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学会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9月21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沈阳召开,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孙英贤教授及当选主委、副主委、常务理事、理事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实现医工互补、协同发展,为心血管病学科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提供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会上,介绍了专委会筹备情况、成员构成以及今后发展规划,并强调专委会以开放、创新、转化为主要特征,吸纳了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基础、人工智能、生物信号处理、医学大数据、药物设计、医用材料、数理统计、卫生经济、量子物理、自然哲学、成果转化等多机构、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能够形成从理论创新到医疗应用的完整路径,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提升及产品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明确了专委会搭建高质量交叉学科交流的学术平台、建立跨学科的合作机制和团队、培养医工交叉人才的宗旨方向,将努力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快速向前发展,为促进医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疾病诊治等发挥积极作用。
  • 揭秘天气预报——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走进文艺二校新宁小学 9月26日,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沈阳市科协主办,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沈河区文艺二校新宁小学、保利社区协办的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传递科学梦想”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沈阳市沈河区文艺二校新宁小学,师生4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作为中国科协2024年社区科协服务试点共建重点支持项目,以“揭秘天气预报”为主题,由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科学传播专家、省行业首席气象专家王晓丽老师主讲。 讲座中,王晓丽老师首先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开场,引导孩子们思考日常生活中与天气相关的现象。随后,她逐一揭示天气预报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包括气象卫星的观测、雷达回波的探测、气象模型的模拟以及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气象知识,王晓丽老师还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卫星云图、雷达图等气象资料,并详细讲解了它们的解读方法,同时她还特别强调了科技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作用。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气象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科学的魅力。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将以王晓丽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揭秘天气预报”科普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宁小学的师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期待着未来绽放出更为绚烂的花朵。
  • 辽西地区——肿瘤心脏病学学术会议召开 9月21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心脏病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头颈肿瘤内科共同发起的“辽西地区——肿瘤心脏病学学术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全国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为推动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会议邀请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凤奇教授、刘莹教授以及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翟振华教授等专家进行精彩讲座。方凤奇教授带来的《肿瘤心脏病学早期筛查与诊治》,为临床医师拓宽了诊疗思路;刘莹教授的《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评估和管理》,为肿瘤治疗中的心血管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指导;翟振华教授的《靶免联合治疗所致肿瘤患者心血管毒性研究进展》,聚焦前沿研究,为肿瘤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小会教授进行了病例分享,引发了热烈讨论。 专委会积极组织学术会议,搭建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综合能力,更为推动肿瘤心脏病学研究领域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 科普盛宴燃爆校园 视听交融畅游科技——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走进河北街第二小学 9月26日,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沈阳市科协主办,沈阳市和平区科协、区教育局、区民政局承办,和平区河北街第二小学、河北社区协办的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传递科学梦想”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沈阳市和平区河北街第二小学。 此次活动作为中国科协2024年社区科协服务试点共建重点支持项目,以“AIGC与影游融合时代”为主题,由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辽宁大学石竹青教授为孩子们揭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影游融合时代的神秘面纱。石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带领学生步入AI世界。她展示了AI如何助力电影制作,从角色设计到场景构建,每一帧都蕴含着科技的智慧与艺术的灵感。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了解到了AIGC与影游融合的前沿知识,更通过观看视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乐趣与魅力。
  • 辽宁省首届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在省图书馆举办 9月26-27日,由辽宁省图书馆学会、辽宁省图书馆主办,辽宁省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分会承办的“辽宁省首届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在省图书馆举办。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本次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分为专家报告、案例分享、经验介绍和现场研讨四个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并思和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宋卫分别以“儿童阅读推广的理论与方法”“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范并思教授介绍了儿童与儿童阅读基本理论,分析儿童阅读推广的目标、资源和管理,并结合实践深入讲解了图书馆员如何做好儿童阅读推广的理论与方法。宋卫馆长以新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所面临的机遇为切入点,阐释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为大家重点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实践案例,探讨了未来工作的发展趋势。陶俊岩等四位学员分享了在少儿阅读推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创新做法和深刻体会。辽宁省图书馆少儿服务中心侯小云主任介绍了省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经验。同时,为提升参训学员的实践技能,培训班组织100余名学员在省图书馆少儿服务中心进行了现场交流研讨活动。 本次培训实现了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工作启示和借鉴,为推动我省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 从数学创新漫谈到弘扬科学家精神——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走进南京九校 9月25日,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沈阳市科协主办,沈阳市和平区科协、区教育局、区民政局承办,和平区南京街第九小学、桂林社区协办的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传递科学梦想”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九小学。