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举办世界唐氏综合征日科普直播活动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妇幼保健及遗传细胞学专委会携手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沈阳广播电台于3月14日-21日举办“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唐筛、无创、羊穿怎么选”线上科普直播讲座。 讲座邀请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李妍主任和贾悉主任共同为观众讲解“什么是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病因””唐氏儿的表现“”如何进行产前检查“等问题。直播中,两位主讲人生动形象的讲解以及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吸引了千余名准妈妈和关心孕期健康观众的在线参与。直播间观众们积极互动,踊跃提问,现场氛围热烈。 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引导生育妇女做好孕期保健,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
  • 葫芦岛市科协召开四届五次全委会议   3月27日,葫芦岛市科协召开四届五次全委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国科协十届八次全委会、省科协九届七次全委会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变更、增补市科协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事项,推选了省科协十大代表和委员候选人,听取审议了葫芦岛市科协2023年常委会工作报告,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锚定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和葫芦岛“一通道六基地”建设,积极搭建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平台,构筑大联合、大协作社会科普工作新格局,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和科协智库建设,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葫芦岛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葫芦岛市科协四届委员会委员、市科协机关各部室、县(市)区科协有关人员60余人参加会议。
  • 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四届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3月19日上午,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四届一次会员大会在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演示厅召开。来自5所大学、13家企事业单位的218名代表参加会议。省科协有关负责同志、盘锦市科协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学习传达了全省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大会及省科协九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听取和审议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和监事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学会章程修订草案》《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修正草案》,选举产生了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四届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职务。 会议要求,打造高水平科技社团,要坚持党建引领,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学会工作全过程,提升学会组织力和凝聚力;要推动技术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强化宣传科普,运用多元化媒体平台,扩大学会的学术及社会影响力;要打造学术平台,充分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贡献力量。 第四届学会理事长季东民表示,接下来,学会将立足“准确定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培训,打造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创新,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强宣传,提升学术影响力”“完善体制,增强学会的凝聚力”等五项重点工作,为辽宁省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等作出更大贡献。
  • 营口市科协十届二次全委会议召开 3月25日,营口市科协组织召开十届二次全委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情况,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凝心聚力。 会议传达了中国科协十届八次全委会、省科协九届七次全委会会议精神,变更增补营口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推选辽宁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审议通过营口市科协十届二次全委会工作报告。 会议表示,今年,全市科协组织要紧扣发展大局,牢记使命担当,以做好四个服务为主线,奋力书写好政治、发展、使命、改革四张答卷;要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科技支撑,瞄准公众需求,夯实组织建设,广泛凝聚带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勇毅前行、勇攀高峰,不断推动发展提质、科技提升、创新提效,为营口振兴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营口市委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 辽宁省科技馆举办与沈阳市育源中学馆校合作签约仪式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发、创设丰富多元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科技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作用。3月26日,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与沈阳市育源中学馆校合作签约仪式在省科技馆举行。 馆校双方就合作内容的顺利开展和各自优势如何发挥进行了交流。在未来的计划中,省科技馆将进一步推进科普活动资源与育源中学课堂教育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省科技馆公共资源的作用,为师生们提供更多的科普服务,让学生亲密接触科技展品,通过情景教学和教学互动体验科技展品,感受科技魅力,掌握科学知识。 育源中学校领导及学校教师参观了省科技馆常设展厅、科普特效影院等。育源中学校领导表示:一定要把握此次馆校合作机遇,利用好科普资源共享、科技馆自主研发课程,加深校本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学校教师表示:科技馆是省内一流的校外课堂,学生在馆内进行探索学习将受益匪浅,身为教师,要利用好馆校合作项目,结合校内外课程,拓展课堂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辽宁省科技馆的馆校合作课程坚持“对接课标,区别课堂”的理念,经过一次次馆校合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参与师生在活动当中尽情探索、创造,用科学的视角观察世界,感知科学的奇妙。馆校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们打开科学的大门,启迪科学的思维,点亮科学的梦想。 未来,辽宁省科技馆馆校合作将不断深化,找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交集,充分整合知识原理、活动设计、师资培养、课程标准等多种因素,强化合作方案设计,完善过程评价体系。通过馆校合作推介会、培训学校科学教师等形式,与更多中小学校达成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学生科技教育。
