理审查,且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是本单位科技伦理审查管理的责任主体。2023年12月,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编制《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为脑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防范脑机接口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提出了指导。   罗敏敏表示,脑机接口发展面临着科技伦理、安全性、有效性验证等方面的挑战,需进一步在技术提供方、使用者、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之间凝聚共识,充分了解潜在风险和收益,给予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的合理灵活度,同时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记者 谷业凯 杨彦帆) 来源:人民日报
  • 按下农村电商发展“快进键”       把农村电商作为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助力农村电商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鲜为人知的土特产,触网走出大山;农民自己当主播,带火“网红”农货。发展农村电商,是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质优价,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全面振兴,电商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前不久,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农村电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也应看到,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还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健全、配送体系滞后、电商人才缺乏等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采取针对性强的举措,加快补齐农村电商发展短板。   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需要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并不均衡,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数字鸿沟客观存在。第五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着眼未来,应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丰富各类应用场景,推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增长,促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数字经济实现新突破、数字惠民服务满足农民新期待。   应打通堵点,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发展农村电商,不等于把农产品“搬”到网上,更重要的是赋能产业升级,带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一些地方通过完善生产、流通和销售全流程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搭建起“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出村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同时,还应完善农村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和冷链仓储物流等,推进电商服务网点覆盖到村,解决“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难题。   人才是关键。手握手机新农具、干起直播新农活,一大批新农人的涌现,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电商已成为创业就业大舞台,让更多农民掌握电商这项新技能是当务之急。有报告显示,“农产品上行”电商人才缺口明显。下一步,要加快培育多元化新型农村电商主体,培育农村电商供应链服务企业,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加强对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的电商技能培训,引入外部师资支持,定期到乡村指导和教学;强化培训、实习、创业就业衔接,优化吸引电商人才的软硬件环境。   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把农村电商作为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助力农村电商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必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动能。(常 钦) 来源:人民日报
  • 机床换新更高端更智能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方案》从政策层面对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设备给予支持,机床行业迎来明显利好。   从机床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方案》将带来多大影响?如何疏通机床“以旧换新”堵点?国产机床企业怎样才能搭上这波“东风”?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激发行业活力   过去一年,机床行业受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及下游装备投资乏力等因素影响,全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0974亿元,同比下降10.3%,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32亿元,同比下降35.8%。   在此背景下,《方案》的发布,无疑给机床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表示,每次设备更新行动都对我国机床产业和消费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壮大起到重要促进作用。2009年设备更新行动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还奠定了数控机床产业基础,培育出一批以数控机床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本轮《方案》是在中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是升级版和加强版。预计到2027年末,至少累计新增千亿元的机床类产品需求。   具体来看,四大行动都会影响机床行业的运行与发展。毛予锋分析,设备更新行动最直接、最有效,涉及大批量采购机床产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属于需求侧的新动能,可预见随着消费品销售增加,相关消费品上游制造环节也会产生新的设备更新或者添置需求,进而带动机床产业销量提升。   他表示,回收循环利用行动的作用比较间接,主要是前面两项行动中少部分旧机床产品涉及改造和二次利用;标准提升行动既是保障措施,又是发展目标,保证本轮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行动。   