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根据部署,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开展试点。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工作不断深化,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制度体系加快完善,监管经验不断丰富,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此外,监管政策法规持续完善,管理经验不断充实。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正式实施,配套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进一步提升了开放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电信领域监管法规体系持续完善,自2022年《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修订以来,外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外资管理要求进一步优化。   此次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市场竞争和主体活力;通过在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试点开放,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进一步积累电信业开放经验,构筑立体化制度和安全监管体系,为在更大范围内开放奠定基础。   《通告》提出,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根据工信部日前印发的《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方案》,试点地区需在开放创新方面具有一定制度优势,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潜力较大,吸引外商投资制度健全,安全监管保障能力到位,试点示范经验丰富。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评估论证,调研核查安全监管保障体系等,对符合条件的地区作出批复。实施方案获批后,相关地区可以正式开展试点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有序推进电信领域开放工作。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加强政策宣贯,及时总结试点的先进经验、模式、典型案例等并宣传推广;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开展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政策研究,不断优化电信领域市场营商环境。(记者 李芃达) 来源:经济日报
  • 构建高效创新生态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深刻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吹响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集结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做出具体部署。各地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围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和要素改革,构建高效创新生态体系,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各地实践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围绕四方面展开。   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   各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结合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布局,搭建高水平、多层次的实验室和平台体系,系统谋划基础研究,强化原创新、颠覆性科技创新,丰富高质量科技成果源头活水。如,上海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全国首设“基础研究特区”,分两批次在复旦、上海交大等8所院校设立特区,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广东出台科技创新条例,明确要求基础研究投入资金不低于省级财政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的三分之一,同时,依托“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打通科研资金跨境拨付通道,鼓励港澳高校、科研机构承担科技计划项目。   加快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创新及‘从0到100’的颠覆性创新,需要风险投资作为“催化剂”。多地政府设立按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如,浙江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的运作模式,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及其15大战略领域、“9+6”未来产业进行投资。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该过程不仅关乎创新价值的实现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释放,更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各地把“硬科技”支撑和“软服务”加持相结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枢纽,破除成果转化的“中梗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如,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积极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江苏颁布《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提出3年内打造20家以上省概念验证中心;浙江杭州已陆续建成30个概念验证中心,积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安徽印发《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探索“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新模式,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调动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   以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是培育新产业,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山西、上海、浙江等省份依托新质生产力制定未来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方案或意见,其中,9省份瞄准氢能、核能、储能等未来能源,7省份涉及6G、量子通信等未来网络,6省份强调深海空天、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2024年2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分门别类制定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建立省级领导定向联系未来产业集群机制,高位推动未来产业布局和发展。   与传统产业政策不同,许多省份开始系统谋划产业链政策,以“链式思维”培育新质生产力。如,浙江提出“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支持杭州、宁波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四川提出围绕标志性产品编制产业链、创新链图谱,加速标志性产品企业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优势的标志性产品。   部分省份以数据资源为生产资料,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算法和算力平台为劳动工具,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抓手,通过“数实融合”增添新引擎。如,山东、江苏等省份加快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其中,山东强调统筹布局通用和垂直大模型算力,建成“山东算网”;江苏强调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特色化行业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重庆、四川提出建设全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统筹富余算力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和节能环保水平。