  • 凌源市科协开展第37届“科技之冬”系列活动之食品安全进基层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3月22日,凌源市科协联合四官营子镇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镇政府门前开展第37届“科技之冬”之食品安全进基层活动。 在科普知识展板前,工作人员向居民宣讲“食物的保质期如何计算”“超过保质期食用是否安全”“无糖食品为什么能带有甜味”等食品安全相关科普知识,发放生活百科、疾病预防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现场解答科普问题100余条。 市科协通过科普宣传进基层活动,在宣传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居民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的热情,为居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力量。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举办健康备孕中国行科普讲座 3月8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育龄期心血管疾病女性健康教育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举办“健康备孕中国行-——保胎及孕期产检注意事项科普讲座”。讲座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进行,500余名准妈妈和关心孕期健康的观众在线参与。 讲座邀请专委会主任委员葛静教授就定期产检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各项产检指标的意义、如何生出更健康宝宝、孕期保健的重要性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系统讲授,并就如何科学保胎、预防孕期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直播期间,观众们积极互动、踊跃提问,葛静教授对各类问题予以细致解答。 活动提高了准妈妈们对孕期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强了科学保健意识。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公众健康福祉付出更多努力。
  • 朝阳县科协“科普讲堂进农家书屋”系列培训活动走进杨树湾 3月20日上午,朝阳县科协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杨树湾镇人民政府在朝阳县杨树湾镇河西村开展了“科普讲堂进农家书屋”系列活动的第二场培训。 培训邀请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正高级畜牧师苑清国围绕农村养殖业,讲授如何抵御市场风险、畜牧防疫、政策扶持、养殖业技术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并结合朝阳县实际情况进行经典案例分析。村民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活跃。 县科协将持续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将村民所需的农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满足农户需求,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 群众“点单”我服务 精准科普“送上门” 由丹东市科协创办的“丹东科普大讲堂”活动正在火热进行。3月14日,市科协按照微信公众号点单小程序中的点单结果,向振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派出科普“新一单”。 丹东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万里姝主任应邀作题为《话说“颈动脉斑块”》的科普讲座。讲座通过线下科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全市1000余名观众普及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因,颈动脉斑块的危害、临床表现和药物作用效果等医疗知识,实现了科学普及与公众需求的“无缝对接”,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丹东科普大讲堂”自开通以来,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微信公众号线上点单小程序系统,同时组建了一支由115名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和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准备了242堂精品科普课程,成立了13家基层服务站点,实现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科普服务闭环工作模式。 下一步,市科协将不断扩大“丹东科普大讲堂”点单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将优质科普课程送进学校、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单位,更好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 辽宁省科技馆与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3月22日下午,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与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辽宁省科技馆举行。辽宁省科技馆主要领导,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省科技馆相关业务负责同志、辽宁工业大学师生代表共60余人参与活动。 省科技馆主要领导在致辞中表示,省科技馆秉承“开放办馆、学术兴馆、人才强馆”理念,创新开展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普价值引领、展览资源、教育活动、课程研发、人才智力、体系协同等方面的核心优势,与高校携手布局基于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的“大科普教育”和“大思政课堂”,让师生在“科普+思政”的探究与实践中不断感受科技魅力,砥砺家国情怀。同时,省科技馆作为教育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公布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注重挖掘科普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特色化打造红色科普品牌,常态化推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述科学家故事、激发科技报国志向等教育活动,把爱国教育和科学教育紧密结合,致力于将省科技馆打造成高校“大思政课”的校外生动课堂和社会实践平台,推动与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共建合作常有常新,为培养更多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和良好科学素质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领导表示,经过70多年的改革发展,辽宁工业大学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学院此次与辽宁省科技馆开展合作共建,是充分考虑到辽宁省科技馆科技场馆的定位与学校工科类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属性相契合的特点。未来双方将共同致力于联合推动大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开发思政课程教学资源,联合开展科研学术活动,共同探索研究生培养社会实践活动新形式,双方将进一步增进了解、深化合作。 会上,双方领导签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书》,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并为科技馆5人颁发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外兼职指导教师聘书。 此次校馆结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对双方探索“科普+思政”育人模式、促进教研资源共享、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基地育人功能,促进馆校同频共振,加快构建基地共建工作格局,推进形成“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开发特色课程和科技体验项目,完善高校定制“科普+思政”资源包,定期开展思政课堂、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交流互派、论文征集、课题申报、特色研学、科创社团辅导等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争取形成一批独具科技馆和高校特色的“科普+思政”活动品牌和典型案例。 有温度的科技馆,有温度的思政课。省科技馆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在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深入推动科技馆科普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多元融合、双向赋能,高质量实现“科普”与“思政”的互促探索,为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思政教育水平、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科技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