机床是生产工业装备和构件的设备,是实现制造技术和装备现代化,承载新质生产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业母机”和“技术基石”。北京标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谭晓东认为,当前,我国传统机床行业精密化和数控化水平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机床行业迭代换新既是前提和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工业产品品质和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   资本市场对《方案》带来的效果也持十分乐观的态度。中泰证券分析称,国内上一轮机床消费高峰在2011年至2015年,按照8年至10年的更新周期,2019年至2025年大批存量机床将进入更换周期,判断本次中央政策未来将会陆续出台细则,有望鼓励国内制造业采购国产机床。在更新周期叠加政策催化下,国产“工业母机”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打通堵点难点   《方案》在破解企业设备更新的难点、堵点方面,部署了一揽子政策安排,为推动加快工业领域更新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保障。   目前来看,尽管我国老旧机床更新需求正处于拐点,但机床企业参与以旧换新的意愿还不够强烈。国家机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主任郭峰分析,一方面是参与以旧换新收益明显低于制造新产品的利润;另一方面是缺少专业的服务平台,这导致废旧机床残值评估、旧规格零配件采购、修复成本控制、旧机床改造/再制造后的销售等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较大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郭峰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完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等配套措施,让以旧换新、循环再制造的理念在机床行业形成共识。同时,搭建一个集废旧机床残值评估、旧规格零配件采购、物流运输、试验平台和财政补助兑现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降低换新风险。   “不同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机床装备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更长的产业周期、更大的社会投入、更高的市场化能力。”在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江世琳看来,作为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加工对象的共有共用生产工具,机床装备大规模设备更新一定是围绕其下游市场产业需求展开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必然要有多样化的更新路线,但如何界定更新、如何激励更新、如何评价更新,这些都是今后亟需进一步研究和厘清的问题。   毛予锋表示,作为升级版,《方案》一定要围绕面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质生产力的主线来安排相关政策落地,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用好和加强已经取得良好行业反馈的高端数控机床技改管理政策措施,做好产品标准升级,完善招投标制度。同时,在执行中,要时刻关注投资方向、效能和条件能力,避免盲目投资、虚假投资和重复建设。   提升高端机床比重   从机床企业角度来看,要抓住此次换新机遇,关键是找准换新方向。设备更新并不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更高端、更智能、更环保的需求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未来,以数控机床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将普遍受益,其中高端数控机床获益更大。而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完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自主化程度高的企业将成为参与本轮《方案》的主力军。”毛予锋说,《方案》提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单从数控机床规模增量看就翻了一番多。   “要坚持市场化发展,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扎实研判下游产业机遇,设计好机床装备大规模更新的一揽子落地办法和政策工具箱,稳定并增强不同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江世琳建议。   毛予锋表示,结合对质量要求的落实,机床行业的产品主体有望实现从数控机床向高端数控机床的重大转变,供给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在基础具备的条件下,努力增加高端数控机床产品的比重。   对此,郭峰亦深表赞同。他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将进一步激活机床行业的技术创新,加快国产机床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发展进程,进而提升国产机床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和可修复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加快完善机床标准化体系,制定修订一批智能化、数字化、再制造等方面的标准,对接国际标准,填补空白,提高国际标准的转化率,以高标准机床制造体系助力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创新力度,机床行业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谭晓东表示,推动我国机床产业迭代升级,当务之急是要结合机床产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加强机床行业基础研究,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金”各方要素,共同围绕机床精密性、智能化、低能耗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在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重大研发项目上加大科研项目立项倾斜。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刘 瑾 沈 慧) 来源:经济日报
  • 科技助力我国珍稀动物数量稳中有升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以旗舰物种拯救保护为抓手,持续推进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黔金丝猴、藏羚、莽山烙铁头蛇等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珍稀动物是自然界中稀有、珍贵的动物。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增多、栖息地减少等原因,一些珍稀动物一度濒临灭绝。   多年来,我国通过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珍稀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识别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有效地推进了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多头,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增至6群37只,白头叶猴野外种群增至1300多只,中华穿山甲分布点位不断增加。