北京、上海等省份先后提出建设数据交易中心和完善交易制度,加速数字产业化进程。   以“双碳”目标引领绿色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许多省份以“双碳”战略为牵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如,上海瞄准氢能、高端能源装备、低碳冶金、绿色材料、节能环保、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广东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的“绿色企业”创建标准,截至2023年6月,累计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9家,绿色制造名单总数居全国首位。   针对近些年来国际“碳壁垒”渐行渐近的态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多地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碳溯源、核算和交易。如,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部署开展重点产品或行业“碳足迹”认证,浙江还率先制定《产品碳足迹评价通则》地方标准,北京发布了碳中和、碳足迹核算指南地方标准。2024年年初,江苏上线了首个产品碳足迹实时管理平台,出台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山东、广东、福建、内蒙古获批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   多数省份提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或碳汇(碳票)交易试点。为示范引领绿色低碳发展,多地优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工具,引导企业降耗升级、绿色发展。如,山东建立财政金融协同常态化机制,运用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项目投资力度。北京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四川、重庆等积极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型生产关系,重点是要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引导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优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目前,各地主要聚焦国企、民企、财税和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如,上海实施新一轮150项改革措施,探索一批衔接国际通行规则的创新举措;重庆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优化民营经济服务机制。   同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突破行业、领域壁垒,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如,上海实施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推进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浙江设立20家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优化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和科技评价制度,以“机制+实例”方式探索经验做法;山东制定《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工作机制》,梳理明确重点协同事项清单,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强化各领域工作协同。   此外,多地依托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大的改革、更大的发展。如,上海、福建等10余个省份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功能;江苏主动适应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前瞻开展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等工作,鼓励发展绿色贸易;湖南发挥自贸试验区平台功能,高标准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积极争取中非新型易货贸易试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和基础各不相同,但只要因地制宜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锚定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大特征,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破解创新链好技术到产业链新应用之间的难题,就能更好地实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黄征学 潘彪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依靠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凸显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历史的角度看,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于技术创新,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命,不断推动工业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正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新趋势、新方向。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深远的时代背景,而且契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   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坚实基础   任何一个大国,要维系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保持持久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必须依靠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方面,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更高,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些堵点难点,经济体量规模巨大,实现高速增长的难度也在加大,传统的粗放型增长路径难以维系,必须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动能,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另一方面,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国家间竞争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高科技领域,特别是“硬科技”的较量。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超强的制造产能优势以及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关键在于发挥好两大优势,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不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主要以高效能、高质量为突出特征,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涵盖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水平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加强国家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完善科技创新体制。