此次活动作为中国科协2024年社区科协服务试点共建重点支持项目,以“从数学创新漫谈到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由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理事长马乾凯教授主讲。 马教授在数学创新应用趣味科普体验中,提出有趣的数学创新问题,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分享答题思路,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和创新应用的广阔前景。随后的“2024爱沈阳速算二十四”环节紧张刺激,选手们争分夺秒,展现出了高超的计算能力和敏捷的思维。最后大家共同探讨了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引起了现场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 此次活动不仅为九校师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弘扬了科学家精神,激励同学们投身于科学创新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推动大连海洋装备行业协同创新发展对接交流会在大连举办 9月26日,由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大连市企业服务中心主办,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承办,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等协办的“推动大连海洋装备行业协同创新发展对接交流会”在大连举办,来自船厂、船级社、配套企业、高校等近百人代表参会。会议围绕前期专家入企服务成果进行总结,发布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产配需求、优秀项目推介和科研成果展示等内容,提供国家、省、市专项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务方案解读。 本次会议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共同推动大连海洋装备行业的创新发展,共同迎接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特邀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验船师、高级工程师纪涛介绍船用产品发展趋势及认证相关要求;学会副理事长、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院长隋江华作行业人才培养报告,分享高校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新成果和新举措;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孙锋讲述校企协同科技创新驱动及企业高端航运装备升级转型;会员单位大连石岛工业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史军彬作“小巨人”企业的成长简述;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运龙发布科研成果并展示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应用场景;大连海洋大学博士沈烈介绍高密度聚乙烯船舶的推广应用。 这次对接交流会是“专家进企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大连海洋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并搭建一个高效、开放的对接平台,助力大连海洋装备行业协同发展。    
  • 省水利学会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9月15至25日,辽宁省水利学会举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并组织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为传播科学思想,展现科技魅力,让在校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利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省水利学会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举办“学会课堂”活动,邀请杨冬鹏博士和刘恒博士分别作了《水工混凝土检测新方向》和《智慧水利助力辽宁水利高质量发展》讲座。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群众生命安全防线,学会组织科普志愿者走进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街道鲁园社区和辽阳灯塔市大河南镇为居民讲解《防灾减灾知识与避险自救措施》,张贴“洪涝灾害自救知识”挂图,分发了科普宣传手册并与现场听众开展互动。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会组织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师生来到省科普基地——石佛寺试验研究基地开展水利科普实践活动,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农田所陈伟所长为师生们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农业灌溉设施、旱田农业灌溉以及基地的平台建设等情况,与中国水利学会、省地震局和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开展了“专家讲科普”活动,特邀省地震局焦明若研究员和省环境科学学会专家曲建伟讲授《地震、地震灾害与应急救援》和《核安全与新能源之辩》课程,为大家搭建了地震、核安全科普学习平台。 同时与中国知网合作,为水利科技工作者免费提供《水利科技创新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的查阅和下载;开展2024年辽宁优秀水利科普作品征集和“辽宁省水利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招募活动,活动通过“科普中国”网站、学会公众号等平台发布。
  • 省创意农业研究会学会服务站举办“迎国庆乡村旅游节”活动 9月29日,在省创意农业研究会专家服务团队策划和协助下,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首届“迎国庆 五彩乡村旅游节”在学会服务站莲岛村张雪家庭农场成功举办。顺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农业企业、行业协会、新型经营主体代表,省农科院创意农业科技服务团队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旅游节开幕仪式上举办了乡村文化展演,参观了张雪家庭农场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并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品尝、体验,营造出“迎国庆、庆丰收”的热烈氛围。省创意农业研究会副理事长、省农科院规划院袁立新研究员介绍了研究会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近年来,创意农业研究会在张雪家庭农场建立学会服务站,组织省农科院创意农业技术团队实施农旅融合科技示范项目,制定农场发展规划,指导当地将特色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发展创意农业,引进推广优质水稻、黏玉米、特色甘薯、油鸡等优新品种及配套技术10余个,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同时带动村域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科技引领,小农场带动大乡村”的乡村振兴有效路径。  通过举办旅游节,展示了当地乡村振兴新面貌及服务站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起到了重要宣传带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也为学会服务站建设提供了借鉴。
  • 科技服务助力丹东草莓产业发展 为更好地推进省级学会与地市科协“会地”合作,推动人才、技术、成果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对接,近日,由省科协组织的“丹东草莓产学研合作座谈会”在辽宁省农科院举办。会议由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刘爱群主持,省科协学会部参加了本次会议。  座谈会上,丹东市农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丹东市草莓产业协会代表孙义就丹东草莓特色产业发展做了情况介绍。省园艺学会专家与企业协会就如何深度挖掘丹东草莓品性提高、新品种引进、种植管理技术和鲜果质量快速检测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会上,针对丹东市草莓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省园艺学会将集聚省级学会科技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科技服务团,为当地柔性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提升当地的草莓果品质量,强化品种优势和品牌潜力,延长全产业链,推动草莓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推进农业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的草莓种植基地。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李贺,省农科院蔬菜所草莓研究室主任刘晓荣,以及丹东市科协副主席李旭等参加了本次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