东北虎分布范围从长白山脉扩大到大小兴安岭,野外种群增至60只左右。朱鹮分布区从3个省扩展至7个省,野外种群超过7000只。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98只,人工繁育朱鹮种群数量达到1496只。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原院长、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杨宇明告诉记者:“与15年前的金沙江本底调查情况相比,不管是水生还是陆生的典型动植物,物种数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如今,洞庭湖江豚数量由2017年的110头增加到2022年的162头,洞庭湖麋鹿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2022—2023年度,洞庭湖越冬水鸟达37.83万只,珍稀濒危物种黑脸琵鹭时隔5年再次现身洞庭湖。”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表示。   “我们把科技创新深入应用到珍稀动物保护中,建立了湖南省林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卫星遥感‘天上看’,无人机和通信铁塔视频‘实时查’,护林人员‘地面巡’,共享交互数据和信息,实现了立体化的智慧管理。”湖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胡锋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继续推动建立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支撑,以本底数据、生境数据、保护数据为核心的元数据集成,建立全过程、一体化的珍稀动物智慧保护体系。(记者 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驱动新消费       日前,太空育种山丹丹新品种“延丹1号”种包,以及太空育种月季、康乃馨等,在淘宝店“新航天星空实验室”上新,这是国内太空育种鲜花首次大规模面市。在电商平台的推动下,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受到消费者关注和喜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消费品种,提升消费品质,提高消费便利度,推动着消费扩容提质。不少企业通过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将科技元素融入产品研发中,推出无人机、智能眼镜等科技感十足的新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惊喜。还有企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断优化产品的研发设计水平和生产工艺流程,更好保障了产品品质。此外,科技应用使消费便利度得到明显提升。例如,针对消费者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某企业设置的全液冷超充站,采用先进的全液冷超充架构,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充电便利度,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背景下,科技赋能消费空间巨大,目前潜能释放仍然不够。下一步,要鼓励企业研发更具科技感的消费品,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加强对科技产品的宣传推广,努力使科技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鼓励企业研发更具科技感的消费品。鼓励科研机构、生产制造企业等加强合作,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消费体验升级。引导企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分析消费者潜在需求、偏好及购买决策过程,加强科技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制造设计流程,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数据实时交互监控,严格把控科技产品的生产质量,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发挥电商平台作用,推广更多科技成果。支持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有效发挥电商平台撬动科技消费功能,利用直播电商、短视频营销等方式,加强对科技产品的营销。引导电商平台企业结合“消费促进年”活动安排,围绕科技产品打造特色促消费活动,推出线上科技产品消费专区,推动更多科技产品惠及消费者。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利用好各大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数据,快速洞察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特性的反馈,挖掘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及科技产品优缺点,不断提升用户黏性和科技产品的竞争力。   加强对科技产品的宣传推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科技消费宣传周活动,普及科技产品知识,提高国产科技产品的辨识度和知名度。鼓励城市在商业步行街、现代商圈、大型商场等地设置现代科技产品展示区,依托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加强对各地高科技产品的宣传报道,引导形成良好舆论环境,激发科技产品消费热情。(姜 照) 来源:经济日报
  • 多方热议人工智能产业新机遇       编者按   从前沿科技展会到高层对话平台,从上海、重庆到博鳌,从线上到线下……一场场高规格、大规模的盛会中,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各界热议的高频词。赋能千行百业、碰撞创新火花、凝聚合作共识,人工智能产业的新机遇不断被探索发掘,释放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博鳌亚洲论坛:畅想人工智能技术的喜与忧   人工智能何时将超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将带来更多福祉还是风险?应更强调有规矩的“限速”还是助力发展加速……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人工智能”话题热度颇高。短短几天内,就有三个分论坛10余个议题与之相关。来自国内外技术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前景。   科技革命“奇点”还有多远?   科学家通常将人类科学技术“爆炸式飞跃”的时间点,称为科技革命“奇点”。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针对这一颠覆性时刻何时到来,与会专家学者纷纷作出“预测”。   韩国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炅武说,2017年一项针对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预测下一轮科技革命“奇点”将在2045年到2090年之间产生。“如果现在再问同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李炅武认为,人工智能“奇点”的到来,或许会早于人们的预期。他个人预测,“奇点”可能在5年后出现。   近年来,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技术突破,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在国内,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认知”等大模型工具也陆续推出。