近年来,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党和国家推出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尤其是,2023年3月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科研项目,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协调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从而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二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提高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测算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2.71%的平均水平。截至2023年9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已突破200万家,其中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25%、17%。   三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速,不断扩大科技竞争优势。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按照全球前2500家企业的研发投资额进行统计,2022年全球研发投资总计达1.25万亿欧元,同比增长12.8%,美国、中国的占比分别为42.1%和17.8%。   同时,也要看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我国虽然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但是在前沿科技的产业化、基础研究等方面尚存在短板弱项。我国虽具备比较完备的制造产业链体系,但中高端制造业的部分领域亟待提升,高科技领域短期突围的难度较大,需要深耕细作,前沿科技的专利数量较多,但距离成果转化、市场应用以及规模上量还有一定差距。   多向发力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主线,紧密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主要从四个方向深入推进:第一,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资金投入、项目管理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统筹推进重大科技攻关,深耕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第二,加快构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体系,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人才政策等多个维度,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形成政策合力、同向发力,释放我国巨大的工程师红利,发掘巨大的人力资本潜力优势,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第三,加快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紧跟国际科技前沿,谋划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新一代通信技术等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抢占新赛道;第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坚持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广泛吸纳世界科技人才、资金、技术,以多点突破、全面开拓的姿态,扩大科技投融资、科技贸易以及科技教育研发等合作交流,为高水平科技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展望未来,全球化范式加速变迁,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白热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有利因素要明显好于不利因素。我国的经济体量已经稳居世界前列,高水平双向开放步伐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尽管遭遇“逆流”,但发展前景可期,蕴藏巨大潜力。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将释放巨大潜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拥有超大国内市场和超强制造能力,在越来越多的前沿领域逐步具备领先地位,将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加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另一方面,我国在工程科技以及科技人才资源等领域具备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充足的物质保障,在新能源、半导体、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国际竞争优势,全球范围内搭建了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不同领域的“朋友圈”,未来将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共建“一带一路”以及“金砖+”合作机制等拓展合作交流空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积极的国际环境。   (潘虹 作者系南通大学副研究员。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苹果手机一季度出货量 同比下跌近10%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15日,研究机构IDC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苹果智能手机iPhone出货量为5010万部,较去年同期的5540万部下降9.6%;在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中,苹果第一季度同比跌幅最大,三星重夺销量冠军。   IDC数据显示,全球第一季度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7.8%,达到2.894亿部,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出货量增长。分析指出,尽管宏观经济面临挑战,但第一季度出货量数据有力地表明智能手机市场正在复苏中。   第一季度中,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010万部,与去年基本持平,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20.8%,而苹果iPhone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20.7%下降至17.3%。2023年,苹果销量首次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冠军。   另据市场研究机构BCI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荣耀手机在中国激活量同比增长12%至1074.2万台,占市场份额15.8%,排名第一;华为手机在中国激活量同比增长81%至1058.4万台,占比15.5%,排名第二;苹果手机在中国激活量则同比下降20%至1056.9万台,占比约15.5%,排名第三。小米、vivo、OPPO分别位居第四、第五、第六。   在全球市场方面,有分析师表示,苹果一季度全球出货量下跌较为明显,在中国、北美、欧洲几大市场均出现下跌。分析师预计,今年上半年苹果手机业务的整体表现会比较差。至于第三季度的表现,则主要看iPhone16系列的产品力如何,以及能否在人工智能(AI)领域有所建树。   最新财报显示,苹果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195.8亿美元,其中iPhone营收697亿美元,占比58.28%,Mac营收77.8亿美元,占比仅6.5%。AI芯片的加持,有望为苹果低迷的Mac产线提振销量,改善产线结构比例。   在手机业务不景气的背景下,PC业务被苹果公司寄以重望。就在近期,苹果宣布,将于2024年6月10日至6月14日举行全球开发者大会。据媒体透露,苹果准备在大会上展示一系列AI新功能。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在反垄断方面频频遭遇诉讼。今年3月,美国司法部指控苹果公司涉嫌存在垄断行为,对消费者、开发者和竞争对手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美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表示,苹果公司之所以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保持垄断地位,并非仅仅通过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还通过违反联邦反垄断法。苹果的策略依赖于排他性、反竞争行为,这损害了消费者和开发者的利益。   起诉书要求法院阻止苹果利用其对应用程序分发、合同和使用私网软件界面的控制来削弱竞争对手,并下令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受苹果非法行为影响的市场竞争环境”。