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科协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科技工作者之家
工作专题
互动交流
×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
登 录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
新用户注册
注 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
首页
新闻中心
省级学会
新闻中心
时政要闻
科协要闻
媒体关注
工作动态
组织人才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科技智库
省级学会
市县科协
基层组织
通知公告
更多 >
关于征求《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修正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25年度科技创新智库项目的通知
辽宁省科协拟规范认定团体会员公示
辽宁省科协拟接纳团体会员公示
省级学会
2024-12-31
2024青少年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坛在沈阳召开
12月18日,2024青少年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坛在东北大学召开,活动作为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省科协列为“省级学术交流平台”,已连续三年入选“沈阳市重点学术交流活动”。活动由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辽宁省数学会共同主办,沈阳市数学会、东北大学理学院、辽宁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承办,相关领域专家、教师代表等150余人参会。 论坛以“青少年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为主线,邀请了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沈北分校田莹、于洪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刘艺、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张樱春、沈河区育鹏小学孙立春四位教师分别以《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传播科普文化,点亮数学思维》《以创新之风,扬数学之帆》《探数学奥秘,品科普妙趣》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沈北新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虎石台第一小学副校长杨丽娜以《心中有数,眼里有光》为题,对沈北新区首届“心中有数”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科普活动的组织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论坛上,与会领导、嘉宾为“首届‘心中有数’数学创新应用科普资源创作科普活动”初中获奖教师代表、“第二届青少年数学创新嘉年华活动”入选教师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并为报告人及指导专家代表颁发了论坛报告证书及指导证书。 下一步,主办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携手《中国数学教育》杂志社及其他相关单位,形成强大合力,助推第十三届数创系列活动“2024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与“2025全国科技周重大示范活动”的创建工作,全力支持“科技助苗行动”的广泛开展。
2024-12-31
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论坛召开
12月11日,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论坛在大连海洋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学会青科工作委员会和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承办,学会、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职工大学及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等10余家单位委员、代表和师生参会。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智军出席论坛并致辞。 会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原副局长李青平、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本部详细设计部赵伟龙、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之凡、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禹娜分别作《新编目标型船体规范净尺寸方法解读》《船舶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方案规划》《聚能型装药对水下目标高效毁伤特性研究》《让思政培养与青年同行,共绘海洋强国新篇章》专题报告。论坛共计收到投稿50余篇,经过学会青科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20篇优秀论文。 本届论坛为辽宁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一个更加宽广的思想交流平台与才华展示舞台,有效促进和激发行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力,致力于培养未来船舶与海洋领域内的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力量。
2024-12-24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召开
12月7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本次会议邀请省内相关领域临床医生与理工院校、研究机构的工科专家等45人共同参与,围绕心血管领域面临的现状和挑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国哲教授主持,围绕“医工创新成果转化案例总结与展望”“临床实践中的医工问题与转化思考”“心血管疾病医工融合探索与讨论”三个主题进行讨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的专家们分别带来最新临床试验介绍和冠脉、高血压介入经典案例,并根据案例提出问题与思考。针对各案例所提出的问题,现场的医学及工科专家各自提出基于不同领域的理解并相互沟通交流。东北大学徐礼胜教授、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彭成宝教授、沈阳药科大学胡海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智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奎教授及大连理工大学常洋洋教授分别介绍了无创信号采集、人工智能、3D打印、因果推断、大模型研发及生物标志物探索的基本原理及在心血管领域中的最新研究,为参会者开拓了更广的视野及更多思考的角度。全体专家共同讨论、制定2025年度专委会学术活动计划,拟围绕明确的临床问题,分方向进行深入的创新交叉研究及成果转化。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表示,医工融合是当今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当前的资源与机遇,为解决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案。 专委会注重医工问题的提出、融合与转化,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交流和沟通,组建心血管领域创新团队并实现临床转化,解决临床面临的主要难题。下一步,专委会也将继续努力搭建高质量医工学科交流的学术平台,为推动医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疾病诊治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2024-12-18
防“震”有方 安全护航——2024“传递科学梦想”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沈阳市于洪区中人实验小学
11月20日,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沈阳地震监测中心站承办,沈阳市于洪区黄海花园社区、于洪区中人实验小学协办的“传递科学梦想”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于洪区中人实验小学,近百名师生参与活动。 此次活动作为中国科协2024年社区科协服务试点共建项目,以“地震来时怎么办”为主题,由沈阳市地震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夏彩韵、方禹心两位老师主讲。夏老师生动形象地讲解普及了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学生们了解并学习了地震的成因、强度等级分类、我国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等重要常识;方老师针对候风地动仪、三分量地震计及应急救援包等仪器进行了专业介绍,并从如何做好防震准备、地震来了怎么做、收到地震预警如何应对、震后如何自救互救、震后生活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如何科学应对地震。 学校表示,活动不仅为广大师生带来了应急避险的技能,更提高了他们的防震减灾意识。下一步,学校将以本次科普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安全知识科普教育工作日常化、常态化,进一步加快平安校园建设进程,切实为孩子们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2024-12-18
辽宁省水产学会举办“提升水产品可持续性、安全性和质量创新技术研讨会”
为提升辽宁省水产品加工品质,促进水产品质量控制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际应用,12月4日,辽宁省水产学会在大连举办“提升水产品可持续性、安全性和质量创新技术研讨会”。省内相关领域科研人员30余人参加会议。 学会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农业与海洋食品技术岗位推广教授刘承初作学术报告,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几大类水产品加工和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前景,并着重分享了对几类水产致病菌的防控手段,以及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成果。报告结束后,刘承初教授与参会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度对话,针对科研人员提出的全流程质量控制、超高压技术应用、水产品出口等热点问题,提供了专业且细致的解答。双方围绕技术瓶颈、市场趋势、国际标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促进了学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开展有助于加强水产链条质量控制整合,为辽宁省海水养殖和加工等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科研思路和发展方向。
2024-12-18
2024年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