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即便是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也被频频出现的新成果震撼。“如果说过去的发展刻度以10年计,现在已变成5年甚至1年。”有专家说。   李炅武说,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等技术互相赋能,丰富的数据、算力、能源将催生更强大的人工智能,加快“奇点”的到来。   小i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袁辉也认为,大模型的出现被视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次重大技术飞跃。通用人工智能的诞生将带来颠覆性创新。   事实上,“奇点”究竟何时到来,很难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表示,关键不在于“何时到来”,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开始着手准备。   哪些行业将得到正向赋能?   与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持续改善人类福祉方面也蕴藏巨大潜力。   人工智能已成为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总裁雷纳特·别科图尔沃夫表示,各大金融组织已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丰硕成果,如提升效率、丰富体验和降低风险等,在决策流程自动化和优化客户服务运营方面尤其明显。   对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医药产业升级,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也有切身体会。   “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人工智能具有改变工作方式的潜力,应用这些新方法提升了处理和理解海量数据的能力,使我们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开发新的疗法。”博鳌亚洲论坛机构理事、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   苏博科介绍,通过人工智能平台使用生成模型来识别潜在的药物分子,能比传统流程快两倍;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于抗体发现过程中,识别目标抗体线索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3天。   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融合,也在助推变革创新,加速打造更适合每个人、更开放灵活的教育。猿辅导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在走访四川一家偏远山区学校时发现,基于其大模型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给不少孩子带来改变,甚至通过提升学习兴趣,解决了部分学生辍学的问题。“有学生问什么是相对论,当地教师答不上来,人工智能却可以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解释清楚。”他说,大模型发展要“应用为王”“以人为本”,技术应关注并赋能每一个个体。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更多人将可享受精准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创新性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将惠及千家万户。”在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解决现有养老模式商业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说,在赋能社会的应用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向三个方向进一步拓展:“机器+人”“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网络+物”。   如何加强治理实现“智能向善”?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人们不仅有兴奋与期待,也有担忧与不安。   《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冲击就业。此外,人工智能失控或被恶意滥用也会推升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治理应遵循哪些宗旨和原则?如何在释放巨大增长动能的同时确保其安全可控?如何推动全球形成统一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博鳌亚洲论坛上,多项议题与此相关。   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忆及多年前与斯图尔特·罗素的对话,称罗素早已关注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治理问题。时至今日,张亚勤更倾向于认同,人工智能技术应发展与治理并行。   袁辉认为,确保安全可控、实现“智能向善”,需加强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数据、算法、算力及应用场景等;同时,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的研判和防范。   事实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出台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旨在引导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年会会刊上表示,在加强全球科技治理、促进公平竞争和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让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多元价值对齐、缩小数字鸿沟、保护劳动者权益上,世界期待亚洲方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呼吁,要在全球层面进行人工智能的安全伦理治理,共享机遇、共护安全。各国需在建立技术标准、制定电子商务法规与网络安全协议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曾毅提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要向青少年更多教授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我们要理解人类的智能是什么,人类如何思考,人生重要的问题和方向是什么。”   “当人工智能以更高效、经济的方式完成人要做的事,世界将会如何改变?如果机器20秒就能学会知识,人们为什么还要花20年接受教育?”斯图尔特·罗素说,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才应是技术进步的方向,人类文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采写记者:舒静 宋晨 王存福 罗江)   医学装备大会:“人工智能+”让“未来医院”不再遥远   “AI医生”进行问询分诊,医学影像设备智能出具检查报告,医生操作手术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走进日前在重庆召开的2024中国医学装备大会展览现场,仿若走进科幻小说中“未来医院”的场景。   “当前,我们正处于科技大爆炸的全新年代,AI大模型、元宇宙、‘数智’医疗等技术日趋成熟。”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赵自林说,新技术和高端医疗装备融合交叉,将在医疗健康领域催生出一系列颠覆性新产品、新模式、新动能。