(记者 秦天弘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新华时评|“中国AI”当有“中国志向”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题:“中国AI”当有“中国志向”   新华社记者胡喆   近日,有“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之称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发,一批在中国智能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的项目及个人获奖,折射中国智能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彰显当代中国智能科技工作者之志——既要在技术上争口气,更要在发展中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坚持向善为民。   随着ChatGPT、Sora等的火热,人工智能备受关注。2024年我国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   “中国AI”,志向要求快。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程”。当前,由“算力+数据+模型”形成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到来,我们既要有勇立潮头的信心,也要有以问题为导向、在关键处落子的清醒,必须主攻关键核心技术,要有快人一步、胜人一子的勇气魄力,确保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AI”,志向要追高。人工智能要当好“头雁”,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综合、高度复杂的特征,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应当成为助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的“得力助手”。要通过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迸发。   “中国AI”,志向要奔强。人工智能是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前沿领域,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举行智能科技评选表彰是以凝聚同行共识为主的荣誉鼓励,要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多场景的深度运用,更多抓住经济社会的重点难点,创造更加智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从“人民科学家”吴文俊先生,到一批批获奖的科技工作者,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努力拓展理论和技术应用空间。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志向,“中国AI”向善而行、造福人类。 来源:新华网
  • 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一大批新突破、新技术、新应用,正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昭示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广阔空间。   “算力+数据+模型”形成的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到来   从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到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年会上,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趋势,与会专家共同探究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何谓大模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介绍,大模型是指参数规模在10亿以上、由大规模参数构建起来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方面能够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创造完成的任务。   大模型的背后是大算力。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表示,“算力+数据+模型”形成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到来。我们提出“中国算力网”研究计划,就是希望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再进一步。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2024年我国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党委书记赵春江说。   三条技术路线推动人工智能从弱到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将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郑庆华介绍,人工智能从弱到强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或者回答问题的水平接近人类,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越人类;二是能够支持多种媒体,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的生成;三是能够支持不同场景,可以泛化到其他专业领域。   “我们认为有三条技术路线推动人工智能从弱到强。”郑庆华表示,第一是依托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来推动,第二是采用“神经+符号”协同的方式,第三是打造人脑记忆启发的机器记忆智能模型。   “总体上看,首先解决计算智能,然后解决感知智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实现认知智能。”郑庆华说。   “今年,通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领域的融合创新有望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告诉记者,我国人工智能已广泛赋能到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社区、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19个应用领域。通过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将逐步辐射一大批面向未来的行业应用落地。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和高水平应用   专家指出,海量的应用场景、超大的市场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但相比世界顶尖水平,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仍存在应用场景系统设计不足、重大场景开放程度不高、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在基础性技术等方面还处于弱势。   为加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等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4月13日正式启动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   “只有面向地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和高水平应用,才能打造全方位、多场景、高频次的应用解决方案。”赵春江说。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风向标。有分析机构预测,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8000亿元。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表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应强化整体设计和前瞻部署,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安全治理体系,开拓人工智能新领域新赛道,构建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促进技术与产业更快更好发展。(记者 胡喆)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高金吉:人工自愈拓展高危流程工业智能制造、安健发展新途径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赵秋玥)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妥善化解动设备故障率高等安全风险。 拥有32年一线工厂从业经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金吉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对于高危流程工业而言,确保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至关重要。 