11月30日至12月1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辽宁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福东主持会议。会议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 会上,辽宁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东昕作题为“数字赋能 构筑辽宁防洪减灾智慧防线”的主旨报告。报告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的“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的工作要求,通报了我省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成果和成功经验,谋划了我省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新装备,明确相关工作目标和任务,助力我省构建更加完善的智慧水利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作题为“气候变化与韧性城市建设”的特邀报告。报告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发的现实情况,从加强城市排水除涝和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集约利用地面和地下空间、加强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护、完善预警预报发布路径与机制、加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大型城市极端暴雨洪涝应对的科技支撑7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韧性城市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对我省加强城市防汛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作题为“水工岩石力学与库坝安全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围绕渗流与变形诱发的库坝安全问题所创建的“一个理论、两项技术”(渗流变形耦合分析理论,库坝渗流分析与控制技术和水工岩体变形稳定控制技术)及其在白鹤滩、锦屏、溪洛渡、三峡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上的成功应用,为我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与渗流破坏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弛作题为“洪水预报调度知识挖掘技术与应用”的特邀报告。报告分析了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对防洪调度的影响,提出了适应不确定性的技术手段,阐述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知识平台的构成和洪水预报调度方法,为实现我省洪水预报和调度决策自动化提出了发展思路。 报告后,大会颁发2024年辽宁水利科学技术奖证书并举办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展。12月1日,9个分会场进行专题学术交流。 来自省水利厅机关及厅直单位,各市、县水利(务)局领导同志;学会理事,各分支机构委员,市级水利学会及单位会员代表近400人参加会议。
2024-12-11
辽宁省科协到营口地区开展生物可降解地膜技术推广培训活动
为认真落实“双进双促”专项行动,12月6日,辽宁省科协积极组织省级学会、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到营口老边区、盖州市、鲅鱼圈区3个县(市)区开展“科技社团助企新突破专家行(老边站、盖州站、鲅鱼圈站)”活动,为当地相关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等开展生物可降解地膜技术推广专题培训3场。 本次培训由省作物学会、营口市科协主办,老边区、盖州市、鲅鱼圈区科协承办。培训采取理论技术解读、实际案例分析、现场问题解答及互动交流的方式,邀请辽宁省作物学会刘慧颖研究员、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可降解研发部研发工程师陈雷两位专家,分别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田残膜污染防控措施及法律法规、生物降解地膜科学使用等方面为与会代表作了讲解。让大家了解到使用普通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和耕地保护问题,强化可降解农膜的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怎样分辨市场上生物降解地膜的真假等。最后,授课老师为农户进行了现场答疑。 本次培训为营口地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广大农户对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认知,加快该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代替传统PE地膜实用技术的步伐,为解决农业塑料“白色污染”问题,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助力。 省科协学会部、省技术转移促进会、省技术经理人协会及营口市科协、相关县区科协、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乡镇企业代表、所在地农户代表等14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营口市科协副主席胡昱主持本次会议。
2024-12-10
2024年辽宁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省计算机学会成功举办
12月9日,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辽宁省计算机学会和《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编辑部共同承办的“2024年辽宁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辽宁省计算机学会成功举办。辽宁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林浒出席活动并致辞。 此次活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深入落实《2024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要点》和《2024年辽宁省科协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实施方案》,聚焦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活动现场邀请到东北大学朱万成教授作题为《学术论文发表与学术不端防范》的宣讲报告,报告结合朱教授科研情况介绍了学术论文投稿及发表的一些注意事项、学术论文发表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活动同时邀请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赵亮教授作题为《学术道德、规范与科研素养》的报告,报告围绕学术道德和规范主题,介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不端等方面的定义范围、准则、行为、规范等,讲述遵守学术规范的手段与方法并结合科研人员如何从事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产出高水平论文成果进行介绍。 此次活动全程网络直播,线上200余人参会,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师生代表60余人线下参加活动。
2024-12-04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组织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11月7日,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组织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域专家到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活动旨在以科技之力精准赋能,助力地方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大德镇坐落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受风沙侵扰,土壤三分之一为风沙土,有机质与养分含量偏低,素有“地瘦”之称。在这样的土地上,甘薯与花生成为了地方的代名词,芸豆种植也被视为带动庭院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协会秉持问题导向,紧贴村民实际需求,组织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薯类研究室主任于涛及蔬菜研究所研究员惠成章等专家团队,到大德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于涛主任和惠成章研究员分别以《寒地甘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与《芸豆栽培管理技术》为题作专题培训,为七十多位乡亲献上实用技术的盛宴。 未来,协会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为乡村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4-12-04
“健康科普进社区 惠民义诊暖人心”——省、市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医疗义诊活动
为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11月22日,以“健康科普进社区 惠民义诊暖人心”为主题的中国科协2024年社区科协服务试点共建项目走进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大青中朝友谊街道景南社区,开展名医专家医疗义诊社区科学节活动。本次活动由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和中国民主促进会沈阳市委员会共同发起,得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省抗癌协会、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辽宁省营养师协会、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活动旨在发挥省级学会、相关医疗机构的专业特长与协同联动优势,针对居民群体健康需求,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和义诊活动,强化科普惠民服务,帮助居民提升科学素质,增强健康意识。活动邀请心内科、脑病科、中医康复科、脾胃科等十三位专家,现场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讲解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方法,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20份,开展义诊服务百余人次。现场还为居民进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症的风险评估测试,对评估出的高危人群提供进一步免费筛查的机会。 本次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同时也为推动健康中国、健康辽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
末页
2
3
4
5
6
首页
«