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提出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   人工智能与医疗碰撞出哪些创新的火花?   “与传统冠状动脉CT检查需要人工摆位、控制心率、患者呼吸配合等不同,这台搭载了人工智能系统的CT机可以在任意心率条件下,无须患者吸气闭气就完成精准检测。”联影医疗高级副总裁夏风华说,人工智能的加入让医学影像检查更加迅速、精准,既给医生“减负”,又让患者的体验更舒适。   而在手术机器人展区,一台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模拟手术场景——高度灵活的机械臂、三维高清视野和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让更加精准、微创的手术成为可能。   “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手术机器人可以让医生拥有更强的大脑、更精确的双眼和更灵活的双手,缩短医生学习曲线,让操作更精准、创口更小,患者的恢复也更好。”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刘雨说。   人工智能+医疗,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人工智能+医疗’可以提升医院效率和医生能力,而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调研员沈剑峰说。   大会上,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等5G远程手术400多例,最远跨越5000公里,有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边远地区群众;AI智能影像分析产品赋能基层医疗,提升基层医生脑卒中等诊断水平,挽救患者生命……   “‘智能+远程’医疗打破了技术和地域的时空壁垒,可以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医疗装备深度融合,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深入推进,为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说,下一步将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更智能的医疗设备、更全面的网络互联、更具价值的人工智能应用……参展企业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人工智能与医疗的融合在未来大有可为。   “要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推进医学装备高质量发展,为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说。   (采写记者:徐鹏航 顾天成 周闻韬)   具身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前沿成科技竞争新高地   近日,首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4)在上海举行。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正逐步走进现实,成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脑”“力”融合培育新引擎   具身智能,即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1950年,“计算机之父”图灵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概念,但之后具身智能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机器学习算法及软硬件条件限制了其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认为,如今,“得益于更先进的算法、海量的数据和成熟的软硬件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具身智能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即将到来。”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深度学习、大模型、ChatGPT到Sora,逐渐地逼近通用智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表示,具身智能是物理世界通过传感器映射到数字世界,通过学习走向AI的一个重要场景。具身智能的发展和落地应用,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上海市2023年印发《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明确提出,重点攻关具身智能等先进技术。近期,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融合发展。   “当前上海正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表示,为此,上海将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努力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策源高地。   徐汇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打造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区。今年的《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大模型驱动元宇宙、具身智能“两翼”跃迁发展,“脑”“力”融合,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   据上海市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介绍,徐汇区近期率先在上海全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将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开放协同创新、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加快引进优质企业、鼓励总部机构落户等10项内容,最高补贴可达3000万元。   “除了这10项扶持政策外,徐汇区还有16个综合性政策和其他产业政策,符合这些政策的领域和企业同样可以享受。”俞林伟表示,他邀请国内外相关企业、创新创业团队来徐汇发展,与徐汇共启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征程。   垂直领域蕴含广阔前景   今年被业界视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业内人士看来,具身智能在居家养老、智能安防、抢险救灾、野外巡检、海洋作业等领域拥有广泛前景。   目前很多具身智能公司都在谈机器人本体、智能本体,下一步将把这些本体融合到自动化生产和社会的各个垂直领域,这也是中国具身智能技术落地非常重要的机会。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机器人旗舰期刊ROBOTICA主编戴建生表示,智能机器人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进行变形。   从制造领域的工业4.0,到未来出行、大健康、农业机器人、家庭机器人、智能教育等,未来都将有机会孵化出一批重要产业。   “现在我们销量最大的还是扫地机器人,但是在图书馆机器人、物流服务、救援服务、有限环境下的自动驾驶等已经初现端倪,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与产业结合已经有了雏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认为,未来,在机器人制造、现代农业服务、家庭服务、自动驾驶等方面,具身智能都会带来巨大驱动力。   在上海,一些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在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应用。