他认为,真正的创新源于工程实践。“从人工智能到人工自愈,从自动化到自愈化,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门类以及数量最多的装备,应率先开展这方面的探索,为世界做出贡献。”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华网: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您认为当前我们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薄弱点? 高金吉:美国纽约大学怀特(P.K.Wright)教授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布恩(D.A.Bourne)教授合作了一本书叫做《制造智能》,讲的是智能机器在没有人操作情况下能够生产出小批量的产品。我认为,智能机器实际上就是人工智能,没人监管、没人操作就意味着自动化,所以智能制造的初衷就是人工智能+自动化。我觉得,智能制造对离散制造行业能够实现优化自动生产,比如德国提出的工业4.0,应用于机器制造业、汽车行业,都是非常好的。 不过,石化冶金、煤化工等长周期、连续生产且易燃易爆、高负荷的高危流程工业,在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方面仍是薄弱环节,如果生产中断将造成较大损失。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装备能够起到监测诊断作用,如果机器振动等超标能够智能维修,可以提前预警,就能减少造成重大损失。我认为,对于高危流程工业而言,应该在流程智能制造的基础上,考虑到流程工业的安全可靠,因此我提出装备能够“自主健康”是新的发展方向。 新华网:针对您提出“高危流程工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的观点,您认为智能制造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实现人工自愈赋能装备自主健康? 高金吉:如何保证高危流程工业长周期安全运行,我在工厂工作32年,对此深有体会。机器在运行过程中除突发故障外,出现其他故障都会有一个过程, 如果能够在过程的早期发现并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就可以避免故障发生。 依照国际标准,包括智能设备在内,超标停车,人来检修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我回到北京化工大学任教后开始这方面研究,中医讲“自主调控是治疗学的第一原理”,人体的自愈机制令我受到启发。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现在两三百年的时间里,机器出了问题都是靠着人检修,有没有可能实现机器做到自我修复、不依靠人?人工智能会使机器更聪明,人工自愈可让机器更健康,我觉得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3年,我在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过程装备自愈的原理;2010年我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工程自愈论的概念;2018年我在《机械工程学报》发表文章,提出人工自愈、自愈调控和装备自主健康。对于机器而言,看输出是否满足要求,没满足就调输入,这是自动控制;自愈调控是诊断机器产生异常、产生故障的原因和条件,然后想办法能够抵消掉,这样机器就可以既不报警又不停车,实现长周期运转,这对未来装备高质量发展非常有用,所以我在智能化的基础上提出自愈化。 自愈化包括自修复、代偿、故障防止、自愈调控等几方面。人工自愈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溯源诊断,把问题弄清楚,然后自行采取措施。特别注意的是,这个采取措施并不是人为停机采取措施,而是赋予机器的自愈机制。 以发达国家提出的非正常工况管理为例,指的是计算机智能监测发现异常,提醒操作者进行调整。但如果赋予机器自愈机制,让机器去自动识别异常工况,自适应调整,那就不会出现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人工自愈是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人工智能到人工自愈,从自动化到自愈化,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我认为,在我们在装备设计的时候就应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整个工艺过程中考虑到非正常工况的自愈调控,就能够保证装备的安全、过程的长周期运行以及保证高危流程工业高质量发展起来。 新华网:工业互联网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基石。在您看来,这些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果? 高金吉:2012年,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由美国GE公司首先提出,他们要把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工业上,用于400万台旋转机械,后来又推出GE Predix平台。我们团队在讨论时我说到,GE公司做的是航空发动机,团队大部分是IT人员,掌握了3000多万条数据,但他们对民用工业机器并不了解,光有数据还不够,还应该了解机器的故障机理。 1997年,MIT和斯坦福大学组织召开研讨会,讨论因特网如何对机器进行远程监测。同样在1997年,我在广州中设协组织的国际工程设备工程大会上主旨演讲,代表中石化和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以下简称辽化)介绍如何应用因特网对装备远程监测。从学术角度,我们的企业与美国名校基本是同步的。 当年,在辽化试车过程中,很多机组出现振动问题,我们半夜到达现场,观察等待几个小时,发现机组不振了。没想到我们刚回到家,被告知机组又出现振动。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用计算机将数字记录下来,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实际上这就是数字化的开始。 1987年,我们研究所斥资17万美元购置M6000监测系统,没想到在1988年1月就派上用场。半夜11点,机器出现同频振动,监测系统显示四个同频振动都振起来了。我们判断原因是掉叶片,必须开盖检查。当时的情况是,如果开盖检查,将损失3天的生产时间;但如果不打开盖,我判断有可能会出大问题。经过激烈讨论,终于在第二天凌晨6点打开盖,证实了确实由于掉叶片导致机组振动。通过这件事,避免了重大事故,验证了监测系统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来上第二期工程的时候,我建议关键机组也要上监测系统,来保证预警和安全,维修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1991年,当时国际市场上还没有数字监测系统,作为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我就组织仪表厂、机械研究所、信息中心一起研发局域网的监测系统,并在1995年二期工程实现应用,在预知维修、确保安全运行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002年,我在北京化工大学组织团队和中石油合作,开发关键机组基于因特网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把辽化和大庆的装备监测系统放到一个平台上,能够诊断、预警、减少故障。至今已积累故障案例超过2万个。正是这些案例,让我深切地领悟到,要诊断好设备,必须将设备机理与大数据分析有效结合,才能溯源诊断机组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据用户反馈信息统计,实现诊断准确率超过90%。 我国高危流程工业开展智能诊断工作较早。早先辽化从法国引进的关键机组运行中经常出现振动问题,应用便携仪器检测和从国外引进的M6000实时监测系统,1985年我们自主开发了监测诊断维修决策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状态维修建议书,指导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去维修,并要求各厂执行后要反馈结果,以完善我们的诊断知识规则。 正是基于监测诊断系统,辽化当时13台关键技术、400多台重要设备,十年间故障停车台次减少90%,同时延长了运转周期,从全公司一年一大修,变成三年两修,再到后来三年一修,走在行业前列。监控诊断系统的作用是能够把问题搞清楚,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考虑如何让装备自愈,不再发生故障。 新华网: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人工自愈对于推进智能安健制造、新型工业化起到哪些助推作用? 高金吉:人工自愈可以赋予装备自主健康。流程工业企业分为资源规划系统ERP、生产执行系统MES和控制系统PCS三个层次,但实际上对高危流程工业还不够,因为在安全方面只是采用国际标准。这意味着如果超标了,机器就得停下来检修导致生产中断,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产生其他问题,造成更大损失。因此我提出应该加上第四层,即故障自愈和异常工况自愈调控系统。 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我觉得第四次工业革命应加上人工自愈和装备自主健康,并应用故障自愈调控系统和非正常工况自愈调控系统,才能保证流程工业安全可靠、自主健康长周期运行,又能提高效益,这一点我觉得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智能制造中还没有提到这个问题。