近日发布的2024年上海10个细分赛道投资机遇清单显示,上海傅利叶、智元机器人等多家企业已发布人形机器人。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为导向,上海正持续推进机器人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攻关,电驱动关节、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正加速突破,有望在三年内实现1000台规模化应用示范。   近日,徐汇区牵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共同打造上海具身智能创新中心,重点支持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及其应用领域,推动徐汇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拓展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根据徐汇区的相关扶持政策,将对具有行业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技术,在徐汇实施场景建设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的支持。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通发展   业界认为,具身智能是典型的多学科技术交叉行业,对软硬件、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有着迫切需求。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易明表示,具身智能是智能科学发展的新范式,目前大家只能依赖“人类的智能”以及人类文明的成果来研究智能的本质。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表示,具身智能研究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学术界与企业界的紧密合作。   产业联盟是整合优化资源、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在2024中国具身智能大会上,上海具身智能产业与创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初始成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   据介绍,上海具身智能产业与创新联盟将持续发挥要素聚集、产业赋能、桥梁纽带等作用,聚焦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创新产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人工智能高地的创造力、影响力、品牌力。   “通过成立产业和创新联盟,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骆大进表示,这将为上海和全国的具身智能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智慧,注入新的活力。   (采写记者:高少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国产工业机器人积极构筑新型工业化之基       工业机器人主要由伺服系统、控制器与减速器三大核心零部件组成,是新兴技术的载体、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装备。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在上交所近日举办的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第七期“工业机器人新演进”活动上,绿的谐波、埃夫特、步科股份、禾川科技四家工业机器人领域代表企业,与多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深入探讨工业机器人推进国产化进程中的成就和挑战,以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路径与机遇。   工业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   在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从整机、基础部件、软件等多方位加大支持工业机器人技术突破及转化应用的力度,助力国产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达全球第一,在这一过程中,绿的谐波等科创板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加速崛起,成为我国工业机器人“金名片”。   “作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减速器占机器人的成本可达三分之一,具有降低输出转速、增大输出扭矩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谐波减速器被哈默纳科等日本企业垄断,价格高昂且交货周期较长,制约了机器人厂商生产及服务。”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总经理张雨文表示,“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谐波啮合齿形‘P型齿’结构,实现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带动国产应用端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公司已实现减速器全产业链覆盖和规模化生产,国内市占率超60%。”   机器人整机龙头埃夫特历经17年的发展成长,如今已跻身国产机器人第一梯队,坐稳国产喷涂机器人“头把交椅”。   埃夫特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品体系,包括9个系列、60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在光伏、锂电、电子等诸多行业进入头部客户并形成稳定复购,部分细分市场优势明显。谈及公司一路走来取得的成绩,总工程师肖永强深有感触:“2015年是公司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制,正式成为一家完全自主独立运营的企业,当时规划了未来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是2021年至2022年,公司对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梳理,明确以工业机器人产品为核心,将资源聚焦于工业机器人业务,这一战略推动了埃夫特近几年工业机器人产销量的持续快速提升。”   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动力系统”,是核心零部件中国产化率较高的部件。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军企业禾川科技董事长王项彬介绍:“公司经历了逐步切入工业机器人的过程。2011年公司成立后以PLC控制器起家,进入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2013年以后逐步延伸产品线至伺服、低压变频器领域,2015年突破磁编技术,是国内首家突破磁编技术编码器的企业。公司介入伺服市场的时间点不算早,但经过不懈努力,通用伺服系统国内占有率位居第二,打破了外资品牌在中高端伺服系统市场的垄断格局。”   与禾川科技不同的是,步科股份深耕低压伺服系统这一细分领域,如今在移动机器人应用端形成显著优势。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唐咚介绍:“公司最早从事自主研发人机界面研发,也是国内较早从事低压伺服系统开发的公司之一。从医疗切入,到工业移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升级迭代,向更多应用场景迈进。