我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工业门类和数量最多的装备,应率先开展这方面的科技发展战略,在保证机器能够长周期安全运行、无人值守、智能安健制造方面走在前面。 新华网:如何推进智能安健制造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您建议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高金吉:首先,我们国家应该鼓励原创,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应该鼓励我们工厂的工程技术员、科技人员在实践一线提出的原理和方法。实话说,我国石化工业互联网研究和应用是走在靠前的,应该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 其次,我们现在考核的一流学科都是延续下来的传统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置是否最合理并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真正的创新不是靠单一学科,而是靠特色和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都是交叉学科,所以要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我们团队从2001年开始建设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做了很多交叉学科创新的事。我觉得应该在鼓励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更应该鼓励特色和创新交叉学科,这点非常重要。 第三,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除了搞智能化外,也应该搞自愈化,特别是现在提出来要设备更新。我们原来是想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应该把自愈化技术加进来,让它保证安全长周期运行,或实现无人值守本质安全化。 装备更新不能只图短平快,得经过测试分析,找出设备上的问题。如果设备和过程不和谐,大马拉小车,那应该测试分析然后重新节能设计,在原来基础上改进;同时把健康监测、抑制振动、自动平衡、故障防止等先进技术用到装备上,这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升级。不是说限期把之前旧的换成新机器就行了,新的必须得比原来的好,真正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自愈化升级在役再制造。 最后,我们国家装备门类齐全,数量最多,如何在装备上率先发展新的科技发展战略,用人工自愈和自主健康技术来实现新的科技变革,我们要走在前列。同时鼓励原创、鼓励工程应用,把我国装备制造和高危流程行业搞得更好,对国际上也是贡献。 来源:新华网
  • 新华全媒+|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新华社南京4月14日电 题: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看中国科技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胡喆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一大批新突破、新技术、新应用,正在海量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昭示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广阔空间。   “算力+数据+模型”形成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到来   从大模型与通用人工智能,到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年会上,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趋势,与会专家共同探究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何谓大模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介绍,大模型是指参数规模在10亿以上、由大规模参数构建起来的神经网络模型,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方面能够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创造完成的任务。   大模型的背后是大算力。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表示,“算力+数据+模型”形成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到来。我们提出“中国算力网”研究计划,就是希望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再进一步。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2024年我国首次将‘人工智能+’行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党委书记赵春江说。   三条技术路线推动人工智能从弱到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将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郑庆华介绍,人工智能从弱到强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或者回答问题的水平接近人类,甚至在部分领域超越人类;二是能够支持多种媒体,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的生成;三是能够支持不同场景,可以泛化到其他专业领域。   “我们认为有三条技术路线推动人工智能从弱到强。”郑庆华表示,第一是依托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来推动,第二是采用“神经+符号”协同的方式,第三是打造人脑记忆启发的机器记忆智能模型。   “总体上看,首先解决计算智能,然后解决感知智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实现认知智能。”郑庆华说。   “今年,通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领域的融合创新有望发挥关键作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告诉记者,我国人工智能已广泛赋能到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社区、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19个应用领域。通过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将逐步辐射一大批面向未来的行业应用落地。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和高水平应用   专家指出,海量的应用场景、超大的市场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但相比世界顶尖水平,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仍存在应用场景系统设计不足、重大场景开放程度不高、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在基础性技术等方面还处于弱势。   为加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等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4月13日正式启动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   “只有面向地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和高水平应用,才能打造全方位、多场景、高频次的应用解决方案。”赵春江说。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风向标。有分析机构预测,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8000亿元。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表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应强化整体设计和前瞻部署,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安全治理体系,开拓人工智能新领域新赛道,构建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促进技术与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来源:新华网