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公司在国内移动机器人核心动力部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并占据国内低压伺服领域市场份额第一。”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为制造业重要的生产工具,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广泛,可在汽车、新能源、电子等各场景中实现人工替代。工业机器人发展,是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实现产业体系安全可控的重要基石。   关于新质生产力,埃夫特总工程师肖永强结合自身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丰富经验,谈到自己的理解: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工业机器人主要表现在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两大方面。制造业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这离不开工业机器人的助力,可以说,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都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张雨文介绍,绿的谐波自始致力于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共承担、参与了超过10项国家级技术攻关、重点研发项目,从基础原材料的研究和选择、零部件粗加工、精密加工到谐波减速器整机的装配,公司均能自主完成,产品全产业链覆盖优势明显。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与数字化是步科重点打造的技术平台,也是助力客户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唐咚介绍,步科股份始终围绕先进制造发展需求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创新推出物联型人机界面,业内首创的集成式伺服轮,无框力矩电机等一系列产品,不断助力工业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和工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工业需求升级打开产业新赛道   几家企业认为,通过工业机器人创新升级推动加快实现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自主可控,已成为行业共识,无论是国产化还是新技术演进,都将为国产机器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绿的谐波表示,公司紧抓机电一体化趋势,将谐波减速器与电机、传感器等组合,不断丰富和优化相关产品结构,带动全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将紧跟下游市场需求,抢先布局旋转关节、电液驱动关节两大主流技术,满足未来移动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等领域的需求。   埃夫特表示,公司将继续聚焦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的核心技术、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抓住窗口期和机遇期,实现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升。同时,持续推进品牌和市场全球化开拓。   相较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有非常高的自由度,意味着能胜任更复杂、更柔性的任务,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涉及机械、电气、传感、控制等多个学科交叉,成为多方竞逐的新赛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科创板公司已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这一未来产业。例如,绿的谐波主要布局于旋转关节,包括轻量化、小型化的精密谐波减速器,高功率密度的无框力矩电机,高速高响应伺服系统等产品集成应用等;步科股份无框力矩电机已迭代至第三代,得到协作机器人市场充分验证和认可,未来将进一步推广至人形机器人关节应用中;禾川科技于2023年成立了人形机器人事业部,相关产品覆盖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编码器、传感器等多个类别。   与会公司表示,国产机器人将积极拥抱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浪潮,在科创板助力下,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为中国制造注入不竭动力,为全球工业贡献中国智慧。(记者 张纹)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无需“插电”的发光发电纤维       记者近日从东华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由其编织制成的纺织品无需依赖芯片和电池便可实现发光显示、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   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被认为有望改变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对功能性纤维开发以及智能纺织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当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在健康监测、远程医疗、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刚性半导体元件或柔性薄膜器件等,由智能纤维编织成的电子纺织品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柔软度,但目前智能纤维开发多基于“冯·诺依曼架构”,即以硅基芯片作为信息处理核心开发各种电子纤维功能模块,如信号采集的传感纤维、能量供应的发电纤维等,复杂的多模块集成必然增大了纺织品的体积、重量和刚性。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纤维在无线电场中发出了光。以此为基础,课题组开创性地提出“非冯·诺依曼架构”的新型智能纤维,实现了将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集成于单根纤维中。   课题组成员杨伟峰表示,电磁场和电磁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电磁能量就是这种新型纤维的无线驱动力,而人体作为能量交互的载体,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使原本在大气中耗散的电磁能量优先进入纤维、人体、大地组成的回路。记者看到,仅是用手轻触,这种添加了特定功能材料的新型纤维便呈现了发光发电的神奇景象。   据介绍,新型纤维具有三层鞘芯结构,芯层为感应交变电磁场的纤维天线(镀银尼龙纤维)、中间层为提高电磁能量耦合容量的介电层、外层为电场敏感的发光层,原材料成本低,纤维和织物的加工都已有成熟工艺。   在不使用芯片和电池的情况下,科研人员还通过这种新型纤维实现了织物显示、无线指令传输等功能。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研究员侯成义表示,新型纤维有望运用到服装服饰等日用纺织品中,当它们接触人体时,可通过发光进行可视化的传感、交互甚至高亮照明,还能对人体不同姿态动作产生独特的无线信号,进而对电子产品进行无线遥控,这些新功能或会改变人们智慧生活的方式。   课题组表示,深入研究如何让新型纤维更有效地从空间中收集能量,并以此驱动包括显示、变形、运算等在内的更多功能,将是团队下一阶段的工作。(吴振东、余敏之)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