  • 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动资金要素向人工智能领域流动,加强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助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优化科技创投生态圈   从搬运上料到螺丝锁付,再到视觉质检和电路板焊锡……高效协同完成一系列高强度复杂精细生产工作的,是一个个搭载协作机器人的“柔性小工”。忙碌的“柔性小工”自重只有21千克,功率仅为传统工业机器人的1/4,却在各自的“工作站”中,分工明确又环环相扣地完成全链条组装工作。   “柔性小工”产自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的长广溪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协作机器人投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能有效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公司战略中心总监陈世恒说,作为柔性智造关键部件,近年来协作机器人市场推广速度持续加快,未来有望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特种领域。   成立于2018年的长广溪智造是一家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科技型企业,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展拳脚”,与“金融活水”源源不断的支持密不可分。   “去年,企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计划大规模量产协作机器人以及汽车智能部件。可业务快速拓展,研发及生产费用需求大幅增长,公司遭遇了流动资金短缺。”陈世恒说,滨湖区政府企业服务专员在了解到企业的难处后,第一时间帮企业与银行牵线搭桥。很快,中国银行、江苏银行和浦发银行派出支行行长和信贷经理组成的入企服务小分队上门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方案包”——包括500万元锡科贷、200万元人才贷和500万元普惠贷;三款产品皆为无抵押信用贷款,利率仅为3%左右,放款周期均在5个工作日以内。   “信贷资金真是‘及时雨’!我们立刻扩充研发团队、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新一代车规级高速协作机器人的研发量产。”陈世恒介绍,目前,AGV复合机器人、人工智能视觉检测工作站、便携式焊接工作站等行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合作伙伴的生产线,今年公司产值预计达到1亿元以上,将实现同比翻番。   “我们结合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特点,利用专利、知识产权、商标等对企业进行精准风险评估,提供更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同时还创新科技金融授信试点模式,下放审批权限至市级分行,建立快速、高效的专项审批通道。”中国银行滨湖支行有关负责人说。   筑巢引凤来,滨湖区把构建科技创投生态圈作为重要抓手,积极营造适宜工业算力、智能制造等领域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支持金融机构为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打造区域创投产业集聚区,先后引进了中电投资、苏民资本、远创资本等一批投资机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累计投资了400余个具有高成长性和技术壁垒的优质项目等。   从全省看,江苏省目前已推出一系列政银合作信贷产品,由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提供贷款风险补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截至3月底,全省普惠基金已支持合作银行向13610家高新技术企业、175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投放普惠低息贷款1283亿元、1356亿元。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资本、人才要素聚集   输入一段文字,一条视频即刻生成。视频里,人物表情生动,运动镜头流畅……在四川省成都恒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室里,创始人段江展示了一段时长41秒、带有字幕和配音的人工智能生成视频。用户输入文字提示词后,Clipfly先将提示词生成图片,也就是视频帧,再将图片生成视频片段。展示结束后,算法工程师、软件开发和测试人员开始讨论Clipfly的更新升级。   今年1月底,段江的公司创新推出一站式人工智能长视频制作平台Clipfly,集合人工智能视频生成、人工智能视频增强、视频编辑等功能,两个多月时间里,这款软件已在海外拥有约10万用户。“人工智能视频制作平台要赢得市场欢迎,不能仅仅停留于生成,还得为视频匹配字幕、转场、配音等各种元素。公司创新推出新软件,既依靠自身长期技术积累,也离不开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的好政策。”段江说。   段江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建了恒图科技。“成长道路上,恒图科技获得许多政策支持。我们的主要市场是海外客户,出海软件免增值税的政策对公司产品‘走出去’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租房补贴等政策帮助公司进一步压降经营成本,把更多资源集中在研发创新上。”段江说。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既离不开资金投入,也需要算力支持和相关人才积累。今年以来,政策红包不断。   今年初,《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提出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研制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对经认定的“首版次”软件产品,按一定比例对研制企业、应用单位分别一次性给予最高250万元的资金补贴;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创建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对新获批建设的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核心算法研发,对取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成果或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并在蓉落地转化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等。   成都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先后出台大数据产业专项政策、算力产业政策。比如,创新算力券供给机制,用于企业购买当地算力服务或交易数据产品时抵扣一定比例费用,2024年,从市级新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预算3270万元,用于支持大数据、算力券等项目,较去年提升21.7%。目前,成都市已初步构建以数据为基础、算力为动力、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财政政策体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人才、资本等要素聚集,助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人才补贴等政策支持下,如今我们已经汇聚起100多人的技术队伍。各项政策精准有力,让我们有信心不断创新突破。”段江说。   汇聚政策合力,破解融资难点堵点   人工智能不仅其自身市场前景可观,更对赋能制造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全方位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各地各部门纷纷拿出务实举措:   北京市提出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面向人工智能芯片、框架和核心算法开展早期硬科技投资,持续做好人工智能企业挂牌上市培育工作;深圳市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形成规模达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鼓励相关企业在境内外开展多层次股权融资……   专家表示,未来,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还要结合该领域特征,进一步精准施策、凝聚政策合力,有针对性地打通融资难点堵点。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专家表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更好发挥金融“催化剂”作用。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投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带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鼓励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加大投入,引导地方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探索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优化风险拨备资金等补偿措施。   “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商业航天、内河船舶、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接续投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指出,对人工智能行业企业而言,往往是技术专利及虚拟资产较多,固定资产较少,导致银行开展信贷服务时面临评估定价难题。对此,金融业要针对人工智能行业特点,加大研发投入,依法合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加强创新,更好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   “同时,还要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要激发金融业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积极性,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发挥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引导融资担保扩面、增量、降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发展。   此外,人工智能产业链长、涉及环节众多。专家表示,应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链条特征及政策需求的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相关支持政策的普惠性、包容性、协调性和延续性,研究对需求端给予合理补贴。同时,各地可因地制宜投资打造细分领域优势产业,强化区域协同配合与良性竞争,更好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记者 屈信明 姚雪青 王永战) 来源:人民日报
  • 科技生态丰富智慧场景积蓄新势能       科技企业以技术和产品构建的生态体系正在深刻改变生活场景和产业格局。在加速奔向智能时代的当下,创新的科技生态日益成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科技生态刷新智慧体验   一个科技生态能带来怎样的智慧体验?   驾驶智慧轿车,遇到道路施工的障碍物、横穿马路的行人、突然出现的电动车等复杂交通场景,能更早更快识别到危险,轻松换道避障,主动避险、主动刹停;   使用智慧PC,无须费时费力就可快速、准确地从文字、音频、视频内容中提取关键信息;   打开智慧屏,指向遥控让操控变得像玩手机一样便捷;   佩戴智慧耳机,无需动手就可根据所处环境自动切换降噪模式,智慧手表、智慧手环则可检测健康指标,并生成微体检报告;   装上智能门锁,无论光线明暗、角度距离变化都可精准人脸识别安全解锁……   最为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产品都可以实现协同,比如手机可以遥控泊车,手表可以成为车钥匙,手机应用可以一“碰”流转到车机屏、智慧屏,就连智能门锁都可以与手机、智慧屏等多屏联动。   这是4月11日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展示的万物互联全场景,鸿蒙生态的底层分布式能力可实现全场景设备协同,让智慧体验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今年1月18日华为宣布首批200多家应用厂商正在加速开发鸿蒙原生应用,到3月底超4000个应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增长幅度高达20倍,覆盖更多垂域应用。”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此次沟通会上透露,目前鸿蒙生态已实现了完善的垂直行业覆盖,包括便捷生活、出行文旅、金融理财、社交资讯、生产力工具、企业办公、影音娱乐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在争相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不断为鸿蒙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不造车”的华为正在帮助更多车企“造好车”:凭借30多年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鸿蒙智行生态助力汽车行业合作伙伴商业成功,已展现明显优势。以华为和赛力斯联手打造的问界为例,现象级爆款车型问界新M7上市7个月大定数达17.4万辆;全场景智慧旗舰SUV问界M9上市短短三个月内累计大定突破7万辆,刷新国内50万元级别豪华汽车销售速度纪录。今年一季度,问界新M7累计销量达到7.44万辆,斩获国内新势力单车型销量第一,问界品牌也由此跻身中国汽车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   “中国要想造好车离不开华为,中国想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需要华为鸿蒙系统的赋能加持。”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此次沟通会上表示。谈到奇瑞与华为合作的鸿蒙智行首款智慧轿车智界S7时,尹同跃表示智界是奇瑞最重要的项目,奇瑞已成立智界品牌独立事业部,由研发一把手和制造一把手牵头,专属的制造工业产线和专项资源投入保障。   全场景人工智能深度赋能   从智慧出行到智慧家居,从智慧办公到智慧穿戴,鸿蒙生态迭出的新产品中密集各种创新技术,其中AI(人工智能)无疑是高频词。   此次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发布的全新华为MateBook X Pro笔记本电脑,最大的亮点之一是轻薄,厚度仅13.5毫米,重量仅980克。据余承东介绍,MateBook X Pro是1kg内唯一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 9高性能处理器的笔记本,也是全球首款14.2英寸柔性OLED笔记本。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华为PC首次应用华为盘古大模型。其AI概要功能可快速、准确地从文字、音频、视频内容中提取关键信息。此外,MateBook X Pro还首发搭载华为AI空间功能,通过这个一站式AI能力聚合入口,能让代码编程、PPT制作、论文阅读排版、收集学习资料、视频图片创作、旅行规划等场景更高效,更便捷。在这款重量级AI PC上,华为还与万兴喵影联合调教,调用NPU进行AI特效创作,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高效的使用体验;与WPS合作,带来了包括文字智能排版、对话操作表格、脑图转PPT等一系列的AI功能。   据了解,此前盘古大模型的AI能力主要被运用在行业领域,这次在PC赛道的落子,将是盘古大模型在消费端探索的重要一步,而车载智慧助手小艺也即将在5月接入华为盘古大模型。   事实上,不仅有大模型加持,鸿蒙生态全场景新品都有AI技术深度赋能。例如在智界S7令人咋舌的智驾能力背后,是华为在AI训练集群上构建的丰富场景库,每天在其中进行超过1200万公里的仿真测试,学习训练算力达3.3E 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模型更新速度每5天迭代一次,用海量数据推动智能驾驶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华为智慧屏搭载的AI摄像头拥有强大的智慧感知能力,可实现3D骨骼识别、坐姿或距离提醒、人像追踪等;华为智能门锁Plus则将自研AI技术应用于3D人脸识别,不仅自主学习面部和环境的细微变化,而且具有强大的AI 3D防伪检测,同时可以抵御照片、视频、面具、头套、3D头模等五大攻击方式,从技术底层保障人脸识别具有更便捷、更安全、更智慧等特性。   积蓄新势能打开更大空间   随着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有望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应用层面,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有望构建起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PC行业为例。业界普遍认为,AI PC将重塑用户的PC体验、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全场景效率,并将掀起新一轮PC换机潮。   市场研究机构IDC报告显示,2023年AI PC在中国PC市场中新机装配比例仅8.1%,2024年该比例将大幅提升至54.7%,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快速攀升,于2027年达到85%,成为PC市场主流。   华鑫证券研报称,AI PC使用场景与AI大模型目前覆盖的应用场景高度重合,被称为“大模型的最佳载体”,高通、AMD、英特尔等芯片处理器厂商已推出针对AI PC的处理器。   业内人士认为,头部终端品牌推出AI PC产品,标志着AI PC时代已经到来。目前,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均已发布AI PC。作为国内PC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三且唯一逆势增长的厂商,华为此次入局AI PC新赛道,有助于PC产业链复苏,有望为PC行业增添新活力。(记者 吴蔚)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